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現代看保險
促進保險業發展 先拋棄本位主義
| 2014.06.01 (月刊)

桂先農擔任銀行局局長時有很濃厚的「本位主義」,而且作風相當強硬,與當時金管會主委陳裕璋同屬嚴格監理一派,讓業者有苦難言。兩人在面對第三方支付議題口徑一致,因開放幅度有限也受到強大民意挑戰,不久後兩人相繼去職,處理第三方支付議題被外界認為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擔任銀行局局長期間,桂先農雖然對銀行業者相當嚴厲,但也努力維持銀行業者的權益,在研議第三方支付專法時,他就堅決反對非業者插旗分一杯羹,令PChome Online董事長詹宏志重炮痛批金管會「有此政府、何需敵人」。

更早之前,銀行保險業務成長驚人,占整體保險業六成的業務量,是各保險公司相當倚重的通路,而桂先農則相當堅持「銀行不得兼營保險業務」。

當時他還與銀行消金主管會談,要求上百名與會業者回答「銀行可不可以賣保險?」、「銀行轉投資的保經保代,向銀行客戶銷售保險商品,要不要取得客戶的書面同意?」,雖然桂先農說話時臉上始終掛著招牌笑容,但講出來一字一句不容置疑、挑戰。

金融海嘯後突顯銀行賣保單的風險,為維護保戶權益,保險局希望銀行設立專責部門行銷保單強化銀行權責,然而這項規劃卻被桂先農直接否決,他認為銀行本業並非賣保單,不可能設部門來行銷保單。

但銀行保險市占率高,不得不加以規範,桂先農以自認為合理的方式提出可行方式,要求銀行公會訂行銷保單說明方式自律規範,轉給保經代公會交保險局核備,但是保經代公會當然不敢轉件,這份公文就像人球一樣被踢來踢去。桂先農也為了銀行保險的監理問題與當時的保險局長黃天牧展開唇槍舌戰。

最後的折衷方式就是在銀行設一個無人的保險櫃台,若銀行行員要向存戶說明保險內容,就移駕到保險櫃台「慢慢聊」,原本的銀行櫃台只好唱空城,抽到下一個號碼牌的民眾只能延長等待時間,看看別的行員有沒有空處理。

不過兩三年的時間,桂先農輾轉來到協助保險事業發展的研究單位,除從事保險相關研究外,並將研究成果提供監理機關及保險公司,作為制定監理政策和擬定經營策略參考,扮演保險專業智庫的角色。

但是促進發展首重「人和」,從監管全台五十八兆元銀行資產的父母官轉戰保險智庫,桂先農必須放下本位主義,加強溝通協調的能力,期許他能協助保險業往更好的發展邁進。

 

 

 




編輯推薦
人壽保險
面對癌魔進逼 要活命 更要聰明買保險
癌症的醫療技術日新月異,除最早的手術治療外,放射線治療或許可以追溯到百年以前的居禮夫人,使癌症治療進...
市場訊息
台新人壽:首張分紅保單「台鑫旺分紅終身壽險」 兼具保障及紅利分享 從容因應高齡少子化
國發會2024年提出最新2024-2070年人口推估結果,顯示臺灣未來長期少子高齡化現象將更趨明顯,...
人壽保險
從電影《幸福綠皮書》看保險業務員生態
二○一九奧斯卡最佳電影,改編自真人真事,敘述美國一九六○年代知名黑人鋼琴家唐與白人司機東尼在巡迴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