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現代看保險
醫界的4大皆空
文/方雪俐 | 2012.03.01 (月刊)

學完保險,有人進保險業,也有人離開學校後就再也沒碰過保險。進了保險業的,有人做核保有人做理賠,當然也有人選擇拚業務。進入職場依興趣或機緣從事不同性質的工作,這樣的現象在各個領域都一樣,也很少有人擔心某部份的工作找不到人,或哪些工作想投入的人太多了。

不過這個現象最近在醫界卻變成一個引起各界關切的問題。

許多人或許早已發現「醫美」廣告與招牌林立,「姊妹臉」更如醫美的「活廣告」到處可見。這個現象的背後當然就是從事醫學美容的醫生越來越多了。

那麼這些醫師打哪來的呢?只要有醫師執照就可以從事醫美產業,日前就有一位大老級醫師跳出來說,至少有四分之一的醫師跨足醫療美容,讓內外婦兒科「四大皆空」,這些基礎科別人力大唱空城,是醫院與全民最大的不幸;另一位大老更說,連台大的急診醫師也招不滿,簡直是「五大皆空」!

雖然衛生署認為這種說法與事實有出入,但是越來越多醫師情願選擇輕鬆的科別,卻是不爭的事實。而內外婦兒科的醫療糾紛佔全體案件數八成五以上,也讓有些醫師選擇「不碰」。

醫師選擇自己喜歡的科別有錯嗎?一位當了神經外科住院醫師三年之後跑去皮膚科的醫師說,他覺得神經外科實在太累,選擇當皮膚科醫師是個人自由,有甚麼錯呢?

的確,如果從醫師也是人的角度看,只要資格符合,為甚麼不能選擇自己想去的科別呢?而丟出四大皆空議題的大老,在抨擊的其實是健保制度的不合理,包括不同工同酬以及只重財務未兼顧醫療發展等,也並非在責備任何一個醫師。

「醫師也是人」這句話說得真好,只是人也有熱情與冷漠之分,現實與理想之別。念醫學院的學生大多是高中成績優異、承載父母家人高度成就期待的年輕人,讓這些學生養成以救人為職志的愛人之心與關懷之情,恐怕是醫學院除了醫學專業之外最重要的使命。

而面對無可避免的高齡化,民眾最需要醫師幫助的,不是給一張訂做的臉,或不老的容顏,而是預防、治療、關懷與照護。如果醫學美容躍升為第一大科,台灣人的就診品質與健康照護將會面臨的窘境,與民眾將付出的慘重代價,包括衛生署在內,應該都不會樂見。








編輯推薦
財產保險
車禍當下 強制險神救援!
開電視,不難發現每日平均三~五則新聞是行車記錄器拍下的車禍畫面,各個險象環生,「交通事故」堪稱人類日...
市場訊息
臺灣銀行:108學年度上學期就學貸款即將開始辦理 請利用「臺灣銀行就學貸款入口網」及早申請
108學年度上學期就學貸款臨櫃申辦作業自108年8月1日起至108年9月30日止。請利用「臺灣銀行就...
市場訊息
摩根投信:不怕貿易戰爭震撼彈 東協股市擁三好:基本面佳、區域經濟成長、中國寬鬆政策助攻
美國對全球的貿易戰爭問題,在全球金融市場投下震撼彈,不過,摩根投信指出,東協股市本身的內需市場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