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今年四十五歲的明美,已生過兩個小孩,家庭生活美滿,但她卻有一個說不出口的秘密。不知從何時開始,只要打噴嚏、大笑、咳嗽等,腹部輕輕用力就漏尿,尿道就像關不緊的水龍頭,有時還要擔心旁人聞到尿騷味,讓她倍感困擾又不好意思就醫。
很多女性都有類似明美的尿失禁經驗,當不想、不要解尿時,尿液卻不自主滲出,不僅讓人不安,還可能造成陰部發炎、搔癢。根據醫學刊物統計,台灣四十歲以上女性,每四人就有一人患有尿失禁,其中六十歲以上的患者約有四十四萬人,二十~五十九歲以上患者約一二七萬人,總計超過一七○萬人。
生產、老化、停經 女性尿失禁主因
那麼,什麼是尿失禁?根據國際尿失禁協會的定義,尿失禁指的是在不想或不要解尿的情況下,尿液卻不自主地滲出,輕者會有少許幾滴的漏尿,嚴重者則會無法控制膀胱功能,而發生大量尿液溢出的現象。
女性尿失禁大多與生產、老化及停經有明顯相關,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秘書長廖俊厚指出,生產、老化及停經均可能造成支撐骨盆的肌肉鬆弛,使骨盆底的支撐力不足,當咳嗽、打噴嚏、跑跳、放聲大笑或提重物時,腹部壓力增加,即會間接擠壓到膀胱,使尿液無法控制滲出。
此外,女性停經後缺乏荷爾蒙,可能致使尿道括約肌功能退化,久而久之也會影響尿道括約肌收縮功能不良,甚至造成尿道及膀胱附近的肌肉鬆弛,而產生尿失禁的情況。
尿失禁女性 八成未就醫
儘管女性罹患尿失禁的情況相當常見,但是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調查發現,罹患尿失禁的女性,只有近二成女性會尋求治療,也就是說,飽受尿失禁困擾的女性,有高達八成不願就醫,顯示女性對治療尿失禁多抱持消極態度。
廖俊厚分析,大多數病患除了對罹患尿失禁感到難堪,羞以啟齒而不願就醫外,有更多病患是因為誤以為尿失禁為器官老化後,無法避免的正常現象。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林姿吟則指出,有不少病患抱持尿失禁不會致命的心態,認為不需要就醫,即使有就醫意願,也很容易因為害怕手術而不願接受治療。
復健、手術治療 可望改善
其實,尿失禁的治癒率高,只要經過妥善治療,多能獲得不錯的療效,揮別惱人又濕答答的生活,重拾自信。
尿失禁的治療方式,可分為物理復健、藥物及手術治療,治療前會先評估病患漏尿嚴重度及尿失禁類型,給予適當的治療。林姿吟表示,若為輕度尿失禁患者,只要常做膀胱解尿訓練或凱格爾運動,狀況大多可以獲得改善。
即使無法做運動的病患,也可透過骨盆底電極刺激,利用電流刺激骨盆底肌肉不自主收縮,以達到和凱格爾運動相同的效果,只要逐漸無力的骨盆肌肉變得強壯,就可有效預防尿液滲漏,甚至回復正常。
若為中、重度尿失禁病患,廖俊厚表示,除了可以施予藥物治療外,也可考慮採取尿道下吊帶手術,不僅傷口小、復原快,併發症少,且治癒率高達九成以上。
勤運動、不憋尿 預防尿失禁
若不想成日褲子濕答答,或頻頻跑廁所,廖俊厚表示,除了多喝水、不憋尿,養成一天至少五到八次排尿的習慣,以免造成骨盆底肌肉疲乏、鬆弛,常練習提肛肌,減少骨盆肌肉鬆弛現象,強化排泄功能,即可達到預防尿失禁的效果。
林姿吟則建議,應避免喝含有咖啡因、酒精的飲品,或是過鹹、過辣食物,以免刺激膀胱影響正常解尿功能而漏尿。此外,若非必要也應避免穿著束腹、塑身衣等衣物,以免造成腹腔壓力,導致膀胱脫垂,增加罹患尿失禁的風險。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摩根投信:東北亞雙雄大受青睞 聯袂吸金逾11億美元 美歐企業財報優於預期 台灣、韓國率先受惠在美國企業財報亮眼以及美國股市屢屢改寫歷史新高的激勵下,東北亞雙雄台韓股市上週大獲國際資金青睞,聯袂... | 市場訊息 負子于背謂之保在加護病房的最後一夜,父親送來一份保險資料袋。袋中有業務員的名片、保單、保險契約及約定條款,甚至連當... | 市場訊息 衛福部:護眼運動從幼扎根 擁有好視野 走向戶外就是好 3C使用要減少近視是一種疾病,年紀越小如果近視,加上日常生活又沒有強化護眼行為,度數會隨著年齡快速增加,平均每年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