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財產保險
車險撐起半邊天 錢落誰家各自角力
文/鄭慧菁 | 2013.06.01 (月刊)

產險簽單保費去(二○一二)年創下一一九八.三三億元佳績,年成長率達六.六一%,其中來自車險的保費收入就高達五九二.一六億元,占率為四九.四%,相當於每二元保費收入,就有一元是由車險所貢獻,讓車險業務成為產險公司的兵家必爭之地,其中車商保代所扮演的角色更是舉足輕重。

產險公司與代理人 競合關係微妙

雖然產險公司與保險代理人公司實為合作關係,但當中業務角力從來不小,因此各通路的互動也十分微妙。

以和泰汽車所成立的和安保代而言,去年一年的車險保費收入達六九.八七億元,占整體汽車保險市場十一.一六%,而其他汽車廠牌成立的保險代理人,一年加起來的車險保費合計七六.四億元,市占率十二.二四%,只不過比和安保代多出一點多個百分點。

若與產險公司相較,和安的車險保費收入排名第三,僅次於富邦的一一二.六二億元,以及國泰的七三.六四億元排名第二,業務實力不容小覷。

挾業務龐大的優勢,和安保代成為各產險公司爭相合作的對象不難理解,得處處忍氣吞聲的狀況亦不難想像。

若車主主動向產險公司投保,業務理當屬產險公司,但是市場皆知,如果TOYOTA的新車車主向產險公司投保,只要該產險公司的保單由和安代理,業績就要掛在和安名下,該付的佣金,一毛也不能少,而且一鎖就是三年。換言之,產險公司只能設法在第四年以後留住保戶,否則付出大把佣金換來只是一場空。

除了產險公司和保代,壽險業務員也是招攬車險業務的高手,有些業務體系龐大的產險公司就極少與保代配合,只靠自己的業務員,以及自家金控底下的壽險公司業務員及銀行通路打天下,國泰世紀就是一例,其車險保費收入來自業務通路就高達九○%。

台面上佣金十八.四% 台面下再送好康

雖然台面上各公司給和安的佣金率都是十八.四%,但和安卻特別鍾情富邦和明台的商品。

去年各產險公司車險保費收入受和安挹注最多的就是富邦產,共十七.七七億元,和安也為明台帶入十五.一九億元業績,兩者在伯仲之間。而新光產來自和安的業務有九.四七億元、泰安則有八.六五億元。

知情人士表示,產險公司為爭取業務,幫車商保代賣車或贊助保代的業務同仁出國旅遊都很常見,誰給的好康多,車商保代就出誰的單,道理就這麼簡單。

搶車商業務 車輛全損、被竊免折舊

除了透過強勢通路搶奪市占率外,產險公司的車險商品也愈來愈殺,明台推出「車體損失險全損免折舊新車附加保險」,稱為GK保單,今年更將「竊盜損失全損免折舊」風險含括在內。只要是二年內的新車,不論車輛失竊或全損,都可以第一年的重置成本理賠。與一般「車體損失保險全損免折舊附加條款」僅保障當年度折舊的部分,有很大差異。

以汽車每年折舊二五%而言,加保一般的「全損免折舊附加條款」,若在購車後第二年第六個月發生全損,仍需先扣除第一年二五%的折舊率,再補償第二年六個月的折舊費用。也就是一百萬元的購車成本,只能拿回七十五萬,並不足以購回同款新車。

明台推出的GK保單則可在汽車全損、失竊時提供全額理賠,不必按折舊率打折給付。

假設買了一輛一百萬元的TOYOTA CAMARY,第十二個月不幸發生車禍,達到全損狀態,按折舊率表,須折舊二五%計算,只能拿到七十五萬元,但加保GK附加險則可獲得一百萬元理賠。

明台產險表示,GK保單的風險還在測試階段,因此只接受各廠牌新車投保,只要是發照在二十五個月以內的新車,投保車體險主約,不分甲式、乙式或丙式,都可加保。

至於GK保單的保費則是按照車體險保費的一定比率計算,甲式、乙式為五%,丙式為八%。以一百萬元TOYOTA CAMARY為例,乙式車體險保費約四萬八八六三元,GK附加險保費為二四四三元;丙式車體險保費一萬六一一七元,GK附加險保費為一二八九元。

業績成長十% 同業欲跟進

市場人士表示,明台推出GK保單後,車險業績成長十%,已對其他業者產生排擠效用,有些公司不甘居於劣勢,已有跟進的打算。

也有業者認為GK保單不只保全損還保失竊,等於是「丟車賠車」,這種業務道德風險很高,稍有不慎就會造成產險公司財務危機,台灣曾有一家做汽車車身烙碼的公司「艾登卡」,轉型做「丟車賠車」業務而倒閉。

業者認為GK保單根本是市場亂源,呼籲主管機關出面制止。不過,產險公會秘書長沙克興表示,在費率自由化後,保單條款的設計也愈有彈性,只要保險公司認為風險可以接受,要推出這樣的保單,公會不會過問,且這類商品適用備查制,不必先報金管會審核,即可上架銷售,因此業者並未違反法令規定。

各通路的愛恨情仇難解 業者籲自律

各通路為搶業務而殺到見血的情形在市場上不斷上演,長期吸收不良業務更造成產險公司體質受損,形成惡性循環,產險公會理事長戴英祥呼籲業者應多加自律,當抱怨被保代業者掐著脖子的同時,也要反思可能是產險業者長期縱容的結果。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友邦人壽:富過得了三代嗎? 妥善規劃讓結局很不一樣
家族世代 富足傳承 你做了哪些準備? 香港首富李嘉誠受到西式教育的啟蒙,仿效西方以「保險」模式傳承...
人壽保險
《紓壓文》做保險壓力山大 4妙方翻過這座山!
無底薪的保險業務員工作,獲得薪酬取決於成交多寡,無論招攬過程多艱辛,保險業務只看最終結果;每天堆積如...
調查&排名
大企業買什麼保險?
產險公司的客戶包括個人與企業,其中個人投保的險種主要為汽車保險與住宅火災保險,而企業除了團體傷害險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