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上週東北亞與東南亞股市兩樣情,受惠國際經濟持續回溫,無懼美國政治事件影響,台韓雙市雙雙終止連4週失血窘境,上週轉為吸金,台灣獲5.12億美元加持,下半年以來最高,韓國則獲2.4億美元資金淨流入。
反觀較為淺碟的東協與南亞股市,憂心上週末傑克森霍爾(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會言論的不確定性,除了越南獲7百萬美元挹注,累計已連16週吸金,其它東協市場全數遭賣超,其中,印度失血5.36億美元最多,已連兩週資金淨流出;而泰國在上週的賣超影響下,全年度資金動能由正轉負。
不過,整體而言,亞股表現仍算穩健,上週亞股普遍漲多跌少,以台股大漲1.88%為亞股之冠,年迄今獲逾88.6億美元資金回補,穩居亞股吸金王寶座;南韓股市週線漲幅0.85%次之;東協股市的泰國、印尼、越南、印度等,上週也都維持正報酬,今年來漲幅更是普遍達雙位數水準。(見下表)
表:亞洲主要股市外資買賣超情形(億美元)
日期 |
台灣 |
南韓 |
印度 |
泰國 |
印尼 |
菲律賓 |
越南 |
馬來西亞 |
8/21當周買賣超(億美元) |
5.12 |
2.40 |
-5.36 |
-1.80 |
-1.27 |
-0.05 |
0.07 |
-0.83 |
8/21當周漲跌幅(%) |
1.88% |
0.85% |
0.23% |
0.59% |
0.37% |
-0.02% |
0.35% |
-0.40% |
2017年買賣超(億美元) |
88.68 |
75.36 |
71.16 |
-0.95 |
1.49 |
4.89 |
25.50 |
4.60 |
2017年漲跌幅(%) |
13.64% |
17.37% |
18.66% |
2.13% |
11.68% |
17.17% |
16.06% |
7.76% |
資料來源:彭博,當地證交所,統計至8/25,印度統計至8/24,摩根投信整理。
摩根亞洲增長基金經理人郭為熹指出,亞股今年在貨幣穩定、全球經濟成長等利多加持下,不論經濟基本面、股匯市表現都相當亮眼,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表示,所追蹤的45個國家今年經濟都可望為正成長,並讓全球主要經濟體呈現睽違10年來再度全面擴張的榮景。
郭為熹表示,亞洲市場通常最能率先受惠全球經濟增溫,特別是台韓等以出口為導向的東北亞市場,至於東南亞股市則以區域經濟為主,當該地經濟基本面與消費力道回升,有助於當地企業獲利,吸引國際資金進駐,並進一步推升股市揚升,這也是為何今年亞洲股市幾乎都以資金淨流入為主。根據JPMorgan證券預估,2017年MSCI亞太不含日本指數盈餘成長可望達18.1%,其中,出口大幅提升的韓國成長動能最強,高達42.9%,中、港、台與雙印市場也紛紛可望達到雙位數成長。
郭為熹說明,亞洲7月企業獲利表現大好,13個國家中高達9國的獲利獲得上修,且整體獲利已來到近7年高點,根據歷史經驗,亞股表現與盈餘上調趨勢呈現高度相關,看好獲利動能持續加溫,有利亞股至年底前的漲勢。
摩根東協基金經理人黃寶麗(Pauline Ng)指出,近期東協股市走勢較為平淡,MSCI東協指數稍有拉回,不過,印尼央行在上週決定調降基準利率一碼至4.50%,為2016年10月以來首度降息,也是近期印度、越南下調利率後第三個加入降息的亞洲國家,看好將有利提振經濟,並進一步刺激股市表現。
黃寶麗(Pauline Ng)表示,印尼央行去年共6度降息,刺激GDP成長自2015年4.8%至目前的5.01%,但因第二季經濟成長與上季持平,且仍遠低於總統佐科威上任時承諾的7%成長目標,政府除擴大公共投資力度外,也再度透過貨幣寬鬆來提振民間消費動能。觀察7月以來印尼汽、機車銷售均見明顯加溫,消費者信心升至2013年以來新高,顯見印尼政府將持續加大經濟刺激力度,以提振印尼消費回升。
摩根台灣金磚基金經理人葉鴻儒表示,在市場變數消除,以及時間即將進入科技新品上市拉貨潮的推升下,台股上週一掃多頭攻堅信心不足問題,統計至上週五,台股已連續68個交易日穩穩站在萬點之上,未來能再維持多長紀錄已不可設限,特別是外資對台股的態度轉趨明朗,由於市場又重燃對蘋果iPhone8的期待,三星也推出新品帶動拉貨潮,沉寂已久的國際資金,自下半週起再度大舉加碼買超台股,替這波萬點行情熱度再添柴火,預期萬點攻勢有很大的機會持續。
葉鴻儒進一步分析,股王光學鏡頭大廠上週再度打破台股史上個股股價最高紀錄,除了有領漲之效,也反應出這波多頭資金健康輪動,並非僅少數股票撐盤,有助於萬點行情穩健走升。
不過,葉鴻儒提醒,隨全球指數已來到相對高點,投資人應特別留意外資對台股的動向,以及美股走勢,由於美國聯準會預計將於9月正式啟動縮表,搭配持續的升息趨勢,是否漸漸影響市場資金與投資氛圍,都是投資人應持續追蹤的指標。
編輯推薦 | ||
市場動態 傷害險價格割喉戰 產壽險業開打
「價格不該是選擇保險商品最主要的考量因素!」這句話一直是專家顧問們給消費者投保時的忠告。只不過... | 財經時勢 15歲以下身故 顧立雄:理賠額度擬限61.5萬先前因為0206台南震災及普悠瑪火車出軌事件,財委會立委建議要修正保險法107條,將現行被保險人若因... | 財經時勢 車禍無報案紀錄 強制險不賠
一位民眾騎乘機車與另一輛車相撞,由於沒有外傷而未報警處理,沒想到晚間感到不舒服就醫,幾日後竟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