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現代看保險
真相
文/周采萱 | 2013.06.01 (月刊)

上(五)月菲律賓公務船槍擊廣大興二十八號漁船,造成漁民洪石成身亡,引起全國公憤,初期菲律賓對外表示,「應該是」廣大興號越界捕魚,菲公務船才會掃射,並抨擊台灣做出禁止引進菲勞的經濟制裁等,加上台灣政府對外英文說明慢半拍,導致國際輿論一度偏向菲律賓。

直到台灣政府公佈航線圖,澄清廣大興號並未越界,包含菲媒在內的外國媒體,才開始報導菲律賓公務船可能涉及不法、菲律賓拒絕台灣調查團參與調查等,逐漸傾向友台立場。

對台灣人而言,「真相」顯而易見,但是對置身其外的外國民眾而言,「真相」只能靠媒體報導拼湊,突顯出揭露「真相」的過程中,媒體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目前國內四大報的政治立場、報導風格都相當「鮮明」,政治沒有對錯,各種情殺、謀財的社會案件沾染腥羶色也是事實,但是讀者仍然可以從報導中感覺到媒體立場、風格,是由於媒體在有限的篇幅中揭露出來的訊息各不相同,解讀事件的方向也有所差異。

除了媒體立場與風格不同外,從日前一家財經雜誌疑似被超商通路技術性下架、某科技集團董事長揚言對媒體告到底等事件,不難發現涉及企業利益與形象的報導,可能因為受到施壓而被刪修、隱瞞,尤其對中小型媒體而言,廣告預算更經常被當作要脅的籌碼。

勇於揭露真相的媒體值得鼓勵,就如同,勇於揭露保險公司、商品缺點的業務員一樣需要肯定。俗話說「老王賣瓜,自賣自誇」,沒有一個銷售者喜歡把自家商品的缺點公諸於世,但是,沒被揭露的保障限制或條件,往往才是影響消費者權益的關鍵。

購買保險的消費者,對分散風險的希冀肯定比一般人強烈,假如業務員為了銷售,只挑商品的好處說,卻沒把缺點揭露出來,當客戶無法獲得預期中的理賠時,失望自是不在話下,後續更可能引起理賠訴訟、解約等爭議。

沒有十全十美的保險商品,只有適不適合自己的保單,這也是為什麼金管會一再強調,業務員不可以做商品比較表的緣故。而業務員與其強調商品有多好,不如點出適合客戶的地方在哪,並將商品的相關限制事先告知客戶,才能減少保險糾紛,讓自己的業務生涯久久長長。








編輯推薦
醫療、健康保險
男性也罹乳癌! 備妥防癌險補足醫療缺口
一名50歲張先生洗澡時,摸到左側乳暈下方有硬塊,兩個月後確診是乳癌第二期,且癌細胞已轉至淋巴!另一名...
財經時勢
無照酒駕被撞死 法官用這個理由判賠保險金(詳全文)
一般都知道,酒駕肇事保險公司不賠,不過近日一起案件出現令人意外的結果。彰化一名石姓男子酒後騎車又無照...
投資理財
選擇權5大攻略祕訣
基本上選擇權是以小搏大的金融工具,財務槓桿比率超過期貨,但選擇權的「買方」卻無保證金被催繳的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