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在職場衝鋒陷陣,或為家庭辛苦大半輩子,大多數的人都渴望退休後能過得悠閒自在,但不論是想要環遊世界,或過著閒雲野鶴的退休生活,都需要足夠的財源,才不會在退休後仍為金錢汲汲營營。
根據調查,目前六十五歲以上長者有四成二得靠子女奉養,擁有退休金或保險給付者僅有一成六,但是隨著少子化、高齡化越來越嚴重,未來想靠子女援助退休生活,可能行不通。
隨著高齡化、少子化,到了二○二一年,台灣的扶老比將降為四比一,也就是每四位十五歲到六十五歲間的工作者,必須扶養一個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而實際上,若將勞動力扣除失業人口,並加計十五歲以下、仍需扶養的學生及幼童,算一算,每一位就業人口的薪資所得,必須供應二.一三人開銷!
只靠社會保險 不夠!
許多工作者認為,只靠勞保、公保、軍保等社會保險就足以安穩退休,其實不然!負責執行「幸福養老靠保險」特刊編撰的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雜誌編輯鄭慧菁指出,受到人口結構改變影響,各種社會保險的繳費人口逐年下滑,但領年金的退休者越來越多,各種社會保險與年金制度紛紛爆出財務危機。
根據勞保基金財務精算報告顯示,九七三萬名勞保被保險人所仰賴的勞保基金,將在二○一八年入不敷出,並在二○二七年宣告破產,換句話說,目前五十歲以下的工作人口,未來將領不到勞保年金。而攸關志願役軍人退休權益的軍人退撫基金可能在二○一八年破產,作為無工作者基礎保障的國民年金,則撐不到二○四六年,就連民眾就醫的最大支柱全民健保也可能撐不過二○二五年。
目前行政院已敲定勞保年金改革,將採用平均投保薪資超過三萬元部份年金給付率一.三%、三萬元以下維持一.五五%計算的方案,以投保年資三十年、平均月投保薪資四萬三九○○元來計算,改革前每月可領二萬四一四元,改革後將只能領一萬九三七一元,每月少領一○四三元,二十年下來合計就少領二十五萬元。
現代保險教育事務基金會保險消費者服務中心顧問陳富琴提醒,勞保年金改革方案將適用所有領勞保年金的人,換句話說,即使搶在年金改革方案實施前請領勞保年金,未來可領取的年金金額仍會減少。
在國民年金方面,陳富琴提醒,雖然以投保年資三十年計算,六十五歲以後每個月約可領六千八百多元的年金,但國保年金開辦至今不到十年,實際上只有在國保年金開辦當時剛好二十五歲的青年,才有可能在六十五歲也就是二○三八年時領到這六千八百多元的年金,屆時通貨膨脹恐已大幅抵銷這筆年金的購買力。
而以主計總處公佈的一百年家戶平均所得與支出來計算,戶長在六十五歲以上的家庭平均每年支出約五十三萬左右,換算成每月花費約四萬四一六六元,不論是領勞保年金或國保年金,每月都有超過三萬元以上的生活費缺口,離安穩退休有一段距離。
宏泰人壽南區專案經理李華堂引用世界銀行的報告指出,完整的退休規劃應包含政府、企業及個人三大支柱,除了政府提供的年金及企業提供的退休金外,靠自己籌備退休金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二十五歲開始 每月多存三千元 退休每月多一萬生活費
針對想從年輕開始籌措退休金,卻擔心薪資不夠的青年,鄭慧菁建議,只要從二十五歲起每月撥出三千元,投入報酬率二.五%的工具,到六十五歲時就可存到二四七萬元,將這筆錢拿去購買保證給付二十年的年金商品,退休後每年就可領到十二.三五萬元,每個月就多一筆一萬多元的生活費。
值得慶幸的是,薪水並不會永遠停留在二二K,主計總處統計顯示,二十五歲到三十四歲的經常性薪資約三萬四二七五元,四十五歲到五十四歲約四萬一七三四元,五十五歲以上則約四萬二七一元。鄭慧菁說,除了每個月撥出三千元之外,把每次加薪金額的一半再投入退休準備,更可以加快累積速度。
陳富琴則指出,假設投報率不變,若能夠從三十歲起每月多存五千元,三十五年後將額外存下三三五萬元;到了四十五歲,每個月再加碼三千七百元,二十年後就有另外一筆一一五萬元,再加上二十五歲開始存下的二四七萬元,這樣到六十五歲時,總計可以存到七百萬元,將這筆錢放到保證給付二十年的即期年金險,退休後每個月就有近三萬元的生活費可用!
李華堂並補充,年金險是以生存為給付條件,因此可以不必擔心因體況不佳遭保險公司拒於門外,另外,年金險「活到老、給到老」,即使過了保證年期還生存,保險公司仍會持續給付年金直到被保險人身故,可說是相當穩定的財源。
至於哪裡找投報率二.五%的工具?鄭慧菁認為,外幣增額壽險是不錯的選擇。
若將資金投入股票、基金,難保本金不會虧損,相較之下,增額壽險的保單價值準備金採固定利率方式成長,只要不提早解約,就不會損及本金,目前又以外幣增額壽險的預定利率較高,但必須注意匯差造成的損失。
醫療、長看雙險 退休不可少
除了生活費之外,李華堂分析,退休後,隨著身體老化,醫療費用也將大幅提高,需要長期看護的風險也增加,趁年輕投保醫療險及長期看護險,才能確保未來能獲得良好的醫療照顧及看護。
以醫療費用而言,千萬不要抱著「等到以後再買」的心態,最好能在年輕時就投保醫療險,越晚投保,就越有可能面臨體況變差,遭到保險公司加費或拒保,以及年齡增長保費大幅增加的問題。
外,根據衛生署長期照護需要調查,六十五歲到七十四歲約有七.三%民眾有長照需求,七十五歲到八十四歲長照需求比例則提高到二十.四%,八十五歲以上更有近半的長者需要長照,換句話說,每增加十歲,長照需求增加二成。
李華堂並指出,儘管政府正在進行長照十年計劃,但原則上以提供服務為主、現金為輔,若想要擁有良好的長期看護品質,就需要仰賴商業長期看護險來補強。
長期看護險與一般醫療險不同,當被保險人因意外或疾病,經大型醫院診斷確定符合長期看護狀態,且符合看護狀態一定期間(通常為九十天)後,不論是否需要就醫、住院,保險公司就會給付長期看護療養金及長期看護保險金,含壽險在內的保單還會另外提供身故保險金。
每個人都希望擁有美好的退休生活,而其中關鍵就在是否做好萬全的規劃,不論是在準備退休金的階段,或已經臨屆退休,或是為了老年醫療、長期看護費用做準備,都能透過保險描繪這份幸福養老的藍圖。
想要了解更詳盡的退休規劃內容,可以在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雜誌出版的「幸福養老靠保險」特刊找到完整答案。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富邦金控:全面瞄準生成式AI!富邦金控舉辦Fubon TechDay 吸引海內外33家新創提案瞄準AI熱潮!富邦金控持續將市場新技術導入內部,10月下旬連續三天舉辦第三屆創新科技媒合會(Fubo... | 財產保險 車險市場惡鬥 蘇黎世遭殺雞儆猴(詳全文)車險保費市占率超過二分之一,是各產險公司兵家必爭之地,業者為搶客戶,不得已出現一些行規、陋習。金管會... | 市場訊息 富邦證券:後疫情時代的產業機會 持續關注電子商務、電玩遊戲及雲端運算 爆發性成長截至7/2,全球新冠病毒(COVID-19)確診人數突破1,056萬例,死亡人數超過51萬例。受到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