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十八歲夠不夠格賣保險?
文/許伊婷 | 2017.07.01 (月刊)

攤開金融專業證照考試資格,清一色十八歲、高中畢業就可以報考,有的甚至沒有年齡限制,其中有一張證照卻規定報考年齡需年滿二十歲,特別與眾不同,這張證照就是「保險業務員」!

想做保險的人 漸漸地年輕化

在現今經濟不景氣的情勢下,薪資水準直直落,家長常灌輸孩子出社會後別領死薪水,創業意識自小根深柢固,根據一一一一人力銀行調查的七、八年級生創業意願,有高達八十五%的受訪者表示「想創業」,另闢自己的職場新藍海。

此外,富邦人壽業務通路處執行副總經理崔天麟表示,除了經濟環境,社會環境也有影響,很多一胎家庭,孩子與父母親感情深厚,眼見父母年紀日漸增長,有些孩子希望能盡早開始賺錢照顧父母,以免發生「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保險銷售」不需要投入龐大創業資金、租金、人事成本,是創業、累積財富最快速的管道,自然成為了許多年輕人的職涯選項,願意從事保險業務者也明顯年輕化。

但是想從事保險業務工作至少得年滿二十歲,才能參加考試取得保險業務員證照,反觀其他金融相關證照,甚至保險經紀人、保險代理人、保險公證人,則只要滿十八歲就能報考,再看鄰近的中國及香港,保險業務員的考照年齡也都是十八歲。究竟台灣高中畢業的年輕人不具備進入保險業務的基本資格,原因是什麼?

年輕人的聲音 全球都在關注

二戰以前,各國公民具投票資格的門檻幾乎都超過二十一歲,戰後許多國家為了不忽略年輕人的聲音,紛紛將投票年齡下修,至今幾乎所有國家年滿十八歲就有投票權,只剩十幾個國家的公民必須年滿二十歲或超過二十歲才有投票權,台灣就是其一。

近十年,台灣有不少團體暢議下修,部分執政黨立委去(二○一六)年六月提出投票年齡下修憲法修正案,立法院已一讀通過,正送修憲委員會審查中。

為了鼓勵年輕人及早就業,打破「高中畢業一定要讀大學」的迷思,蔡英文總統主張的「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規劃,預計今年八月實施,高中畢業即進入職場就給予每月一萬元補助,最多補助三年,讓年輕人提早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之後再重返校園會更有學習動力。

但是若年輕人高中畢業就想從事保險業務,仍然跨不過年齡門檻。

幾歲才算成熟 十八還是二十?

年齡限制主要考量的是「成熟與否」,但幾歲才能夠獨立思考並具備判斷能力卻很難用年齡界定,尤其大環境變化速度很快,現在的孩子在許多方面都比較早熟,應該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國泰人壽代理總經理劉上旗認為,現代年輕一輩接受資訊的方式多樣,想知道什麼就Google,所有知識都能從網上快速得知,導致很多孩子早熟,而有的人即便三十好幾,心智年齡及學習能力還不及未成年者。

南山企業工會理事長嚴慶龍則觀察到政府將金融知識納入國民教育課程,這個措施確實能開啟孩子心智、提早接觸金融保險,除了比較不容易被騙外,也會產生從事保險業的念頭。

成不成熟,漸漸不以年齡來評斷,因此,對於很早就有堅定職涯目標的孩子,若因為年齡限制遭綑綁而不能提早開跑,未免有些可惜。

年齡修不修? 產學界這樣說

保險業務員考照年齡需不需要從二十歲下修至十八歲?經本刊多方詢問保險公司業務長、業務主管、壽險公會、人力資源部門主管及保險系學者等,撇除《民法》適法性問題,各有不同的見解:

一、年輕人定著率低?

贊成年齡下修的受訪者認為,年輕人資訊多、想法新,具有創意,對於年齡下修樂觀其成。不過,反對的受訪者則指出,就是因為年輕人太容易接受到資訊,見異思遷、無法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甚至可能閃辭,不適合從事需要承擔保戶保障的保險業務工作。

根據壽險公會統計,壽險業務員十三個月定著率每年平均四~五成,代表每年新加入的業務員逾半陣亡,嚴慶龍指出,只要學歷、年齡符合規定,幾乎都能做保險,入行暢通無阻,所以找不到工作的年輕人往往會有騎驢找馬的心態,「先做做看保險,有更好的機會再換!」心不定,工作怎麼會穩定?

劉上旗則認為,年輕人不像中年轉職困難,應該趁年輕時多方接觸,若從事保險業務過後決定轉職,也是選擇更適合自己的工作。

二、年輕人有課業在身,生涯規劃不穩定?

一位人資主管站在教育訓練的角度認為,未滿二十歲的人若還有學業在身,就無法全心投入公司課程,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副秘書長陳昌正也認為,二十歲已接近就業時程,是較適合進入保險業務的時機;從事保險業務逾二十年的嚴慶龍則指出,二十歲還是過早,二十四歲~二十六歲才是最適合做保險業務的年齡,因為至少有一年以上的工作經驗,才足夠社會化及自主。

然而,許多未滿十八歲的青少年,早在高中就確定未來將走上保險之路,學習動力不輸社會人士,卻礙於現行法規無法聘用,劉上旗坦言,比起年齡,人格特質反而更能考量保險業務員的適格性,例如企圖心、人脈開拓能力……等。

三、年輕人缺乏社會經驗?

實踐大學管理學院院長范姜肱指出,欠缺社會經驗的確是年輕業務員的要害,學習待人處事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進入社會,十八歲恐怕還不夠沉穩,一位壽險業務主管也認為,年輕業務員缺乏親身經歷保險需求,說服力一觸即潰。

不過,崔天麟認為,年輕人最大的特色──「敢夢」可以彌補經驗不足,年輕業務員有衝勁、活力、熱情,會充份展現抱負,年輕人越早加入保險行列,也能夠越快累積社會經驗。

四、其他金融證照十八歲就可以報考,保險業務為什麼不行?

其他金融證照像是證券營業員、期貨營業員……等,十八歲就可以報考,甚至理財規劃人員、外匯、授信人員專業能力測驗根本不限年齡。其實比起期貨、股票等具高波動高報酬的商品,反觀保險,風險雖相對低,年齡門檻卻比其他證照高。

反對下修者認為,其他證照即便考到了,還是需要經過公司嚴格的篩選才能從業,而保險業務員只要拿到證照就可以進行招攬,因此考照年齡限制要更慎重。

證券營業員證照、期貨營業員證照……等,不需滿二十歲就能報考,全歸因於這些職業工作內容不需要與客戶訂立契約,但保險業務員賣一張保單就簽一份契約,需要具備法定行為能力,保險契約才會產生效力。

至於同樣能招攬保險的保險經紀人,只要滿十八歲就可以報考,如果未滿二十歲就考過,難道就能跳過法定年齡限制,直接為保戶規劃保險?「其實考試是一回事,工作又是另一回事,」保險經紀人協會理事長王信力解釋,即使十八歲就考到了,仍需等到滿二十歲才能進行招攬,而保險經紀人證照是國家級專技普考,普考年齡統一設定十八歲,才會出現這樣的斷層。

「至今還未聽過國內有十八歲就考到保險經紀人證照的案例,」王信力認為,保險經紀人考試難度高,採申論題加選擇題的形式,沒有實務經驗很難成功考取,因此及格率一直不高,大學生都不易考取了,遑論年僅十八歲的高中生。

其實保險業務「增人頭」的運作方式已逐漸改變,劉上旗認為,看到其他國家十八歲的規定,台灣也許能考慮將年齡門檻降低,讓保險公司透過性向測驗、人際關係、企圖心、緣故狀況、人脈開拓能力、學習態度……等指標,篩選出適合這份工作、這個企業的人。

考照年齡能否下修,主管機關的態度至關重要,金管會副主委黃天牧日前出席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雜誌主辦的高峰論壇時,聽聞這樣一國兩治的現象也感到訝異,並表示會請相關部會研議。然而本刊向保險局詢問業務員年齡有沒有下修的機會,官員表示,去年四月剛修訂《保險業務員管理規則》,短期內應不會再做調整,如果業者確實有需求,就會考慮納入下次修正研議的項目。

 

 

 

 

 

 

 




編輯推薦
財產保險
食安修法最高罰20億,黑心廠商難續保
食安風暴不斷,立法院昨(17)日協商《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修正草案,會中獲共識,違法添加食品添...
市場動態
高學歷不吃香9成博士生求職不順
高學歷不再等於高就業率!人力銀行調查顯示,國內有高達九成的博士生曾因高學歷而造成求職困擾。 ...
市場訊息
元大銀行:在地深耕 以客為尊 三多分行喬遷之喜歡喜來逗陣
元大銀行三多分行(原鳳山分行更名)自民國93年成立以來,已邁入第十三個年頭,為擴大服務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