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年底將至,民眾手邊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可運用的「額外資產」,這些可能來自獎金、分紅的資金,該怎麼利用才能花在刀口上呢?而隨著近期世界局勢動盪,錢應該「怎麼放」,才不會縮水?
依金管會估算,此次調整責任準備金後類定存保單確實會調漲,金管會以繳費6年期、存續期間在20年的保單作為範例,像是還本型的終身保險、增額型終身保險都歸類於一般俗稱的類定存商品中,漲幅分別在7.9%~11.2%與9.3%~23.4%左右,也就說保費最貴應會上漲兩成左右。
健康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昨(20)日邀請逢甲大學金融學院院長許文彥、現代保險教育事務基金會秘書長劉振豐、資深顧問陳富琴和觀眾朋友談談,這時候該趕快購買類定存保單,還是增添保險保障?
許文彥表示,責任準備金利率調降,使得保險公司在原來的保費基礎上要準備更多的準備金,保險公司把一部分的負擔轉嫁給消費者,透過保費調高的方式,所以每次責任準備金利率調降,保費都會上漲。不過由於保障型商品幾乎沒有責任準備金,因此,影響最大的都是具有儲蓄性質的類定存保單。
陳富琴以長照險為例,具有還本設計的長照險,30歲男性購買20年期,達長看狀態每月可領2萬元看護金,年繳保費約23,000元;在所有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沒有還本的長照險年繳保費只要12,000元,相差了快一倍。
劉振豐指出,以一般上班族購買一年期意外險而言,200萬元保額,大約花費2,000元保障就非常完備了,而還本型從數萬元,到數十萬都有,實非一般民眾所能負擔。
想要同時擁有保障又透過保險強迫儲蓄,當然可以選擇還本型商品,但是在保障尚未健全之前,希望在有限的預算下買到最大的保障,就應該以非還本型商品為優先。
主持人:林麗銖 來賓:現代保險教育事務基金會秘書長 劉振豐、現代保險教育事務基金會資深顧問 陳富琴、逢甲大學金融學院院長 許文彥(由左而右) |
![]() |
編輯推薦 | ||
健康醫療百科 出生決定健康? 十月出生的最多病痛生日月份除了決定星座,更與健康狀況息息相關,根據美國研究指出,10月出生的人最多病痛、5月出生的人則... | 人壽保險 太慢認殘不應要求延遲利息嗎?
住在台中的小劉,九十年三月向A壽險公司投保養老壽險,給付內容除滿期保險金外,還包括身故保險金及... | 公、勞、農、健保 提高勞工自提率 學者:盼所得較低者享優惠政府想方設法解決社會保險的財務問題,根據勞動基金運用局資料,截至2016年整體基金收益率約二%。用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