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投資理財
美元保單
文/現代保險教育事務基金會創辦人 黃秀玲 | 2012.10.01 (月刊)

利用持有外幣資產來分散政治、利率與幣值風險的做法,由來以久。從早期外匯管制時代,擔心台灣政治局勢的有錢人到銀樓大筆大筆的買黑市美鈔,到如今普羅大眾購買國外基金或做外幣存款等,處處都可以看到把台幣變成外幣,以換取更安全或更高收益的投資理財操作。

台灣從民國九十四年與九十七年相繼推出第一張外幣投資型保單與外幣終身壽險傳統型保單,迄今國人對外幣保單已從陌生到熟悉,保單種類也十分多樣化,擁有一張外幣保單不只跟上資產配置國際化的潮流,甚至成為一種代表未來會有外幣需求的時尚表徵。

雖然台灣的外幣保單有澳幣、美元等幣別,未來還可能增加人民幣等,但美元這個全球流通性最強、幣值相對穩定的強勢貨幣仍然最獲民眾青睞,因此美元保單自然成為外幣保單的主流。

投保美元保單等於同時享有美元的保險保障與對美元貨幣的投資,前者因為美元保單的預定利率高於本國保單,因此保戶可以用比台幣保單低廉的保費買到額度相同的保障,後者則既然是一種投資,在各項給付要兌換成台幣的當時,若台幣貶值就可以換回超額台幣,相對的,若是升值,則回收的台幣會低於預期。這就是所有以外幣收付的理財工具都會面對的匯率風險。

如果要把台幣換成美元,一定有非換不可的理由,就像民國六十七年年底中美斷交,一夜之間掀起美元搶購狂潮,即使一塊錢美元在黑市要花上四十元以上台幣去換,還是供不應求。那麼,現代人有甚麼理由把台幣換成美元去買保險?美元保單又何以能夠創造一年兩千億元以上的保費收入?如果一定要買美元保單,如何避開匯率風險?如何做出最明智的規劃?

這本【美元保單】特刊給這些關鍵問題提供了最完整的答案,更給準備投保者最公正客觀的建議。








編輯推薦
財產保險
商店綜合險 經營小生意風險全包
青年創業漸漸成為風潮,許多人不想領死薪水,選擇開店自己當老闆。然而,經營小本生意,要是遭遇意外可能一...
市場訊息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痛不死但又惱人的「張力性頭痛」
張力性頭痛為最常見的頭痛,佔所有頭痛患者的80%,從前也稱為壓力性頭痛、緊縮性頭痛。其發生原因有很多...
公、勞、農、健保
領完勞保老年給付 還能再申請失能一次金嗎?
中壢楊小姐在103年問的問題: 我母親從年輕時就罹患糖尿病,100年7月便開始洗腎,視力也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