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人壽保險
4大保單幫你存學費
文/鄭慧菁 | 2012.10.01 (月刊)

只要在國內擁有學籍,就能獲得學生團體保險的基本保障,然而,求學只是人生的一個過程,在接受完九年國民教育(一○三年八月將實施十二年國教)後,孩子一旦進入私立高中、大學就讀,昂貴的學費將成為許多家庭沉重的負擔。

父母都希望小孩將來能出人頭地,未來如果孩子要出國留學或攻讀博士,家長們往往都會竭盡所能的幫助孩子完成夢想;離開校園後要創業或求職,更希望孩子能在職場上嶄露頭角。

在孩子站穩腳步前,家長永遠戰戰兢兢地扮演後盾的角色。而想要做堅強的後盾,往往需要足夠的經費來支應,買保險則是強迫儲蓄的最佳方式。

規劃教育準備 首選高收益債基金

保單商品多元,增額效果高於定存、風險低於股票投資,又能發揮長期複利的效果,只要有紀律的執行,不任意解約,就能按照自己的規劃達到預期目標。

本刊採訪三位家長,從他們的經驗發現,以投資型保單連結高收益債券基金是規劃小孩教育基金的首選。而安排多張保單的家長,都會分散購買時間,不但能降低財務壓力,還能以前一張保單的生存金或滿期金繳下一張保單的保費,愈繳愈輕鬆。

此外,提早十年開始規劃,也是減輕學費壓力的好方法。

法國巴黎人壽業務發展部業務副理許義誠 躉繳進場、固定配息享受複利果實

該如何為孩子準備教育費用?法國巴黎人壽業務發展部業務副理許義誠選擇可以每月配息的投資工具,他以二十萬元購買躉繳型投資型保單,連結四檔月配型,年息平均六%的高收益債券基金,這張保單每月可固定配息七~八百元。

一次繳清 生活無負擔

由於躉繳投資型保單必須一次繳清所有保費,通常是已累積一定財產的家庭或個人,作為定期領回現金流的保險理財工具。因為只有一個小孩,夫妻倆想給孩子最完整的照顧,許義誠的太太王之瑋選擇做全職家庭主婦,也扮演經濟大臣的角色。因為是單薪家庭,所以每一分錢都經過精打細算。

他們在小孩二歲時用年終獎金和長輩給的壓歲錢買了這張固定配息的投資型保單。

許義誠分析,以保單理財必須做長期規劃才能發揮效果,躉繳的好處是不用每月提撥一筆經費,讓按月領到的薪水可以做更靈活與即時的支出,也不必擔心未來如果收入狀況改變,可能會面臨繳不出保費的問題。

配息再投資 發揮複利效果

許義誠與王之瑋都喜歡音樂,許義誠會彈吉他,王之瑋則會彈鋼琴,在二人的薰陶下,小孩也展現出獨特的音樂天份,王之瑋希望能好好栽培他。

未來若從高中開始攻讀音樂班,音樂班老師的鐘點費約一六○○元,若選擇好一點的師資,鐘點費就要從三千元起跳,若每週固定上課,每年就要準備二十五∼五十萬元。

王之瑋希望這張保單能在小孩上高中前累積至五十萬元的價值,只不過,小孩現在已經四歲,若以每年配息六%、淨值成長二%計算,小孩上高中時保單的帳戶價值約可達到三十八萬元的水位,距離目標尚有十二萬元左右的差距。

為了達到五十萬元的目標,許義誠打算在這張投資型保單配息達二萬元時,以單筆增額的方式加碼買進,屆時每年就可多創造三六○○元的利息收入,十年複利滾存下來,又可多出約二十萬元的帳戶價值,輕輕鬆鬆達到五十萬元的目標。

因為第一張保單是以躉繳的方式購買,並不會造成生活上的壓力,王之瑋預計手頭寬裕一點,再以定期定額的方式,每月繳三千元保費為小孩投保第二張投資型保單,在小孩上大學前累積第二個五十萬元,基本的學費不成問題,生活費就讓孩子打工自己賺錢,不但可以減輕家長負擔,還能訓練孩子獨立,一舉二得。

合作金庫財富管理部專員 林碧珠 儲蓄險+投資型保單 雙引擎存學費

由於自己在成長過程中與四個兄弟姐妹共住一屋簷下,能分配的教育資源相對較少,所以家中無法支付一路求學的教育金,必須半工半讀及利用假日完成學業。如今已身為人母的合作金庫財富管理部專員林碧珠,希望下一代不必顧慮經濟因素,能夠順利完成最高學業。

林碧珠與先生陳俊宜都在合作金庫任職,家庭經濟頗為寬裕,目前育有一女,未來有生第二胎的打算,因此,除了準備教育費用之外,還需準備一筆換屋基金。

私立學校 學費上看百萬元

到底該存多少教育基金?林碧珠分析,因為目前居住學區的學校升學率較低,未來考慮讓小孩跨學區就讀私立國、高中,若以每學期學費六~七萬元估算,六年下來需要七十二~八十四萬元,加上補習費用則超過百萬元。

女兒目前八歲,就讀國小二年級,每月安親班、才藝課程費用約一萬元,因林碧珠在婚前投保的儲蓄險已在不久前繳費期滿,領回的滿期金剛好做為小孩未來教育的第一桶金。

林碧珠表示,小孩出生時便已做好終身防癌險及終身醫療險規劃,並在五歲時為她規劃一張儲蓄險,年繳保費十萬,繳費六年,壽險保障每年按基本保額增加一.一倍,期滿領回六.六倍,也就是在國小五年級的時候就能存到六十六萬元。

投資型保單 進可攻退可守

因為與存到百萬元學費的目標還有一小段差距,林碧珠在小孩七歲時再規劃一張定期定額投資型保單,每月固定扣繳一萬元,連結標的為波動小、相對較穩定的高收益債券基金。

陳俊宜表示,這張投資型保單是以家長為被保險人,小孩為受益人,因此規劃了五百萬元的壽險保障,若不幸遭逢變故,能提供孩子有力的經濟支柱,平時則能發揮累積帳戶價值的功能,做為孩子未來的教育基金,進可攻退可守。

在二張保單之外,陳俊宜還用女兒名義開了基金帳戶,每月六千元定期定額投資礦業基金,至今已投資四年,雖然這檔基金目前還在虧損階段,但陳俊宜仍看好後勢發展,他表示,只要中國經濟有起色,對礦業需求增加就能帶動這檔基金成長。

不過,他也表示,自己與太太手中持有其他標的,所以幫女兒規劃礦業基金,如果手中只有一檔基金標的,就不適合以這類型基金為首選。

國泰人壽鳳山通訊處行銷總監謝珮淇 分散時間、縮短年期 全盤佈局存學費

父母經商,非常重視「現金流」的觀念,國泰人壽鳳山通訊處行銷總監謝珮淇在耳濡目染下,很早就懂得財務規劃,初入社會立即存錢投資股票,只不過落得賠錢收場,她體會到自己還是適合保守、簡單的投資工具,也漸漸學會善用保單創造家庭穩定的現金流。

謝珮淇談到,為二個小孩準備學費一定要力求公平,雖然經濟壓力是一個孩子時的二倍,但只要分散購買保單的時間,並選擇短期繳費的商品,讓到期保單負擔新保單的支出,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年領回生存金 減輕繳費壓力

謝珮淇在懷孕前就買了一張年繳二十萬,繳費十年期的增額壽險,保額從一百萬開始增值,最高可增加五倍,繳費期滿後前十年每年按基本保額十%領回生存金、第十一年起增加為二十%,且終身還本。這張保單在九十八年已到期,現在每年都有十萬元現金入帳,讓她的手頭寬裕許多。

老大、老二出生時,謝珮淇分別為二人規劃一張定期定額、月繳二千元的投資型保單,扣掉危險保費及管理費,每月約有一七○○元進入投資帳戶,連結標的是較為積極的股票型基金,雖然這幾年全球投資環境不佳,股票波動大,但因為已經買了七、八年,即使走過金融海嘯依然維持紀律定期定額扣款,因此目前績效仍維持正報酬。

預留美元帳戶 避利差、賺利息

九十八年美元開始走貶時,謝珮淇幫二個孩子各添購一張六年期美元增額壽險,年繳保費約五千美元,基本保額從一萬美元起跳,每年以三%單利增額至一○九歲。這張保單的生存金會逐年成長,第三保單年度可領回七三○美元,第四年領回九四○美元、第五年領回九五○美元……,年年還本到終身。謝珮淇將領到的生存金放在美元帳戶,等小孩長大要出國遊學或留學,即可直接提領美金使用,除能避免匯兌風險,還可賺取這段期間的利息,一舉二得。

除了分年繳保單,只要手頭有三十~五十萬元的資金,謝珮淇會以躉繳的方式購買類定存或投資型保單,就算有急用,也會將類定存保單放逾二年以上,確定不損及本金才解約。

謝珮淇每年為孩子規劃學費的保單支出約三十五萬元,約占年收入三十%,雖然超出專家建議的十%,負擔較為沉重,但是,謝珮淇認為,年所得十%的保費支出應規劃純保障,如果以儲蓄為目的,應至少撥出年所得三十%,才能在預計的時間能完成目標。

雖然剛開始保費繳得很辛苦,但選擇短年期或可領回生存金的保單,可以縮短辛苦的年限,當第一張保單到期或開始領回還本金時,就會愈存愈輕鬆。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台幣持續升值 2017全年保險業匯損竟高達1,700億元!
【本文重點】2017年全年保險業匯損高達1,700億元,保險業外匯準...
市場訊息
施羅德投信:數位化內容全方位升級 多方導入圖像、影音 理財便捷零時差
科技日新月異,國人對於即時資訊的掌握度愈發要求,施羅德投信看準時下理財趨勢不斷變革,因此針對投資人的...
健康醫療百科
及早療育,聽損兒學習不受限
根據國健署統計,新生兒先天性聽損的發生率約為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醫師指出,新生兒聽力障礙如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