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買「太陽堂」太陽餅送禮,是許多台中人對待好友的共同禮數。
太陽堂成立將近一甲子,以前縣市還沒合併,交通不太便利的年代,即使太陽餅隨處可買,但偏遠的台中縣民也會不辭舟車勞頓跑到台中市自由路二段二十三號,只為買一盒「正宗」太陽餅。
如果不小心跑錯,詢問店員「請問你們是太陽堂嗎」?還會得到「我們是太陽堂老師傅出來開的」這樣的答案,足見太陽堂在同業間的地位舉足輕重,想要生意好,就要跟這家老店沾上一點關係。
因為台中太陽餅到處都有,不只進出台中市的主要幹道中港路(現為台灣大道)、大雅路接近交流道處店家林立,自由路更是一級戰區。各大賣場、超市、福利中心、轉運站、休息站,甚至火車上都買得到太陽餅。但太陽堂只有一家,因此,乘機偷瞄一眼,「確認」是否為太陽堂也是收禮時的必要程序。
這些微妙的小動作,更說明大家對太陽堂的喜愛與肯定。
人生如戲
這家陪伴台中人將近六十年的太陽餅店,在今(一○一)年五月十三日無預警歇業,引起各界嘩然;負責人林義博在歇業滿三個月後因肺癌病逝,更令人不捨。
老店收了,感覺就像巷口雜貨店捱不住連鎖超商的綿密攻勢,顧店的爺爺奶奶坐在店裡沒有半個客人,閒得發慌,時勢所趨,只好關門。
但太陽堂選在台中太陽餅最輝煌的戰國時代熄燈,接著又在各界遍尋不著理由時傳出負責人病逝的消息,如果這是一齣電影,劇情鋪陳絕對張力十足,如果這是一個人的生命,結局未免太過悲情。
殞落與重生
為了不讓具有歷史文化與美食傳承意義的好味道就此失傳,九位太陽堂老師傅千挑萬選,卻在因緣際會下與現任股東前台中市議員莊乃慧、魏老師及江先生等人相遇,共同接下傳承美食文化的重擔。
莊乃慧的夫婿與林義博是國小同學,她回憶在擔任民意代表期間,時常到太陽堂吃餅、喝茶,確定接手太陽堂後,莊乃慧再次前往拜訪,林義博不好意思的對她說「這次沒餅可以請妳」,聽到這句話時,莊乃慧還很爽朗的回應他說「沒關係,下次換我拿餅請你」。沒想到過沒多久,這位正宗太陽餅店的創辦人就因癌症過世了。
這個永遠無法兌現的約定,轉換成為新股東與老師傅們對品質的堅持與對顧客的承諾,讓林義博製餅的精神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多放一滴油 整桶倒掉重來
擁有一身好手藝的師傅們不怕找不到工作,就怕遇到不好的老闆,無法堅持純手工及不能有一丁點誤差的製作過程。莊乃慧說,太陽堂宣布歇業後,有非常多業者以優渥的條件向這些師傅招手,但師傅們仍不為所動,因為師傅們要的是可以讓他們用原來的品質做餅的老闆。
老師傅對莊乃慧說,林義博對品質的要求很高,製作過程如果不夠精準,內餡多放二、三滴沙拉油,味道不對了,就會整桶倒掉,重新來過。此外,保存期限當天的太陽餅,林義博寧願消毀也不拿出來繼續賣,以免民眾買回去吃不完,放到過期。
林義博一絲不苟的製餅態度,讓他成為老師傅們心中獨一無二、無法超越的標竿,而這種要求完美品質的精神,更是師傅們走到哪都不願放棄的堅持,莊乃慧與新股東除了全力支持,更拜託師傅們在老店新開之後,務必將所有的製程、工時完整呈現,讓顧客吃到最原汁原味的正宗太陽餅。
買豆 見到人性光輝
太陽餅市場競爭激烈,莊乃慧卻在買豆過程見到商場上難得的誠信。
連煮飯都不會的莊乃慧,對製餅原料毫無概念,想傳承台中美食一切只能從頭開始,為了找到合適的綠豆,人脈廣泛的莊乃慧拜訪選舉時結識的豆商,不過初次拜訪沒遇到當家做主的大老闆,於是先拿綠豆回去請師傅鑑定等級是否符合標準。師傅看了後表示可以,莊乃慧就打電話給店家,但老闆仍然不在,於是她先留言說要訂豆子。
隔日莊乃慧無意間得知,老太陽堂長期合作的豆商並不是前一日接洽的那一家,正苦思不知如何應對,就接到老闆回電,告訴她太陽堂的綠豆、紅豆都是跟誰下單。就算莊乃慧打算與原供應商買綠豆而跟他買紅豆都被拒絕,因為老闆說自己的豆子也是從那個供應商來的,直接找那個供應商,價格比較便宜,何況她需要的量那麼大。
找到最初的原料供應商,又申請登記「太陽堂餅店」的商號,加上九位師傅都來自老太陽堂,從原料採購至手工製程都保有老太陽堂精神,從炸豬油,到買豆、洗豆、蒸豆、炒豆做成內餡,堅持手工製作,維持一貫的太陽餅品質,純手工、純豬油、純麥芽,真正的「古早味」,老顧客一吃直說「就是這味」,臉上滿足的表情令莊乃慧感到確實為台中人做了一件值得讚許的事,這種驕傲是多年從政生涯無法比擬的。
傳承手藝 培育新人
林義博對待員工的態度是莊乃慧極力效仿的目標,「在公司裡只有義務沒有權利」則是股東們一致的共識。
老店新開,除了盡到對台中市民的責任,更給老師傅們一個揮灑的空間。這些師傅個個忠厚老實,有一位甚至從十七歲就開始在太陽堂工作。太陽堂熄燈後,師傅們回到家只癱在沙發上發呆,失落之情溢於言表。
重回熟悉的工作舞台,師傅們臉上出現久違的笑容,身邊的家人也感動到掉淚。
歷經手藝可能失傳的危機,再加上目前生產線供不應求,老師傅已著手培育新人。新股東也預計成立太陽餅博物館並將買回的老機器陳列其中,為太陽餅從無到有的點點滴滴留下紀錄。
美食與藝術的結合
老太陽堂在餅舖內有藝術大師顏水龍設計拼貼的向日葵壁畫,而位於三民路一段的新太陽堂的Logo和紙盒包裝,則是由莊乃慧的公公,也就是知名藝術家王水河親筆繪製。新舊二代都讓這項美食文化與藝術相融合。
經過短暫沉寂,老師傅和新股東要向大眾證明,記憶中懷念已久的古早味,不曾消失。
編輯推薦 | ||
調查&排名 2009平均每人GNP16,280美元 近4年新低
金融海嘯讓國人生產力受到重創!
根據主計處預測,今(2009)年的平均每人國民生產... | 人壽保險 <詐保實例>越南新娘 魂斷南迴鐵路2006年南迴鐵路搞軌案,事件女主角越南籍女子陳氏魂斷鐵路,案情直指丈夫李男及李男胞兄共同謀財害命,... | 市場訊息 法國巴黎人壽:落實永續發展承諾 企業志工熱情響應法國巴黎人壽積極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遵循集團對ESG的核心策略,強調社會共融、多元包容的企業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