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隨著現代人平均餘命延長,罹患癌症的機率也提高,根據衛生署統計,平均每六分鐘二十一秒就有一人罹患癌症,即使現代醫學發達,已能大幅提高罹癌患者的存活率,但「惡性腫瘤」連續三十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的紀錄,很難讓人不聞「癌」色變。
癌症之所以可怕,不只來自對死亡的恐懼,還包括病患擔心自己在治療過程中必須面臨的身體變化和不適,以及照顧者可能身心俱疲,此外還有可能讓人喘不過氣來的龐大經濟壓力。
根據中央健康保險局統計,每一癌症患者的醫療費用約為一般病患的五.七倍,去(二○一一)年癌症用藥支出一三六億元,比重不但高達健保藥費的十分之一,且近五年平均每年以十六.四%的速度成長。
雖然健保已經付掉了大部份的醫療費用,但是家中一旦有人罹患癌症,光是營養針、術後醫療器材、營養補給品、看護費、病房費差額、交通費用等支出,都可能讓一個家庭生活頓時陷入困境,萬一罹癌的是家庭主要收入來源者,或有人必須暫停就業以便照顧病患,那麼還會有收入中斷的損失。
標靶藥療效佳 自己買單年逾百萬
儘管大部分的醫療費用,包含門診、住院、手術及放射線治療,都可以由全民健保給付,若確診為重大疾病患者,自行負擔的部份還可以直接減免,的確讓癌症病患的經濟負擔減輕不少。但是健保還不給付的新藥、新療法,例如標靶藥物、新型放射線療法等卻讓口袋不夠深的病患感嘆可望不可及。
行政院衛生署中央健康保險局醫審及藥材組專門委員施志和表示,標靶藥物能更精準針對惡性腫瘤進行化學治療,有效抑制癌細胞不同生長週期的分裂及繁殖,加速腫瘤萎縮,且大幅降低對身體其他正常細胞的傷害。因此,標靶藥物的確是癌症病患的一大福音。
施志和表示,健保局目前納入給付的標靶藥物已經有十六種,但多屬第二線或第三線用藥,必須是對化學治療產生不適反應或已有癌症轉移症狀的病患才適用。但是標靶藥物對於越早期發現的癌症,治療效果越顯著,因此許多心急如焚的病患選擇自費,以便在第一時間就採用更有效的治療方式。
但自費投藥往往造成病患沉重的經濟負擔,癌症希望基金會執行長蘇連瓔以大腸癌為例表示,大腸癌的標靶藥物以爾必得舒(Erbitux)及癌思停(Avastin)等針劑為主,若以自費方式施打,爾必得舒一劑八六七八元,每月約需花費十四~十八萬元;癌思停一劑一萬三八三元,每月約需六.三萬元。幾個療程下來恐怕要花上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元,對一般家庭來說,是十分沉重的負擔。
蘇連瓔說,曾有一位大腸癌第三期女性患者,即便得知使用爾必得舒六個月的療程就能有效抑制大腸癌復發。但由於病況不符合健保給付的條件,她擔心近百萬元的藥費會拖累家庭經濟而不願自費投藥。結果這位病患在癌症復發後不到兩年便撒手人寰,留下丈夫與稚子,令人遺憾。
癌症新式療法 健保不付需自費
除標靶藥物外,不斷進步的高科技治療方法也為癌症治療開啟新頁,例如光子刀、螺旋刀、電腦刀、伽瑪刀等,利用電腦斷層掃描或X光定位腫瘤位置,可以在短時間內針對病灶進行高劑量的放射線治療,以減少誤差,避免傷害腫瘤以外的正常細胞;氬氦刀則利用攝氏零下四○度以下的低溫殺死癌細胞,手術時間短,失血量少、風險低,都是比過去的放射線治療更精準有效的新療法。
但是這些高科技療法,大多沒有健保給付,或必須符合適應症才能給付,以要價二十餘萬的電腦刀為例,行政院衛生署中央健康保險局醫務管理組專門委員李純馥表示,目前雖有健保給付,但必須符合原發惡性或移轉性腫瘤,不適開顱手術,或曾接受開顱手術,但有殘餘腫瘤或腫瘤復發,以及因嚴重心肺疾病、其他內科疾病,不適合全身麻醉者等適應症,健保才會給付。
李純馥表示,自費使用高科技療法治療,各家醫院定價不同,以X光刀或伽瑪刀為例,每次療程可能需花費四千~五千元,十個療程就需四萬~五萬元,且因每個患者病況不同,治療療程次數不一,恐是筆為數不小的花費。
住院差額、雜費開銷大
癌症患者因手術住院,雖可選擇健保給付的病床,但根據健保局統計,每年住院人數高達一八三萬三六八二人次,平均住院日數十一天,但全台灣健保特約床僅有十四萬六一五三床,加上城鄉與各醫院分配不均,「一床難求」是許多病患的夢魘。
蘇連瓔表示,醫院健保病床有限,若急需入院治療,就只能自費補差額住院。依照醫院等級不同,健保病房費用一天約一一六六~一四九○元,升等為雙人房每天需補足差額一五○○~三○○○元,單人房則需自付一天三○○○~五○○○元的差額,才能尋得一床。
蘇連瓔表示,癌症病患往往因為需要比較安靜的休養空間,而選擇單人病房。若以十大常見癌症平均住院天數九天計算,那麼住院一次光是病房差額就得花掉二萬七千元~四萬五千元。
若病患在手術後生活暫時無法自理,請看護照顧的費用也是一筆沉重的開銷,蘇連瓔表示,外籍看護一個月約一萬二八○○~二萬元,若罹癌患者不符合申請條件,就只能找本國看護,但是一天兩千元、一個月高達六萬元的看護費用,實非一般民眾所能負擔。
罹癌導致收入中斷 薪資損失也要算
此外,除了醫療與照護費用等龐大開銷外,一個家庭可能因為病患本身或照顧者無法繼續工作,而發生收入減少或中斷的問題。
以十大常見癌症的平均住院九天來看,若以平均月薪資四萬五六四二元計算,每次住院病患或家屬的薪資損失至少近一萬元,在收入減少開銷增加的情況下,對家庭經濟也會造成一定的衝擊。
因此,平時做好周全規劃,才能在不幸罹病時,獲得更好的醫療照顧,也能避免因家庭收入中斷,陷入經濟困境。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宏利投信:亞洲投資等級債 展望仍樂觀六月份受FED升息預期及希臘違約疑慮,導致股債市皆出現明顯震盪。宏利亞太入息債券基金經理人王建欽指出... | 市場訊息 國泰證券:期貨交易熱 國泰期祭Apple商品吸客
「台股揚升方案」提前啟動,期貨市場亦同步放寬!今年6月1日起,股價指數類、股票類(含國內成份股... | 市場訊息 臺銀人壽:「閃耀你的獨一無二」臉部平權熊保翻糖公益活動臺銀人壽持續以具體行動表達推動社會共好的決心,於109年9月中藉由舉辦網路活動和翻糖DIY課程展現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