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14家產險公司年度體檢報告
文/方雪俐 | 2012.06.01 (月刊)

資產總額

資產總額代表一家公司的財力,是保險公司很重要的財務指標。

產險公司的資產除了來自股東出資之外,主要還包括由依法應提列的各種準備所構成的負債。產險業應提列的準備包括未滿期保費準備、賠款準備、特別準備、保費不足準備、負債適足準備、責任準備等,其中以未滿期保費準備為最大宗,其次為賠款準備與特別準備。每一種準備應提存的金額都與業務量有直接關係,因此保險公司的保費收入越多,準備金越可觀,相對的資產總額也會增加,財力自然越雄厚。

2011年14家產險公司(包括本國公司與外商子公司)中,除台壽保的總資產約28億元之外,其他13家都超過百億。財力最雄厚的是產險業龍頭富邦,接近695億元。雖然今年5月富邦產減資50億元上繳母集團富邦金控,仍無損於總資產遙遙領先同業的地位。

排名2~4的國泰世紀、新光、明台都有超過200億元的規模,泰安、新安東京海上與台灣產物財力相當,都在150億元以上。

至於外商分公司則以美商安達產物的財力最雄厚,資產總額達45.9億元,其後依序為美商聯邦產物10.4億、法商科法斯產物5.6億、法商法國巴黎產物3.1億以及香港商亞洲保險1.5億。

負債佔資產比

保險公司的資產總額當中,除了來自股東權益之外,更大一部份是來自包括各項準備金在內的負債,因此若只看資產總額並不足以了解一家保險公司的「實力」,算出負債佔資產的比重,將更容易了解真正的清償能力。通常產險公司的業務量越大,必須提存的準備越多,除非自有資金夠雄厚,否則負債比會跟著提高。

雖然產險公司的負債與自有資金的比重不若壽險公司懸殊,但14家公司的負債佔資產總額的比重仍然全部超過6成,比重最低的是台灣產物的62.05%,換句話說,該公司的總資產當中有6成2來自負債,3成8為自有資金。其次為資產總額最龐大的富邦產,僅66.63%來自負債。兆豐、泰安、第一也都低於7成。

比重超過8成5的則有國泰世紀、旺旺友聯與台壽保,其中台壽保的87.9%為業界最高。從經營不善被主管機關勒令停業並清理標售的國華產物變身而來的台壽保的總資產為業界最少,其中負債佔率則為業界最高。

外商分公司則以香港商亞洲保險的36.22%最低,其後依序為法商法國巴黎產物48.16%、美商聯邦產物55.13%、法商科法斯產物75.58%,美商安達產物最高79.54%。

資產報酬率

資產總額是財力指標,而資產報酬率則代表公司資產的獲利能力,報酬率愈高績效愈好。

2010年14家產險公司的資產報酬率除旺旺友聯之外,都超過1%,其中最高的是資產總額153.4億元的新安東京海上的4.94%,其次是資產總額137.6億元的美亞4.77%,資產總額高達694.9億元的富邦以4.6%名列第3,第4名的台灣產物也有4.47%的水準。兆豐、台壽保則低於2%,而旺旺友聯則僅達0.74%。

五家外商分公司的資產報酬率以資產總額名列外商第一的聯邦最高,達7.51%,其次為法國巴黎的5.44%,這兩家外商公司的資產總額分別是10.4億與3.1億。而資產總額45.9億元名列外商分公司第一的美商安達則以1.48%墊後。

自留比率

企業所擁有的各類資產價值動輒以億元計,因此產險業所承保的商業險種,保額可能高達一家產險公司總資產的數倍或數十倍,萬一企業營業中斷或發生對他人的賠償責任,損失金額也往往非一家產險公司所能獨自承擔。而個人險保額雖然不高,但若發生重大天災可能因為時間、空間的集中,而造成超過產險公司承擔能力的累積巨額賠款,因此必須依賴再保險轉嫁部分責任或損失。

通常保險公司在利用再保轉嫁之前,必須先考量業務品質、保險金額、本身的業務承保能量、財務結構與營業方針定出各險種的自留額,以適度分出部份責任。雖然自留越少,事故發生時保險公司本身必須承擔的賠款越少,但若產險公司大量分出,則可能有只靠出單轉手以賺取再保佣金而不思保單設計、核保、理賠、服務之嫌,長期甚至可能導致產險公司體質不良。

自留比率可用以觀察每一家產險公司自行承擔責任的能力、意願與應用再保險的技術與態度,通常個人險種因為發生巨災的機會較少,自留比率較高,商業險種則自留比率較低。因此業務結構較偏個人險種(尤其車險)的產險公司,自留比率通常較高。

2011年自留比率最高的是新安東京海上,其次為蘇黎世、國泰世紀、富邦、第一都超過7成,換句話說,這5家公司對再保險的依賴度都低於3成。而自留比率超過6成的共有10家。台壽保自留比率約38%,是唯一自留比率未達50%的產險公司。

外商分公司當中,以聯邦的71%最高,其次為法國巴黎64.8%,亞洲、安達、科法斯則都在二、三成左右。

自留綜合率

產險公司必須負擔盈虧的只有自留的部份與從其他保險公司分進的再保業務,因此核保品質與費用控制得宜,就是本業能否獲利的重要關鍵。

自留業務的成本包括自留費用與自留賠款,而由自留費用率與自留滿期損失率加總而來的自留綜合率(Combined Ratio)就是檢驗自留業務的核保與營運費用控管等經營績效最重要的指標。

去年產險公司的自留綜合率介於85.45%到103.86%之間,表現最優的是美亞、華南與台灣,綜合率都低於90%,旺旺友聯與台壽保則超過100%,表示費用支出與理賠已經耗盡當期保費,在核保本業虧損的情況下,投資賺錢是讓保險公司不致於虧損的唯一機會。

而外商分公司的自留綜合率全部優於14家公司,其中美商聯邦與法國巴黎拜賠款率極低之賜,綜合率僅分別為57.85%與64.23%。

理賠訴訟率

去年理賠案件最多的產險公司是富邦,約21.3萬件,其次是國泰世紀的15.1萬件與新光的12萬件,新安東京與明台都超過10萬件,最少的是台壽保2萬多件。

至於訴訟件數最多的依序為新光、旺旺友聯與富邦,而台壽保、新安東京、華南與泰安則都在5件(含)以下。

在一般情況下,訴訟件數與理賠件數多寡有直接關係,因此理賠訴訟率通常是評估保險公司理賠服務品質的重要指標,訟訴比率低,代表一家公司可能比較重視理賠服務和與保戶的溝通品質。

去年理賠訴訟率最低的前兩名與99年一樣是新安東京海上與國泰世紀,兩家公司的理賠件數分別達10.5萬與15.1萬,訴訟件數僅分別為3件與6件,除了理賠服務做得好之外,車險佔業務結構大宗也是原因之一。理賠件數最龐大的富邦,訴訟率則排名第6。訴訟率最高的是旺旺友聯,其次是新光、美亞。

外商分公司除沒有訴訟案的3家之外,安達與法國巴黎的訴訟率都高於本國公司,其中安達理賠件數不到1萬件,但訴訟案高達13件,比理賠規模數萬件的本國公司來得多。而法國巴黎雖然只有1件訴訟,但理賠僅254件,因此成為去年訴訟率最高的產險公司。

信用評等

金管會資料顯示14家本國產險公司當中有12家提供一個以上的國內外相關機構信用評等,其中美亞只有標準普爾(S&P)、旺旺只有惠譽(Fitch),也是唯一委託惠譽做信評的本國產險公司。委託3家信評的有兆豐、富邦與國泰世紀3家,都是委託中華信評、標準普爾(S&P)與穆迪(Moody's),其他都7家都委託2家信評。10家委託中華信評的公司當中,只有明台獲得3A。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富士達保經:推動健康風氣 贊助Challenge Taiwan鐵人三項盛事
國際知名的鐵人三項賽事「Challenge Taiwan(以下簡稱CT)」於4月25日至28日在台東...
市場訊息
新光人壽:長期支持國內體育發展 榮獲109年體育推手獎兩大獎項
新光人壽深耕台灣50餘年,長期支持國內體育發展不遺餘力,除了贊助基層球隊及運動賽事、協助培育優秀選手...
市場訊息
三商美邦人壽:捐贈微型保險 守護弘光學子
三商美邦人壽秉持「一句承諾 一生的朋友」的品牌精神,長期關懷弱勢族群,為照顧莘莘學子,加強經濟弱勢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