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每小時進帳台幣22億元的美國壽險業
文/方雪俐 | 2013.03.01 (月刊)

美國是全球占率超過四分之一的保險超級強國,其中產險保費收入全球占率達三分一,早已非其他任何國家所能望其項背,而壽險雖然偶爾被日本超越,但全球占率大多維持在五分之一以上的水準。二○一一年美國壽險業保費收入高達六三四○億美元,較前一年度的五七一○億美元成長一一%,平均每天收進一七.四億美元,超過台幣五二○億元,等於每小時大約進帳二十二億台幣!

二十三年間 六成二壽險業消失

雖然美國壽險保費收入有二位數字的成長,但是壽險業的家數仍持續遞減,二○一一年美國共有各種組織形態的壽險業八九五家,較前一年的九一七家減少二十二家,相較於十年前減少四四六家,減幅達三三%,比起全盛時期一九八八年的二三四三家,則更少了一四四八家,換句話說,在過去二十三年之間,有六成二的壽險業消失,目前美國壽險市場的業者家數大約是一九五○年左右的規模。

以組織型態來看,美國壽險業有六八二家是股份有限公司,占七成六,相互公司有一二二家,互助社八五家,還有包括農業、互惠等其他組織六家。總資產超過三.六兆美元,約台幣一一○兆元。

而八九五家業者當中,有一一.七%即一○五家是外商公司,其中以鄰國加拿大最多有二十六家、歐洲國家則有荷蘭、瑞士與德國各十三家、法國九家以及英國八家,義大利、西班牙、瑞典各一家,其他包括日本三家,南非一家,另外還有百慕達十家、開曼群島四家以及巴貝多二家。

過去十年,退場家數最多的是股份有限公司,達二九九家,有三成公司消失,而減幅最大的是其他組織,有高達六成三組織退場。除了經營不當所致之外,業者為了提高經營績效,透過合併、購併以降低營業成本與管理費用,也是家數減少的主因。

業務員不到台灣三倍 保費收入八倍以上

二○一一年美國壽險從業人員約二三○萬人,較前一年度的二二三.八萬人略增六.二萬人。從業人員當中,從事業務工作者八八.四萬人,內勤則有一四○萬人,內外勤比達一.五八,即一.五八個內勤人員服務一個業務員,而台灣則是一個內勤服務六.二二個業務員。

美國有三.一三億人口,平均每三五四人有一人從事壽險業務,而台灣登錄壽險業務員約有三十一萬人,平均每七十四人就有一人是壽險業務員。美國人口是台灣的十三倍以上,壽險業務員則僅為台灣的二.九倍,但美國的壽險保費大約為台灣的八.四倍,業務員的平均生產力比台灣高出不少,除了民眾的保險意識強、投保意願高之外,團體保險與年金保險的普及,都是美國壽險業蓬勃發展的原因。

年金險保費 是人壽保險的二.六倍

二○一一年美國壽險業的保費收入合計約六三四○億美元,其中壽險約一二七五億、年金三三四九億、健康傷害險一七一六億。年金險的保費占率繼前一年度首度突破五成之後,二○一一年再墊高到五二.八%,而壽險占率僅二成,是業務量最小的險種。就成長狀況分析,則二○一一年壽險保費收入成長最多,達二一.八%,年金險成長一四.一%,健康傷害險則衰退○.六%。

一九八六年美國零歲人口的平均餘命首度突破七十五歲,而年金險的保費收入也在那一年首度超越過去的主流商品人壽保險,之後兩大險種的差距便逐漸拉大,二○一一年來到歷史新高,年金保險保費是壽險的二.六倍以上。人壽保險的主要功能在於為被保險人「死得太早」留下來的未了責任做準備,而購買年金保險的目的則是當被保險人「活得太久」時,可以倚賴年金安渡晚年。

二○一一年平均每一名美國人用來購買壽險的費用占可支用所得的○.九%,而年金則為一.九五%,由此可以看出,美國民眾確實充分掌握這兩大險種的投保原則,畢竟活得太久是自己要面對的問題,提前找到老年金源,才能安心享受金色黃昏。

平均每天 給付台幣四二六億元

二○一一年美國壽險業的各項給付合計五二四八億美元,較前一年度的四九七一億美元增加近六%,平均每天給付一四.四億美元,約台幣四二六億元,高於前一年度的四二○億元。

而壽險業的給付當中,年金保險有二八三八億美元,占率超過五成四,較前一年度的二五六九億元再添二六九億,健康傷害險的給付金額約一二○七億元,占二成三,壽險則為一○九四億美元,不到兩成一。年金給付較前一年度增加一成以上,壽險與健康傷害險則都僅小幅增加。

解約金占給付六成一  身故保險金一成六

二○一一年美國壽險與年金的各項給付合計三九三二億美元,較前一年增加七.五%,包括身故保險金六二一億元、解約金二三九七億元(包括壽險三三五億元與年金險二○六二億元)、紅利一五五億元、年金給付七四五億元、滿期金六億元以及其他包括失能給付等約六.八億元。

解約金是最大宗的給付項目,占率超過六成,當年度含解約在內的個人保單與保額失效率皆為六.一%,團體險的保單失效率為六%,以保額計則為四.九%。

排名第二的是年金,壽險身故保險金的占率排名第三。養老靠年金,保障靠壽險的保險架構十分明確。以提供死亡保障為目的的定期險與終身壽險占率分別為六六.七%與三三.三%,足見保費低廉且可滿足特定期間保障需求的定期險,是美國人最偏好的商品。一九九一年美國民眾的壽險保額僅七.七萬美元,二○○一年提高到一一.四萬美元,而二○一一年更增加到一六.二萬美元,約合台幣四九○萬元,未來身故保險金預料將逐年墊高。

相對的,台灣民眾最喜愛的儲蓄型商品則未獲美國人青睞,二○一一年滿期金給付僅六億元,大約是身故保險金的一%。

排名第四的給付項目為保單紅利,美國壽險公司賣出的保單以不分紅保單為大宗,占率達八三%,分紅保單則占一八%。

健康傷害團體險 威力遠勝個人件

美國企業利用團體保險照顧員工的風氣很盛,不論壽險、年金或健康傷害險都廣受企業歡迎。

以二○一一年的保費收入為例,壽險部份個人件一○○八億元,團體件二五八億元,約為個人件四分之一;年金險個人件二一七八億元,團體件一一七一億元,約為個人件的五成四,健康傷害險個人件八○八億元,團體件九○二億元更是個人件的一.一倍以上。

若從給付來看,二○一一年身故給付約四一九億元屬個人件,一九三億元屬團體件,為個人件的四成六;年金給付四七三億元屬個人件,二五二億元屬團體件,為個人件的五成三;健康險給付的對象屬團體件者,高達六七○億元,更是個人件五三二億元的一.三倍。

團體險不僅讓美國壽險業大餅越做越大,團體險對個人保險也發揮十分可觀的補強與催化作用。

年金與健康險 高齡長輩兩大靠山

高齡化是全球共同的趨勢,美國也不例外。二○一○年出生的美國人預估平均餘命有七八.七歲,比一九○○年四十九.二歲多出二十九.五年,換句話說,在過去一百年美國人平均每三.七年平均壽命就增加一歲。一個在二○一○年退休的六十五歲男性,平均還有一七.七年的日子要過,女性則還有二○.三年。平均壽命和退休後的日子延長,得靠完整的保險規劃來照顧自己。而從美國年金保險與健康保險的發展以及二○一一年壽險業的長期看護保險保費收入達一○二億美元,且有些企業甚至以團體險方式提供員工長期看護保險,可以看出,美國民眾、企業主與壽險業者在老年管理方面的確獨具慧眼。

不論商品結構或團體保險的運用,做為壽險超級強國,美國壽險業的發展確有值得其他國家學習之處。

(本文資料來源:2011 Life Insurance Fact Book, ACLI )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富邦人壽:以新臺幣282.87億元 標得「臺北市南港區玉成段二小段723、725地號土地」
富邦金控子公司富邦人壽今(7)日以新臺幣282.87億元,標得「臺北市南港區玉成段二小段723、72...
市場訊息
《重要新聞》2021年09月09日
健保署:遠距專科診療—健保山地醫療再精進 ...
市場訊息
富邦華一銀行:積極佈局大陸市場 營業據點將達22家 成為大陸服務據點最多的台資銀行
富邦華一銀行在1月已正式取得深圳前海支行、上海外灘支行及蘇州昆山支行等3家支行的開業批復,北京分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