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醫療、健康保險
愛美風險 保險把關
文/鄭慧菁 | 2012.04.01 (月刊)

恢復期短、幾乎不會造成傷口的醫學美容,廣受許多怕動刀又愛美的人士歡迎。根據國際整型醫學市場調查,二○○二年到二○○七年微整形美容市場成長了二十%,而傳統整形僅成長八%。

低侵入性 微整形廣受青睞

以往想要消除臉部皺紋與鬆弛下垂肌膚,只能從頭皮劃開一道長切口,掀起整張臉皮,剝離後拉緊調整,再切掉過多脂肪、皮膚,將肌膜往上懸吊固定,然後縫合。術後還要在兩側臉頰裝上引流管,排出髒血與分泌物。

新采生物科技星和竹北診所院長張志堅形容,引流管末端連結的引流袋,就像帶著二顆手榴彈在身上,走到哪兒、提到哪兒,非但不方便,面容還會紅腫瘀青,至少需躲起來養傷幾星期才能見人。

自從整形走向醫學美容領域,只要透過針劑、照光、電波等技術,即可改善臉部皺紋。

醫療科技日新月益 除皺免動刀

張志堅指出,注射玻尿酸、膠原蛋白,可以填平皺紋、法令紋、皺眉紋;肉毒桿菌素,可以抑制肌肉收縮,減少抬頭紋、皺眉紋產生;微晶瓷可以用來填補組織缺陷,如豐頰,或用來增加山根、鼻頭高度。

至於使用電波拉皮的原理,是用電波加熱刺激皮膚深層的膠原蛋白再生,改善法令紋、眼皮鬆弛下垂,達到去皺緊緻皮膚的效果。

注射玻尿酸、肉毒桿菌素,已經取代一部份開刀整形手術。

玻尿酸是原本就存在於人體關節腔或其他部位的一種多醣體,打一針就可以達到除皺、墊下巴、隆鼻、改善朝天鼻,豐唇、豐頰的效果。而肉毒桿菌素除了可以除皺外,還能讓肌肉變小,達到瘦臉、瘦蘿蔔腿,或拉提的功效。

商機無限 醫療糾紛成隱憂

因為生物醫學的進步,只要照個光、打一針,用各種雷射除斑的物理性治療,或以肉毒桿菌、玻尿酸等針劑除皺、填補凹陷的微整形,讓美容醫療不再只是有錢貴婦獨享的服務,消費階層迅速下降、擴大。

當市場蓬勃發展,微整形的醫療糾紛也立刻浮上檯面。雖然微整形標榜免開刀、恢復期短,但並非完全沒有風險。張志堅表示,雷射儀器只要一個按鈕設定錯誤,波長不同,就可能在皮膚上留下疤痕。

衛生署規定雷射儀器需由專業醫師操作,不能由諮詢師或護士權充醫師為患者進行治療。日前有消費者做淨膚雷射,術後卻出現皮膚嚴重反黑的情形,結果發現進行療程的根本不是醫師,而是院內的護士。

此外,曾有民眾進行飛梭雷射美白淡斑,購買整套療程三萬餘元,不料卻造成臉部灼傷、紅腫,變成大花臉,幾經治療,右頰下方仍留下約二公分疤痕,患者一狀告上法院,結果法官判決診所和醫師共需賠償三十四萬元。

也有愛美女士想甩掉雙臂的蝴蝶袖,卻被雷射溶脂燒斷神經,造成手臂無法抬高、擺動的後遺症,最後以三百萬元和解。

醫糾負刑責 強制投保仍無解

為了保障病患的權益,有立委呼籲立法強制醫師投保醫師責任險,達文西個資暨高科技法律事務所律師吳君婷認為立意良好,但保險目前仍無法解決醫療糾紛的所有問題。

吳君婷表示,一旦發生醫療糾紛,醫療人員輕則遭受行政處罰,重則需要民事賠償,甚至還會面臨刑事責任。此外,為了跑法院,醫師與病患家屬皆須耗費大量精神,醫病關係也因此更為緊繃。醫療行為去刑責化以及透過保險理賠處理醫療糾紛,在美國已行之有年。

上法院才賠? 醫責險投保率低

不過,張志堅認為,投保醫責險往往要走上官司一途才能獲得理賠,而且保額並不高,許多連鎖醫院或診所寧願向醫師收取費用成立基金,作為醫療糾紛的準備金,也不願意購買保險。

國泰產險意外險部經理林鈞仁表示,無論投保醫責險或醫院綜合保險,只要是醫療程序合法,且責任明確、理賠金額合理的醫療糾紛,保險公司都會負起理賠的責任。很多時候是因為賠償金額超出常理,才會走上訴訟。

最重要的是萬一發生醫療糾紛,保險公司還會協助醫師處理,將損失降到最低,並圓滿解決雙方對賠償金額的歧見。

但是,若院方或醫師使用不合格的醫材或儀器,甚至由無醫師執照的人員從事醫療行為,就不在醫責險的保障範圍。

事前充分溝通 避免醫療糾紛

目前整形使用的材質或藥劑萬一在多年後證實對人體有害,消費者是否能向醫師或院方求償?吳君婷表示,若醫療院所使用的材質符合當時的醫療水準,又盡到善良管理人應注意的義務,則很難追究醫師的責任。此外,民法侵權行為的請求時效為二年,提醒民眾發現整形結果與預期有落差應立即提出,並且在事前充分瞭解可能的風險,思考是否願意承擔。

張志堅提醒,想要進行微整形的民眾,一定要慎選醫師、注意所使用的儀器、產品是否完全合法,而醫師在事前也要注意與患者良好溝通,才能避免糾紛。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電視節目>雨天也不怕 評議中心做你的保護傘
買金融商品最怕遇到投資行為、服務的消費糾紛,而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的成立讓台灣金融消費糾紛有更中立的解決...
市場訊息
台新銀行:Pi行動錢包繳停車費享9折 刷台新卡再加碼送10%
行動支付市場在臺灣越來越熱,各式各樣手機錢包APP相繼問世,台新銀行自即日起至8月28日止與GOMA...
市場訊息
《重要新聞》2025年04月18日
國科會:發現「痠」、「痛」大不同 神經醫學邁入精準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