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件人姓名: | |
| 收件人Email: | |
| 寄件人電話: | |
因汙染物累積和大氣擴散條件不佳,昨(8)日台中西屯和雲林台西、崙背地區,PM2.5濃度繼上月底以來再度達到第10級,至今日上午仍不減反增,簡直是「毒氣城市」;而台北士林、新北新莊和板橋地區也達到第9級;其他零星的西部及北部地區也有達到等級7。環保署提醒民眾減少外出活動並戴上口罩,有呼吸道疾病等高敏感族群更應避免外出。
我國環保局對PM2.5的等級標準分為10級,當PM2.5到達第7級,也就是濃度達54~58微克(μg/m3)時,一般人就應減少戶外活動並配戴口罩,而有心臟、呼吸道、心血管疾病者,更應避免外出,尤其以台灣的氣候和地形而言,北部、西部地區PM2.5的濃度都比較高。
配戴口罩就能避免吸入PM2.5嗎?衛福部雙和醫院內科加護病房主任陳資濤認為,5毫米以下的懸浮微粒易進入呼吸道,因此口罩的防護非常有限,何況一般人配戴的都是三折式的平面口罩,效用不大。恐怕只有「N95」、「P100」等醫療級或工業級專門口罩才能有效阻隔PM2.5。但這些口罩孔縫細密,對有心臟或慢性肺病的患者反而容易造成缺氧,因此,除了避免呼吸性傳染病的傳播外,不建議一般民眾使用這種口罩。而市面上常見的「活性碳口罩」僅有除臭功能,並沒有阻隔PM2.5與殺菌效果,民眾購買時應特別注意。另外,配戴口罩時,「貼合臉部的密合度」非常重要,若配戴不正確,即使戴N95口罩也沒有用。
PM2.5到達哪個等級才是「超標」?陳資濤認為,應根據每人暴露的「時間」以及暴露的「量」來衡量,且通常是以「平均值」計算,美國的標準為1天平均值不超過35微克、1年平均值不超過15微克;WHO的標準更為嚴苛,1天平均值不超過25微克、1年平均值不超過10微克。可否透過醫療檢測得知人體吸入的PM2.5濃度?除了空氣汙染檢測的專業儀器外,目前仍無法單憑抽血或吐氣檢測,但現在最夯的「穿戴裝置」已可偵測環境中PM2.5的濃度。
至於吸入過多PM2.5對人體的影響,陳資濤指出,根據台灣大學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的研究報告,當PM2.5達到17微克以上,患有氣喘的兒童氣喘發作頻率會明顯增加。雖然有零星的流行疾病學研究,透過人體實驗發現心血管疾病、癌症的發生率與PM2.5相關,但未能明確指出其中的致病機轉。這些研究也可能因地域性有所不同,如最近中國醫藥大學發表的一項本土性研究指出,PM2.5濃度超標(22.8~32.9微克)對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沒有太大影響;而日本與美國的研究則認為,PM2.5濃度超標可能引發心血管疾病。
陳資濤表示,無論如何,長期吸入PM2.5仍有機會引發心血管疾病與呼吸道疾病的發作頻率,有相關疾病的民眾,外出仍應多加留意室外空氣污染的指標。
【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電子日報】
|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富邦人壽:領先業界 燒燙傷專屬保單出爐 御火平安終身壽險 重大燒燙傷每月照護金八仙樂園塵爆事件傷者之一的家寶(25歲),是富邦人壽的員工、也是保戶,此次事件造成他全身40%二至三... | 市場訊息 前10月保險業獲利排行榜 表現超越去年
【本文重點】今(2017)年前10月全保險業稅前淨利1,254億元... | 市場訊息 新光人壽:致力永續經營 榮獲「ISO 22301營運持續管理系統(BCMS)」國際標準驗證新光人壽於2022年1月10日取得英國標準協會(BSI)「ISO 22301營運持續管理系統(BC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