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現代看保險
選擇
文/林麗銖 | 2014.11.01 (月刊)

「報紙寫說,保單與其等人死了變遺產或根本沒人繼承,不如活著時可以用得上,我覺得蠻有道理的,我有一張二百萬元的終身壽險,如果能改成長期看護險,萬一我年老臥床需人照顧時就可派上用場,這樣一來兒子的負擔也能減輕,只是不知道轉換會不會吃虧?」一位年近七十的太太打電話到現保基金會消費者服務中心詢問。

金管會為因應高齡化社會的需求,在今(103)年8月,開放保單活化業務,讓民眾可以將舊有的終身壽險保單,轉換為長期看護險、醫療險或年金險等商品。由於符合條件的大都是早期高利率的保單,因此,此措施一推出馬上引來「讓保戶把早年買的高利率保單轉成低利率保單,是為了減輕壽險業的利差損壓力」的質疑,也因為這樣的疑慮,讓這項政策推出至今,雖然引起熱烈討論,但實際付諸行動者卻寥寥無幾。

的確,保單轉換不但能解決利差損的問題,還可疏緩大筆現金流量的壓力,對保險公司的財務經營絕對有利,不過,就保戶而言也未必一點好處都沒有。

早期國人習慣買壽險,想把錢留給子孫,但隨著醫療環境的改變,以及少子化、高齡化的趨勢,民眾對保險的需求已經跟過去大不相同。雖然早期購買的壽險因為預定利率比較高、非常保值,但保險金必須等被保險人身故後,才能由受益人領取。如果覺得保單已不符合自己的需要,只能選擇解約、辦理繳清或展期保險,這時候保單轉換就提供了另一項選擇,讓民眾多了一個活化保單的管道。

保險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人生當中可能面對的問題,因此,衡量一張保單的價值,不在於保價金的多寡,而在於事故發生時,保險能夠發揮多少功能。一張幾百萬保額的壽險保單,對於無人照顧、沒錢可用的長輩來說,可定期領取的年金,或提供醫療費用保障的健康險或許會來得實際些。因此,保單轉換政策的確有其正面功能。

只是,活化保單不一定人人需要,它只是一種選擇。如果民眾在各種方案包括將舊保單部分解約或重新購買新保單中,覺得保單轉換比較合適時,也務必要對轉換的內容、試算表,以及轉換後保單的規定等,有完整的資訊並詳加了解,才能避免糾紛並讓保險轉換的功能完全彰顯。

 

 

 

 




編輯推薦
財經時勢
即將面試尹崇堯 顧立雄:勿把獨董當花瓶
針對尹崇堯即將代理南山人壽董事長一職,保險局將在本(10)月安排面試。顧立雄表示,金融業都是拿投資人...
健康醫療百科
愛滋感染遽增,醫療險、壽險理賠無礙
根據疾病管制署最新統計,國內至上(8)月底已累積通報2萬7,989例本國籍愛滋感染者,與5年前相較,...
市場訊息
國泰投信:亞洲高收益債兼顧成長與收益 投資熱絡
全球央行維持貨幣寬鬆政策,並且搭配財政政策刺激經濟,加上亞洲經濟數據好轉,OECD預估2021年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