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財產保險
科技廠專利遭侵權 無險可保
文/戴筠 | 2015.05.29 (新聞)

近年國際科技廠專利侵權案層出不窮,手持裝置(智慧機、平板)興起後,專利戰鼓更是愈敲愈響,其中又以蘋果與三星互咬侵權的官司最受矚目;這場專利戰耗時3年、橫跨4個大陸、燒掉10億美元相關費用,雖然雙方去(2014)年在美國以外國家撤銷訴訟,但美國主戰場的戰火仍持續延燒。

台灣專利侵權案以宏達電被蘋果指控侵權最著名,而日前光學鏡頭一哥大立光,也發生離職工程師仿製圖形技術,在兩岸取得新專利的案件。科技發展在21世紀呈跳躍式成長,隨著各項穿戴裝置商品興起,專利侵權案只會增多,不會減少,科技公司能否藉由商業責任保險,分攤產品被侵權的風險?

以大立光技術圖形被前員工盜用為例,是大立光要向員工求償,因屬「第一人」損失,而非第三人損失,不在責任險的保障範圍內;此外,國外專利侵權訴訟費用動輒數億元,保險公司若承保恐面臨資金不足的窘境,且國內專利侵權案件相對較少,市場需求規模是否足以開發相關商品也是問題。產險業者表示,目前台灣或亞太地區都沒有推行專利保險,僅倫敦市場有承做相關商品。

台灣企業專利若被侵權,目前仍無險可保,但若企業本身非故意侵犯第三人智財權而被索賠時,則可藉由專業責任保險的「智慧財產權附加條款」獲得保障。例如品牌設計公司被控剽竊他人設計,經查證無刻意、惡意侵權意圖,則可獲得理賠。不過,產險業者提醒,企業實際或被控違反專利授權,或侵害侵占專利權,在除外不保事項。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連續癌症給付 癌後照護不間斷
四十歲的小君是個有穩定的工作、具風險意識也小有存款的普通上班族。雖然在五年前的定期健康檢查中不幸發現...
市場訊息
富邦證券:借款利息要列舉 券商提醒七項檢核點
低利率當道,不少精打細算的投資人對借款的意願大增,除了傳統的房貸、信貸、保單質借,連券商也搶占巿場推...
財經時勢
實物給付今年將擴展 險種更多元
去(2016)年4家壽險公司開賣5張實物給付生前契約保單,初期雖叫好不叫座,但是業者預估今年將會是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