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件人姓名: | |
| 收件人Email: | |
| 寄件人電話: | |
在長期受到主管機關高度監理下,產險業者已習慣苦往肚裡吞,有口難言,逢甲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許文彥表示,「產險業若認為自己市場受限,並受法令諸多限制,應主動明確告知主管機關自己的需求,並設計獨一無二、與眾不同商品與壽險業或同業競爭。」
保經代通路過大 產險市場難擴增
台灣人口僅逾二三○○萬,市場有限,許文彥分析,市場狹小,產險公司家數相對較多,競爭激烈使業者陷入打價格戰的局面,加上理賠金額的不確定性,導致價格有許多彈性空間,削價競爭的結果利潤降低,市場難以擴增。
此外,間接通路(保險經紀人、代理人)力量龐大,也是市場無法拓展的原因之一。產險業務絕大多數仰賴間接通路銷售,汽車保險有車商保代;而住宅火險則經由銀行招攬業務;大型商業保險掌握在保險經紀人手中,因此產險業務員多未能直接接觸客戶,更多潛在消費者也無法接觸到產險業務員,產險市場被間接通路限縮。
加上產險公司只能販售一年期保單,無法像壽險業可銷售長年期型,保費收入不易累積,資產規模更只有壽險業的一.六%。如果主管機關可以開放產險業者經營長年期保單,應有助於產險業累積資金擴大規模。
保險監理漸鬆綁 把握機會提訴求
據保發中心統計,今(二○一五)年二月底為止壽險業總資產達十八兆元,稅後損益二百二三億元,產險業總資產三千億元,稅後損益二四億三百萬元,許文彥表示,產險業總資產雖然只有壽險業的一.六%,獲利卻有壽險業的十分之一,以資產報酬率來看,產險業獲利反而較好,其實不一定要做大。
產險業須經常配合政策性保險,譬如強制車險,因此受到主管機關高度監理。不過自去年起,金管會開放保險業可經營網路投保,及兩岸保險雙向理賠服務,帶給產險業兩道曙光,許文彥呼籲,主管機關的監理政策正逐步放寬,產險業應把握機會提出訴求。
產險業創新發想 打造出王牌優勢
許文彥認為,產險業要改善現狀,需研發具有優勢的保單。產險業一直積極爭取承做長年期的醫療險、傷害險,但遲遲未獲金管會同意,目前只能販售一年期保單。
許文彥建議,可以將一年期產險保單與定期給付方式結合,例如提供年金給付型的傷害險。每天保險事故層出不窮,其中以傷害險、責任險理賠居多,民眾申請到一筆保險金,未必懂得善加利用,若能設計出以年金方式給付的產險商品,將是一項具有優勢的創新商品。
許文彥直言,商品創新不應該由局外人或主管機關主導,產險業者必須擔負起推動的角色。
| 編輯推薦 | ||
市場動態 淡水老街店家大火 產險業者:小吃店風險意識不足
【本文重點】淡水老街今(18)日凌晨發生大火,幸好警消搶救及時,並未造成人員... | 退休規劃 靠保險規劃退休 安啦!(下)理由2 投資風險相對較低
「人生就像滾雪球,你只要找到濕的雪,和很長的坡道,雪球就會... | 市場訊息 凱基人壽:熟齡父母善用臺幣終身壽險保單 分散風險傳承愛超夯台劇《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第二季開播後引起熱烈討論,劇中主角彩香婆婆的子女雖然都已成家立業,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