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訊息
先機環球投資:FED,你該動起來了!
資料來源:先機環球投資 | 2015.03.03 (新聞)

通膨正虎視眈眈地看著美國。Fed若遲遲不願升息,最後可能會自食苦果。目前,美國非農業就業人口的三個月移動平均值,已寫下1997年至2000年高速成長時期至今的最高紀錄,顯示美國就業市場即將再度起飛。相較於前波景氣週期在2007年寫下的高點,眼前美國就業人口比當年還要高出近300萬人。

除此之外,美國勞動參與率呈現結構性下滑趨勢,代表目前正在工作或求職的勞動人口比例已縮小。整體看來,美國勞動市場確實變得吃緊,呈現「事求人」、而非「人求事」的環境。根據大家熟知的菲利普曲線理論與一般常識,我們曉得勞動市場吃緊代表一件事情:薪資將上漲。事實上,1月份統計數據顯示美國薪資年增率為2.2%,成長速度同時高於通膨水準與Fed的通膨目標。薪資上漲通常代表通膨也將走高。

那麼,貨幣政策走勢又是如何?目前,美國仍維持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利率水準仍是0%,且Fed資產負債表規模巨大,意味著美國貨幣基礎同樣龐大。在需求面的拉抬下,一旦通膨壓力開始上升,未來政策利率毫無疑問地將走高,且Fed必須撤回寬鬆的貨幣政策。從理性分析的角度來看,Fed其實早該著手緊縮貨幣政策。

然而,問題是:Fed真的會這麼做嗎?油價下降,為美國分攤短期通膨壓力,且歐洲正面臨通貨緊縮的邊緣。最近幾個星期,Fed官員曾對前述兩者發表評論,從這些官員的言論可知,在外部因素的影響下,Fed似乎覺得沒有必要急著緊縮貨幣政策。

油價確實非Fed所能掌控,而分崩離析的石油輸出國家組織,代表油價已超出任何人的掌握範圍。故此,各國央行開始擔心油價下降引發的「二次效應」,不只是油價對通膨數據的影響,更要注意油價對其他物價的影響。以美國為例,油價下降等於是對消費者減稅,進而可望刺激消費支出、最後刺激通膨上揚。

另一方面,儘管歐洲通膨不升反降,但若歐洲央行規模超出市場預期的刺激政策發揮成效,屆時情況可能將有所改變,且目前中國經濟成長率似乎已穩定下來。歐洲與中國加起來佔全球經濟的40%。

總結來看,我們認為Fed將拖到最後一刻、用盡所有藉口後,才會開始升息。畢竟,Fed的發言總讓人有種「Don’t Worry, Be Happy」的感覺。倘若如此,屆時通膨再現人間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便大家現在眼裡只有通貨緊縮,市場的預期觀點也大多如此,但最後結果可能會跟大家想的很不一樣。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國泰人壽:海外醫療天價!旅遊發生急難怎麼辦?醫療救援專家提醒您善用「海外醫療專機」附加條款
旅平險創舉 海外醫療專機保障成為旅平險附加條款 最安心旅遊保障  國泰4個月熱賣...
財經時勢
第三方網路平台賣保險 優勢在哪裡?
本文重點:當第三方網路平台取得保經、保代資格販賣保險,真的會比保險公司網路投...
財產保險
7月號現代保險雜誌 精彩內容~最嚴個資法GDPR上路 台灣企業合規?
史上最嚴格的歐盟資料保護規範(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