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件人姓名: | |
| 收件人Email: | |
| 寄件人電話: | |
通膨正虎視眈眈地看著美國。Fed若遲遲不願升息,最後可能會自食苦果。目前,美國非農業就業人口的三個月移動平均值,已寫下1997年至2000年高速成長時期至今的最高紀錄,顯示美國就業市場即將再度起飛。相較於前波景氣週期在2007年寫下的高點,眼前美國就業人口比當年還要高出近300萬人。
除此之外,美國勞動參與率呈現結構性下滑趨勢,代表目前正在工作或求職的勞動人口比例已縮小。整體看來,美國勞動市場確實變得吃緊,呈現「事求人」、而非「人求事」的環境。根據大家熟知的菲利普曲線理論與一般常識,我們曉得勞動市場吃緊代表一件事情:薪資將上漲。事實上,1月份統計數據顯示美國薪資年增率為2.2%,成長速度同時高於通膨水準與Fed的通膨目標。薪資上漲通常代表通膨也將走高。
那麼,貨幣政策走勢又是如何?目前,美國仍維持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利率水準仍是0%,且Fed資產負債表規模巨大,意味著美國貨幣基礎同樣龐大。在需求面的拉抬下,一旦通膨壓力開始上升,未來政策利率毫無疑問地將走高,且Fed必須撤回寬鬆的貨幣政策。從理性分析的角度來看,Fed其實早該著手緊縮貨幣政策。
然而,問題是:Fed真的會這麼做嗎?油價下降,為美國分攤短期通膨壓力,且歐洲正面臨通貨緊縮的邊緣。最近幾個星期,Fed官員曾對前述兩者發表評論,從這些官員的言論可知,在外部因素的影響下,Fed似乎覺得沒有必要急著緊縮貨幣政策。
油價確實非Fed所能掌控,而分崩離析的石油輸出國家組織,代表油價已超出任何人的掌握範圍。故此,各國央行開始擔心油價下降引發的「二次效應」,不只是油價對通膨數據的影響,更要注意油價對其他物價的影響。以美國為例,油價下降等於是對消費者減稅,進而可望刺激消費支出、最後刺激通膨上揚。
另一方面,儘管歐洲通膨不升反降,但若歐洲央行規模超出市場預期的刺激政策發揮成效,屆時情況可能將有所改變,且目前中國經濟成長率似乎已穩定下來。歐洲與中國加起來佔全球經濟的40%。
總結來看,我們認為Fed將拖到最後一刻、用盡所有藉口後,才會開始升息。畢竟,Fed的發言總讓人有種「Don’t Worry, Be
Happy」的感覺。倘若如此,屆時通膨再現人間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便大家現在眼裡只有通貨緊縮,市場的預期觀點也大多如此,但最後結果可能會跟大家想的很不一樣。
| 編輯推薦 | ||
人壽保險 新制勞工退休金下壽險業的商機
施行了十六年、被各方質疑為「畫餅充飢」的原勞動基準法退休金制度,終於在今年可望有革命性的改變。... | 市場訊息 台新銀行:新光三越跨年慶 刷台新新光三越聯名卡享好禮各家百貨陸續推出年度最後一波優惠搶攻跨年商機,百貨龍頭新光三越12月18日起至明年1月3日止舉辦跨年... | 市場訊息 臺銀人壽:520愛心行動 淨灘同行 「為地球保險」響應壽險公會「為地球保險」壽險業接力淨灘活動,臺銀人壽特別選定新竹南寮漁港舉辦淨灘活動,以「愛心行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