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醫療、健康保險
大病小病少不了,有醫療保險真好!
| 2009.07.01 (季刊)

每天57千人上醫院,一年自購藥品、器材花掉1,100億元

全台灣一年有超過2,087萬人到醫院看門診或住院,平均每天有5萬7千人因為大病小病進出醫院。全民健保一年就為這2千多萬上過大小醫院、診所的民眾,付了4,435.5億元,平均每個人超過2萬元!這還沒包括病患的自付額,以及健保不給付的其他藥品、療法,粗估一年超過3千億元,包括自購藥品、醫療器材及設備等花掉的1,100億元!
可不要以為上醫院是中老年人的專利,因為從統計上看起來,就醫人數最多的,第一名是「25~29歲」的年輕人,其次是「40~44歲」,「45~49歲」排第3,都是必須挑起家庭經濟大樑的族群,合計超過500萬人,用掉健保800億元。

全民健保提供的是最基本的需求保障,但是如果家庭預算許可,買個醫療險,就算沒打算讓醫療資源升級,至少還可以補貼家用。

醫療保險的10大特色

1. 又稱健康險或疾病保險、醫療費用保險。都是以被保險人因為疾病或意外傷害「住院」、「手術」為保單給付前提。

2. 除急診外,一般門診或自行購藥都不屬醫療險的保障範圍。

3. 在疾病部份,大都設有等待期間,且多為30天。被保險人在投保後第31天的疾病住院醫療,才能獲得理賠。

4. 保障期間有1年期、定期與終身3種,基本款以終身為主。

5. 都有設投保或加保年齡限制,大多為75歲,如果是定期險,則依投保年齡設可以選擇的年期限制,例如65歲投保,最長只能保10年期。

6. 可以買主約,也可以在終身壽險保單附加。

7. 有帳戶型與倍數型2種基本款。

8. 投保額度都是以「單位」計算,單位指的是住院一天的給付金額,每家公司的住院日額為數百元或上千元不等,各給付項目都以該單位為基礎計算,例如1單位1千元,加護病房為2.5倍,就是每天2,500元。

9. 費率依性別、年齡、險種而異。同年齡女性保費高於男性。

10. 各家保險公司的給付項目及額度差距很大,可多加比較。

醫療險保單,常見的10項給付

住院前

1. 緊急醫療運送保險金

緊急送醫,給付日額數倍(例如2倍),同一次住院急診保險金多以1次為限。

2. 急診保險金

在急診超過規定時數(例如6小時),給付1或數倍日額,但同一次住院急診保險金多以1次為限。

3. 門診手術保險金

未住院而僅在門診接受手術,給付1或數倍日額。

住院中

1. 住院日額保險金

按實際住院天數給付。同一次住院以約定日數為限,有的保險公司提供長達365天的給付。有些公司則住院超過約定天數後,以階梯式提高給付,例如第1天到第30天給付日額,第31天到第90天給付日額2倍,91天後給付3倍。

有些公司不論住院期間長短,都給固定日額,但當同一次住院超過約定天數(例如30天)時,另外給付與日額相等的長期住院生活補助金。同一次住院最長以365天為限。

2. 住院手術醫療保險金

住院期間接受手術,給付數倍日額,但同一位置的手術多以一次為限。

3. 住院看護保險金

有些保單除提供住院日額外,還提供住院期間的看護保險金,但大多數保單以接受重大手術者為限,且多設有同一次住院本項給付不超過一定天數(例如30天)。

4. 加護病房保險金

在加護病房期間按日數給付數倍(例如2倍)日額,一年最長可到365天。

5. 燒燙傷病房保險金

在燒燙傷病房期間按日數給付數倍(例如2倍)日額,一年最長可到365天。

出院後

出院療養保險金

出院後給付部份日額(例如50%),天數與住院天數相同,同一次住院以365天為限。

出院前後

住院前後門診醫療保險金

住院前後的一段時間(大多為兩星期)的門診每次給付部份日額(例如25%),且每一天以給付一次為限。

以上各項給付除各單項的限制外,總額度仍以保單所規定的最高給付總額為限。

KISS醫療保險秘技

1. 先投保,等待期過後再做健檢

醫療險在疾病部份都設有30天或以上的等待期,若有做健檢的計畫,最好先買好醫療險,30天後再投保。

當然如果已經自覺身體不適,還是先就醫要緊。

2. 先求有再求好

給付項目越多、給付額度越高的醫療險當然越貴,因為已經有全民健保當底,因此若預算有限,可以從只提供基本項目的保單買起。

3. 如果已有其他主約,如終身險,可以從附約買起

附約保費比較便宜,但通常保費會隨年齡增長,每隔一段時間(有的保單是每年,有的公司是5年)調高。

4. 日額型保險金運用空間大

因為全民健保吸收了大部份的醫療費用,日額型保單不問實際自付醫療費用多少,直接以日額計算給付,自由運用保險給付的空間較大。

5. 年紀越大毛病越多,越早投保問題越少

有些疾病在年紀大了之後就會找上門,例如高血壓、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而這些疾病一旦需要住院,通常也不是三兩天就可以出院,例如高血壓住院者平均10天、腦血管疾病13天、糖尿病10天。

越早保,就可以確保可以買得到,而且保費越低。

6. 有家族危險因子,趕快保

除了遺傳是家族某些疾病的危險因子之一,家人的生活飲食習慣很接近,也容易罹患相同疾病。因此家中有人罹患某些疾病者,要趕快投保。
例如:

(1)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性病變是10大死因中最花錢的,34萬名病患平均每人一年花費近10萬元。而腎臟疾病與飲食習慣有關,如果家中有1人以上有腎臟疾病,應考慮投保醫療險。

(2) 精神疾病住院天數最長,平均超過81天,精神疾病也可能有家庭危險因子,加上目前的醫療險大多以「住院」為給付主要條件,醫療險是很好的選擇。

7. 團體參加最好
與其他保險一樣,在團體中邀集5人以上,可以享有團體險的費率優惠。

升級版醫療保險

1. 醫療保障+身故保險金

除了各項給付之外,被保險人告別人世的時候,還給付身故保險金或喪葬費用保險金。大多為應繳保費的某一倍數(例如1倍或1.1倍等)扣除生前已領取的各項給付。當然如身故時能領到多少,就看生前用掉多少給付額度。

2. 醫療保障+滿期保險金
被保險人到約定年齡(例如100歲)還健在時,給付應繳保費的倍數(例如1倍或1.1倍等)扣除已領取的各項給付,當做祝壽金。能得到多少祝壽金,依過去用掉的給付額度而訂。

3. 健康醫療增值保險金

有些醫療險,對於一定期間內皆無理賠紀錄者提供保險金增值優惠,例如2年以上到3年以下,保險金增值10%,並隨紀錄期間拉長,增值比例增加,例如滿6年以上無理賠紀錄,增值50%。

4. 增額式倍數型醫療險

依投保日額每年單利遞增至繳費期滿,住院日額可以隨著繳費年限增加,未來的醫療保障不會被通貨膨脹稀釋。

5. 重大疾病保險

重大疾病保險與防癌險都是針對特定疾病設計的。但防癌險比較接近醫療險,主要的給付方式都是依照相關醫療項目設定給付金額。重大疾病保險則比較接近壽險,並未針對醫療項目提供給付,而是在被保險人罹患重大疾病時,先給付保險金,供被保險人自行運用。有的保單則在被保險人身故後,還有一筆身故保險金,甚至並未罹患約定疾病身故後仍可領取。

當然包括的疾病越多,給付的機率越高,保費也越貴。

6. 失能險

部份保險公司有提供失能保險,在被保險人因傷害或疾病無法從事原來工作以獲取報酬達一定期間時,按月給付。

各公司對「失能」的定義略有差異

7. 長期看護險

被保險人因疾病或傷害而導致失能(經常處於臥床狀態,無法自己步行、進食、穿脫衣服、入浴、無法自行處理大小便等,各公司定義略有差異)或認知損害(例如在意識清醒時,有分辨上的障礙)而須仰賴他人看護照顧時,按約定期間給付保險金。

重大疾病

所謂重大疾病一般指心肌梗塞、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腦中風、慢性腎衰竭(尿毒症)、癌症、癱瘓、重大器官移植手術等7項,有些保單則擴大到其他特定疾病,包括運動神經元疾病、肌肉營養不良症、多發性硬化症、帕金森氏症、阿爾茲海默氏症、慢性肝病、慢性肺部疾病、心臟瓣膜手術、原發性肺動脈高血壓、克隆氏病及潰瘍性結腸炎、急性腦炎、猛暴性肝炎、昏迷、主動脈外科置換術、嚴重頭部創傷、良性腦腫瘤、再生不良性貧血、嚴重燒傷、脊髓灰質炎、全身性紅斑狼瘡等。

甚麼叫倍數型醫療險?

約定倍數,用完為止沒用完不退

以「住院日額」的數千倍,當做保險期間給付總額的上限,例如投保日額1千元1個單位,理賠上限2,000倍,就是200萬元。不論被保險人住過幾次院、開過幾次刀,除了每次依每一項的給付限額領取之外,加總起來如果超過200萬元,保險契約就終止。

但如果身故前還沒扣完,不會退還餘額,因此保費比帳戶型便宜。

甚麼叫帳戶型醫療險?

開一個醫療帳戶,沒用完的算你的!

買帳戶型醫療險就像在壽險公司開一個醫療費用帳戶,保戶定期存入保費,萬一生病或受傷,就依保單規定的項目、額度從帳戶中提領給付,用完保單就終止。如果到身故時還沒有提領完畢,剩下的餘額就還給保戶。

跟存款帳戶一樣,活著的時候用掉越多,走的時候留下的就越少。因為餘額會退還,所以保費比倍數型貴。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臺灣銀行:讓您的智慧型手機變成專屬的行動ATM
臺灣銀行致力數位金融發展,除配合金管會推動數位化金融環境3.0 (Bank3.0), 已開放線上申請...
市場訊息
◎2019保險奧斯卡-保險信望愛獎揭曉 菁英齊聚、同享榮耀」
AIA友邦人壽:第七度榮獲保險信望愛獎『最佳商品創意獎』優選 康健人壽:...
投資理財
刷卡有優惠 聰明繳保費!
平日生活得到保險的守護很欣慰,但是講到繳保費,就令人頭痛了。根據瑞士再保出刊的《Sigma》報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