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螢幕上投射出一張舌癌照片,十幾位正吃著便當的醫護人員齊聲驚呼,他們是利用午休時間開會討論個案的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的頭頸癌團隊。這位舌癌病患在7個月前發現舌頭有腫塊,最近才到北醫附醫就診,確診為舌癌第3期。他吃檳榔、菸齡超過30年,偶爾喝酒,正是典型的ABC或「香檳酒」一族。
鼻咽癌、口腔癌患者 都以男性居多
沒錯,發生在頭頸部的癌症,除了鼻咽癌之外,口腔癌、喉癌等都已被證實與酒、檳榔與香菸(ABC,Alcohol,Betel-nut,Cigarette,也有人戲稱香檳酒)有關。
也許因為ABC一族以男性居多,因此不論罹患人數或死亡人數都以男性較多。
據衛生署最新的統計資料顯示,發生在頭頸部的癌症包括口腔癌(含口腔癌、口咽癌、下咽癌)、喉癌與鼻咽癌,都未進入女性癌症發生數或死亡數的前10大,但在男性方面,口腔癌的發生數與死亡數都排名第4大,發生數4,879人,死亡2,152人;鼻咽癌發生數1,328人,在第10大,因為預後較好,死亡人數並未進入前10大排行榜。
北醫附醫頭頸癌團隊召集人耳鼻喉科主治醫師許信德說,頭頸部的癌好發於男性,尤其是喉癌,主要還是與ABC有關,早期台灣男女性喉癌比約為15比1,國外經驗則約8~9比1(亦即10個喉癌病患中有8~9個是男性),男女差異較台灣少,主要因為國外女性抽菸人口較多。嚼菸草者多的國家,包括印度、美國,罹患口腔癌患者也較多。雖然「香檳酒」與這類癌症不能畫上等號,但ABC確實是歸納患者的共同習慣得到的結果。
而根據國民健康局統計,男性口腔癌(含舌、口腔、口咽、下咽)患者是女性的10.4倍,鼻咽癌則約3倍。
鼻咽癌最好發於中國人 尤其廣東人
在頭頸部的癌症中,鼻咽癌最好發於「中國人」,因此有「中國癌」之稱。據研究統計,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居民鼻咽癌發生率最高,尤以廣東為首,因此又被稱為「廣東癌」。許信德說,鼻咽癌的確與種族或家族有關,美國人罹患鼻咽癌的很少,即使是移民美國的第二代中國人,鼻咽癌發生率仍遠高於美國人。
許多研究指出,廣東人喜歡的鹹魚、涼茶、煲湯的湯水等飲食習慣可能與鼻咽癌有關,因為鹹魚或醬菜等醃製類的食物中所含的亞硝胺,已被證實為致癌物質。
家族史與EB病毒 都是危險因子
此外,包括家族遺傳、生活環境、EB(Epstein與Barr在顯微鏡看到的)病毒等都與鼻咽癌有關。通常家族中有人罹患鼻咽癌者,尤其是患者的直系一等親,如父母、子女等,應提高對自己身體狀況的警覺度。家族史可能是基因所致,也可能是生活環境類似使然。抽菸、長期吸入二手菸或刺激性物質,例如工業用的石綿、鉻、鎳等,都可能誘發鼻咽癌。有鼻竇炎病史者,罹患鼻咽癌的機率也較一般人來得高。
至於目前坊間健檢常用來當做鼻咽癌標誌的EB病毒,許信德說,醫學研究很早就發現鼻咽癌患者血清中的EB病毒抗體含量比一般人高,但目前尚無直接證據顯示,帶有EB病毒就會致癌,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曾被感染EB病毒,這種病毒會終生潛藏在鼻咽部位,但大多數人並不會發生鼻咽癌,而少數人的確會在接觸特殊環境後致癌。
頸部摸到硬塊 多為淋巴結轉移
鼻咽位於鼻子後面、喉嚨的後上方,一般常聽到的「摸到頸部、耳下部位有腫塊」,其實是鼻咽癌轉移到頸部的淋巴結。許信德說,頸部摸到腫大常常是淋巴腺發炎,鼻咽癌轉移的腫塊通常比較硬、不只一顆、不滑動、沒有壓痛,觸摸起來像緊握的拳頭上四指突出的關節。
北醫附醫院長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李飛鵬說,在下巴骨到鎖骨間頸摸到的頸部硬塊,有所謂的38原則,即8成是惡性、8成是轉移癌、8成是從耳鼻喉科轉出,因此摸到硬塊,應該先由耳鼻喉科醫師找出原因以及原發部位,不要冒然切除,否則要再找出發生轉移的部位,可能要花很多時間,若因此錯失治療的黃金時間就很令人遺憾了。
痰或鼻涕中帶有微量血絲 是最常見的早期症狀
因為摸到硬塊時,通常已經轉移,因此留意早期症狀很重要。許信德說,鼻咽癌最常見的早期症狀是痰或鼻涕中帶有微量血絲,尤其在用力回吸鼻涕再擤出或咳出痰來時,因為摩擦到長在鼻咽腔內的腫瘤,便會出現血絲,但通常不會以像流鼻血那樣的方式直接流出。很多人在晨起時因為鼻腔乾燥,偶爾咳痰或鼻涕中有血絲是正常現象,但如果持續如此,就要特別留意。
此外,鼻咽癌早期也可能會有鼻塞、耳塞、耳鳴等現象,而因為腫瘤的位置與大小不同,嚴重者甚至可能會影響聽力、視力,或造成臉部知覺麻痺。
對放射線治療接受性高 是預後最好的頭頸癌
鼻咽僅約1.5公分,周圍空腔很小,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吳家佑說,鼻咽所在的位置不好接近,鼻咽上面又是腦的底部,而手術一般必須切除到腫瘤外1公分,若以手術處理往往拿不乾淨,因此鼻咽癌通常不適合以手術的方式治療。加上鼻咽癌對放射線的接受性很高,不需要很高的劑量就可以獲得不錯的效果,因此一旦確定罹患鼻咽癌,目前都以放射治療為第一線療法,並視實際需要輔以化學療法。
許信德說,鼻咽癌是頭頸癌預後最好的癌,20幾年前鼻咽癌的5年存活率才30~40%左右,拜放射療法科技進步之賜,早期發現的鼻咽癌預後很好,5年的存活率約在80~90%,且放療造成的口乾、唾液腺受傷、嘴巴張不開等狀況都已明顯改善。
許信德建議民眾,只要持續咳痰或鼻涕有血絲或耳塞等症狀,最好去耳鼻喉科就診,通常只要做個內視鏡檢查,就可以看出是否有癌變。如果能夠早期發現,第一期的5年存活率甚至可達100%。
愛上「香檳酒」口腔癌罹患率高123倍
而排名男性10大奪命癌症第4名的口腔癌,則已被證實與ABC有關,有一項研究報告甚至指出愛上ABC者,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是向ABC說No者的123倍!
「香檳酒」當中最嚴重的是檳榔。吳家佑說,檳榔裡的檳榔子含有檳榔鹼與檳榔素兩種物質,都是致癌物,另外添加物中常用的荖花,也含有致癌物質黃樟素。衛生署的統計資料顯示,檳榔消耗量越大,罹患口腔癌的人越多。民國68年口腔癌的發生數僅282例,96年竄升到4,879例,28年間爆增17.3倍,而因為口腔癌死亡者,民國85年時有1,042人,96年增加為2,152人,11年間也增加1倍以上!
此外,據國健局統計,96年台灣的高中職學生有近15%抽菸,若只看男生,則平均5個就有1個,抽菸人口的年輕化可能使未來口腔癌的好發年齡降低,而高中職女生有9.12%抽菸,女性抽菸人口的增加,則可能使未來女性罹患口腔癌者增加。
頰黏膜癌、舌癌2大口腔癌 很容易從外觀看出變化
台灣的口腔癌以頰黏膜癌和舌癌為主,約佔8成左右。許信德說口腔癌其實是比較容易自己早期發現的,最典型的是某一個部位長期或重複潰爛,或長出摸起來粗粗硬硬的白斑。由於口腔內的潰爛常被當做「火氣大」,所以很可能因此延誤病情,許信德說,如果持續2週未見改善,最好趕快去看耳鼻喉科。
比較晚期才就診的口腔癌病患,在舌頭或口腔內往往已經有非常明顯的腫塊與潰爛,為何不願意或未能及早就醫?吳家佑說,一般人很難接受自己罹患癌症的事實,甚至會拒絕相信而不願意面對,或者害怕開刀等治療。他也遇到過病患因為舌頭邊緣長出硬塊,先去看牙醫,被當做牙周病以雷射治療,治療後未見改善又轉到傳統醫學科,被當做口瘡,接受調理體質治療。再到口腔外科時,發現已經是舌癌第3期了。
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 外觀與功能難免受影響
口腔癌通常以手術切除為最優先的治療方法,除了切除原發部位外腫瘤之外,還須視腫瘤分期、細胞分化與淋巴轉移狀況及有無復發風險,決定做單側或雙側淋巴結擴清,及術後是否輔以放射治療、化學治療。
這類的手術對吞嚥、發音甚至呼吸等功能都會造成影響,加上必須拔掉配合部位的牙齒,也會影響咀嚼、進食等;如果是頰黏膜癌因為必須切除局部臉頰,則會明顯影響外觀。
吳家佑說,通常在手術中會同時做自體移植的即時重建,以填補缺損、減少大面積傷口的曝露感染,及做為剩餘部位的支撐。在即時重建時也許無法兼顧美觀,因此日後可能必須再做修平,至於從腿部或手部等移植到缺損部位的組織,則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慢慢變得比較接近舌頭或頰部等的外觀。
至於手術造成的吞嚥或進食功能障礙,有時必須靠鼻胃管甚至胃造口、腸造口以解決長期進食需要,如果是因為重建部位的肥厚造成呼吸方面的問題,則可能必做氣管造口,因而無法講話,也必須抽痰。
治療若留下永久性傷害 需有心理準備
這些治療依病情而異,有的是暫時性的,有的則是永久的。因此不論對病患或醫師而言,都必須面對利弊的抉擇。許信德說,如果是嚴重的上頷竇癌,甚至連眼睛都得挖除,病人雖然保住性命,術後卻很難如常回到社會。因為這一類的手術對病人的外觀、生活影響真的很大,如果有兩種方法可以選擇,醫師通常要跟病人清楚解釋利弊得失,讓病人做出自己最能接受的選擇,如果沒得選擇也要讓病人有心理準備。
不論如何,比起發生或死亡人數排在口腔癌之前的肝癌、結腸直腸癌、肺癌,口腔癌都是很容易早期發現。即使是口腔癌當中,最不容易早期發現、惡性最高、預後較差的下咽癌,通常也還會以單側吞嚥痛表現。越早發現,手術治療本身對外觀與功能的傷害越小,而預後也不錯。吳家佑說早期口腔癌3年的存活率可達80%,5年的存活率有60%,但若是晚期(第三、四期)才發現,存活率就降到50%以下。此外口腔癌如果復發,大都在3年內。因此已經罹患並接受治療者也必須遵照醫囑定期追蹤。
後記:談癌不必杯弓蛇影
除了鼻咽癌與口腔癌這兩個「知名度」比較高的癌症之外,其他發生在頭頸部的腫瘤雖然比較少見,但部位還不少,包括最常以連續2、3週聲音沙啞表現的喉癌,常被誤以為是發炎的腮腺癌、扁桃腺癌,甚至還有耳道癌…等。
談癌色變、杯弓蛇影可能是現代人的通病,許信德說雖然要留意耳鼻喉等的各種症狀,但民眾不必太緊張。李飛鵬也說,不論出現腫塊、血絲、鼻塞、耳鳴、喉嚨痛等症狀,都不要太緊張,只要盡快去看醫師,就可以找出真正的病因。
所有的癌症都是越早發現越容易治療、存活率越高,發生在頭頸部的也不例外。
當然盡量少吃含致癌物質的食物、少接觸易致癌的粉塵、拒絕香菸、檳榔、少喝酒等,都是遠離頭頸部癌症最好的自保之道。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三商美邦人壽:2019「樂活彩繪」保戶子女寫生比賽 繪出美好親子時光三商美邦人壽於10月19日在台北、中壢、台中、嘉義、台南、高雄六地舉辦「樂活彩繪」保戶子女寫生比賽,... | 市場訊息 摩根投信:無懼國際變數 外資連三週挺進台韓印度三大市場無懼美國大選與年底聯準會可能升息等國際變數,東北亞雙雄台韓股市與印度三大市場,連續第三週為外資的最愛... | 市場訊息 勞動部:112年第2期補助雇主辦理哺(集)乳室、托兒設施或措施 自112年6月1日起至7月15日止受理申請勞動部為鼓勵雇主設置哺(集)乳室及托兒設施或提供托兒措施,自112年6月1日起至7月15日止,受理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