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投資理財
分期賣屋─金管會接招!
文/編輯部 | 2009.11.01 (月刊)

台灣人喜歡買房地產是出了名的,因此,當「分期賣屋」這樣一個衝擊國人傳統觀念的想法被提出來後,馬上引發各界熱烈討論。

65歲以上人口占全國人口總數10.57%的台灣,即將在2017年邁入高齡社會,老人照護安養問題亟待解決,在政府財政赤字日益嚴重的情況下,許多人都在觀望,分期賣屋會不會在將來成為國人退休養老新選擇?或者又是一個無疾而終的政治議題?

分期賣屋至今仍在討論階段,在執政者提出更具體的規劃前,不妨先來了解這個概念是如何被提出來,以及主管機關和民間業者的回應是甚麼?

衛生署長楊志良:分期賣屋 民眾銀行政府3贏

衛生署長楊志良提出分期賣屋的點子,很多人好奇,原應屬於財金部會的議題,為何提出的是衛生署?

原來,楊志良看到有些民眾日常生活困苦,連繳納健保費也有困難,卻因擁有土地、田產或房屋,而不符社會救濟與健保補助的條件。然而有資產不等於有現金,為了生活或繳交必要費用去變賣資產,以後不只沒屋可住、沒地可耕,更可能讓老年生活失去保障,也不符合「在宅養老」的需求。

因此,楊志良建議主管機關參考國外作法,讓民眾可以分期出售房地產給銀行,即「反向抵押貸款」。

楊志良的建議是,把房、地當做信託抵押品,由銀行評估房屋或土地淨值轉換成現金,每個月拿回一些錢,等到往生後,可寬限兩年內處理掉房屋,扣除銀行利息或管理費,如果還有剩餘,餘額歸繼承人所有,如果兩年內繼承人沒有處理,就交由銀行拍賣。如果房子市值較低,每個月拿到的錢有限,不足的部份可以由政府編列社會福利預算。

楊志良說,分期賣屋是多贏策略,不只有房產沒有現金的人因此有現金可用,生活有尊嚴;銀行有生意做,活化爛頭寸;而不動產轉化為現金,可加速金錢流動,帶動經濟發展;又因與編列預算救濟「沒有現金」的民眾相比,政府財政支出減少,可以減輕政府財政負擔。楊志良更指出,如果政府出面協助補貼,可以要求分期賣屋的民眾先繳健保費、長照費用,保障個人就醫就養,維持社會保險運作。

金管會主委陳冲反向抵押房貸 需要完整配套

對於楊志良有關分期賣屋養老的建議,金管會認為可以研議,銀行公會也隨即展開各銀行承作態度調查。

10月中,問卷回收,大多數銀行認為反向抵押房貸應為社會福利政策的一環,除非政府有明確的配套措施,否則還是不碰為妙。

此外,銀行業者認為國人壽命愈來愈長,如何計算屋主餘命、屋價及每月給付給屋主的金額如何估算,都是大問題,大多數的銀行意願不高。

銀行業者指出,反向抵押房貸並不是單純產品,政府願意給予多少支持,是銀行是否投入最重要的關鍵。

此外,銀行業者也認為,各國國情不同,台灣人習慣留產子孫,並不看好這項業務。雖然如此,台灣有地沒錢、有屋沒錢的老年人並不在少數,反向抵押至少提供了另一種選擇。

金管會主委陳冲表示,金管會鼓勵銀行開發各種金融商品,但是反向抵押房貸是非常精細的商品,必須要相關部會的配合,同時還涉及預算編列,在政策規劃上需要時間。

陳冲說,有不少國家推動過反向抵押房貸,成功的失敗的都有。以美國為例,雖然開辦很早但也是經過改良、加重政府角色之後才成功,包括當銀行給付給屋主的金額累計達貸款價值的95%之後,就由政府接手支付屋主往後的生活費用,以減輕銀行面臨的長壽風險。

 

 

 

 




編輯推薦
市場動態
中國保險要聞
中國「保險法」修正案加入「誠信條款」 為了強調誠實信用原則在保險活動中的重要作用,...
市場動態
台灣保險業南向 客隊弱勢靠InsurTech
東南亞各國的市場狀況不一,學者歸納,除了新加坡具低度經濟風險、政治風險與金融系統風險外,其他國家存在...
市場訊息
公勝保經:與國際扶輪社3510地區響應高球運動 支持台灣體育發展 提升全民運動能量
公勝保險經紀人公司自成立以來,落實「不只保險,我們分享愛」的公益理念,長期支持偏鄉地區學校校隊,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