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財經時勢
3位專家教你用錢賺錢
文/鄭慧菁 | 2010.12.01 (月刊)

有人說理財就像教育下一代,不斷投入金錢,報酬率卻不一定是正的。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作育英才是百年大計,父母用盡心思栽培子女學習各項專長,投資理財也要熟悉股票、基金、房產等各種領域,才能分散風險,從中獲利。

人人都知道「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但每個籃子要放幾個雞蛋可是大有學問。

投資前 先了解目的

去年在越南購置房產的凱基證券董事長魏寶生,分享個人投資經驗,他認為瞭解自己的投資目的,是理財的首要任務。

離開公職才開始做理財規劃的魏寶生,因為起步較晚,所以每一步都走得很穩健。現年五十二歲,適逢子女出國唸書,再過幾年自己也要準備退休。魏寶生理財有三個主要目的,一是女兒的學費,二是幫女兒存一筆創業基金,三是夫妻倆退休後的生活開銷。使用的投資工具包括還本型美元保單、房地產和穩健型股票、基金。

有美元需求 再買美元保單

美元貶值是購買美元保單的好時機,魏寶生說,有美金需求的人,不妨趁這個時候調整資產配置。他以自己為例,不論是越南的房貸或女兒的學費都需要美金,因此從投資型保單的連結標的中,贖回獲利的台幣基金,轉買美元保單。

市售美元保單多樣化,魏寶生選擇的是自保單生效日起滿二年開始還本,並在契約期滿後給付一筆滿期金的商品。他說,還本金用來繳女兒的學費,滿期金則當作畢業後的創業基金,很符合現階段的資金需求。

位處資方,魏寶生少了勞工退休金保障,退休規劃只能靠自己。現在每年固定購買大型績優公司股票,預計退休後以股息做為生活開銷,不足的部分再出售股票因應。

魏寶生的投資把握一項大原則,就是保持一定的靈活度,不要讓投資成為資金運用的壓力。

基金、股票變現快,若再加上穩定的報酬率,就是很好的投資理財工具,只要適時檢視資產配置,選擇符合目標報酬的投資標的,就能穩健獲利,用金錢創造財富。

三大原則 幫基金、股票健診

歲末年終正是檢視手中基金、股票績效的好時機,然而一般人往往只看漲多漲少,甚至憑感覺判斷基金好壞。復華投信投資理財處副總經理周輝啟提供三個簡單的原則,讓投資人在做投資健診時,能夠有比較客觀、精確的概念。

原則│1│績效並非絕對

很多投資人評量投資成效往往只看報酬率,認為賺錢才是好基金。針對這樣的認知,周輝啟表示,績優股也有可能讓投資者賠錢,資金進出時點才是重點,不能以報酬率一概而論。

周輝啟建議,投資人在評量基金績效時,除了看本身的報酬率之外,也要跟大盤指數或同類基金比較。透過相對報酬的比較,可以知道投資期間是屬於空頭還是多頭,對報酬率的看法也會相對客觀。舉例來說,如果手中的基金在空頭期間跌得比大盤少,多頭的時候漲得比大盤更多,就是能攻能守的基金。

原則│2│波動幅度影響獲利

投資不能光看結果,過程中的波動情況也很重要。周輝啟表示,因為大起大落的積極型基金,可能在一天內出現巨幅震盪,一般人很難抓到低買高賣的最佳時間,長期表現可能還不如波動度較低的穩健型基金。因此,如何在同樣的波動幅度下創造最高報酬率,或者在同樣報酬率下將波動幅度降到最低,才是好基金該要具備的條件。

為評量報酬及波動的相對關係,周輝啟建議投資人可以利用每單位風險下的超額報酬,也就是夏普值(Sharpe Ratio)來衡量。夏普值愈高,表示基金在同樣的波動度下,可創造出愈高的報酬率。

原則│3│視需求調整投資標的

許多人在投資健診結束之後,往往又會回到投資前的老問題,例如現在該買還是該賣?還可以買什麼呢?周輝啟認為,一般人都希望賺愈多愈好,但由於金融市場瞬息萬變,每個投資人的年齡、工作及生活也會不斷變化,所以很難有一體適用的建議。

周輝啟表示,投資人應先確立「投資目標」,然後衡量風險的承受能力,接著再尋找適合的投資方式與標的。

舉例來說,二十五歲的小華希望在十年後存到二百萬元的購屋頭期款,若現在手中已有一百萬元存款,可以推算出,他只要尋找年報酬率七.二%左右、波動度不太高的商品,經過十年複利就可達成投資目標。只要確立目標,就不必貿然投入高風險股票。

進行投資健診時,應同時對照原本的投資目標,如果進度順利或提前達成,就可以依照當時的投資環境及個人計畫進行微調,或者擬定下個投資目標;但如果沒有達到預定目標,或是波動度超出預期,則要重新調整投資組合,讓預期報酬及波動度能夠符合自己的需求,而不是一味地迷信市場上會出現高報酬、低風險的投資商品。

不動產也能變動產

任何投資都要把握靈活運用的原則,已經有房產的民眾,可以運用各種房貸工具,將不動產變為動產。目前市面理財型房貸有「額度可以循環利用」型,以及「抵利型」等選擇。對不同財務需求的人來說,適合的房貸類型也不一樣。

花旗銀行資深副總裁余苑菱表示,如果是短期資金的周轉,適合動用理財型房貸的循環額度;如果有長期資金的需求,則應該與銀行的房貸專員討論,重新配置貸款的金額與方式。

針對還在償還房屋貸款的民眾,余苑菱建議,若有一筆存款,不妨考慮抵利型房貸。

舉例來說,房貸金額一六○○萬元,手邊有三○○萬存款,只要將存款轉入貸款銀行,即可辦理抵利型房貸,並以一三○○萬元計算房貸利息,除了節省房貸利息支出,還可增加資金運用彈性。

必須注意的是,抵利型房貸的利率通常較一般房貸利率高,選擇房貸商品之前,記得先做比較,才能找到最合適的資金運用方式。

理財是長期的決策過程,多做功課、審慎評估,才能循序漸進地達成既定目標。

 

 

 

 




編輯推薦
醫療、健康保險
買保險填的健康告知書 這5項保險公司特別注意
觀察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統計數據不難發現,違反告知義務是壽險理賠爭議常見類型之一,「其實就個人實...
市場訊息
喜憨兒基金會:與愛同行 憨老有終
...
市場訊息
◎獲頒運動企業認證 壽險業齊心打造運動DNA
富邦金控:最挺體育 富邦6家公司同獲「運動企業認證」標章 國內最多 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