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破壞人體巡防艦隊的淋巴癌
文/鄭慧菁 | 2010.10.01 (月刊)

國人平均壽命逐漸延長,相對的,過去十年非何杰金淋巴癌的發生率有增加的趨勢,死亡率更入十大癌症之列。但是在標靶藥問市後,五年存活率已明顯提升,死亡人數也逐年下降。

自體免疫系統缺損 易罹患淋巴癌

人體有無數的淋巴結,而淋巴病變指的是直徑大於一公分的淋巴結腫大。關於非何杰金淋巴癌發生的原因,至今仍然沒有明確的說法,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戴承正醫師指出,發生癌症的原因多半與自體免疫系統缺損有關。

淋巴系統是由淋巴細胞、淋巴管、淋巴結及淋巴結以外的淋巴組織或器官,如脾、腸胃道、鼻咽部、胸腺、肝、骨髓、腦部、皮膚、甲狀腺及扁桃腺所構成,是身體免疫系統中很重要的一環。

淋巴結像網狀一樣遍布全身,但只在頸部、腋下、鼠蹊部等地方較易摸到。淋巴結內充滿淋巴細胞,主要的功能是過濾並吞噬外來侵入的細菌或病毒,另外也製造淋巴球。

淋巴球就像是巡防艦隊,幫助人體對抗感染和消滅身上的異常細胞,又分為B細胞及T細胞。

戴承正表示,當人體受到致病因素刺激時,B細胞會製造免疫球蛋白來對抗及消滅這些致病來源,T細胞負責接收前方的巨噬細胞所傳回來的情報,來決定免疫系統的作戰方針,之後在與其他免疫細胞,如巨噬細胞、殺手T細胞與自然殺手細胞(NK)的通力合作之下,共同掃除外來病菌,讓身體恢復健康。

NK殺手細胞是專門吃癌細胞的,有如海軍陸戰隊或反恐組織,雖然數量很少但很重要,就像從警察中訓練出更好、更聰明、耐苦、射擊精準的一群菁英,如果被消滅了,短時間很難培養出來。

因此,T細胞或NK細胞淋巴癌是惡性度最高的一群,目前治療的方法很有限。

再者,生活中接觸過多的有毒物質,或遭受幅射污染都可能是發生淋巴癌的原因。戴承正指出,臨床上有一對夫妻相繼罹患淋巴癌過世,發現他們曾經在高壓變電所旁居住一年。此外,台灣鼻腔的淋巴癌表現特殊,經診斷與EB病毒感染有關,數據顯示,T細胞鼻腔淋巴癌患者,七十%有EB病毒感染。

淋巴癌診斷 以病理切片為主

淋巴癌因發生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症狀,早期的症狀以頭頸部或腋窩的淋巴腺腫大居多,一般不會痛也不會紅腫;然而有三分之一的淋巴癌初發病灶在內臟器官,如胃、大小腸、肺縱膈等,因此會出現胃痛、胃出血、腸阻塞、或肺部呼吸困難等症狀。

有以上症狀出現時,也可能是其它如感冒或其他感染所引起,因此當症狀發生時,應該立刻由醫師確診。

若懷疑是非何杰金淋巴癌,醫師會詢問相關患者病史並做身體、血液、胸部X光超音波或電腦斷層攝影及骨髓檢查等,包括觸診感覺頸部、腋下或鼠蹊部的淋巴結是否腫大。而淋巴癌的確診必須做病理切片,影像檢查只能當做輔助性參考。

淋巴癌的分期以橫膈膜為界,若病人被侵襲的部位局限於橫膈膜上或下的一處淋巴區域,為第一期;若橫膈膜同側有兩處以上的淋巴結區被侵犯則為第二期;當橫膈膜的上、下兩側都被侵犯則已進入第三期;若淋巴癌侵犯到其他內臟器官如肝、骨髓、肺臟等則為第四期。

臨床上又依據淋巴癌的免疫、形態、分子生物及臨床等特徵,區分為緩和性及侵略性兩大類型。緩和性非何杰金淋巴癌,也稱為低惡性度淋巴癌,生長及分裂緩慢。侵略性非何杰金淋巴癌,也稱為中惡性度和高惡性度淋巴癌,生長及分裂快速,且易引發嚴重的症狀。

戴承正表示,淋巴癌的分期再根據是否有後續症狀,包括發燒、發冷、盜汗、皮膚發癢、體重減輕等,分為A(無)、B(有)症候群,淋巴癌的分期可作為治療預後的參考。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癌症中心暨放射腫瘤科醫師丁禮莉表示,淋巴癌的病理分類很多,而不同形態的細胞產生不同的預後,所以治療的對策也不一樣。一般而言,惡性度較低以及屬於第一、二期局部淋巴癌的病人,適合做放射治療。而惡性度高且又屬於第二至第四期的病人,因病情惡化較快,而且容易散佈全身,故以化學治療為主,再合併放射線治療。

標靶藥莫須瘤 大幅提升存活率

戴承正表示,淋巴癌的治療成效在於藥物對癌細胞是否有效,在醫學進步及新藥不斷研發創新下,即使是四期轉移淋巴癌患者,經過標準化學治療,五年存活率可達到六十%;而若加上最新的標靶治療藥物,還可再增加二十%的治療效果。

標靶藥物的上市,大大提升淋巴癌患者的存活率。從西方國家的統計中發現,死亡率是從一九九六年後逐漸降低,這與美國FDA(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於一九九七年開始核准莫須瘤可用於治療復發或頑固性的遲緩性B細胞淋巴癌,接著歐洲也於一九九八年核准用於復發或對化學治療有抗藥性的濾泡型淋巴癌,所帶來顯著的療效有絕對的相關性。

戴承正表示,台灣在莫須瘤(rituximab)上市以前,五年存活率不到四十%,如今B細胞淋巴癌的整體存活率可達八十%。

此外,對藥效的熟悉度也是影響療效的因素之一,戴承正指出,二○○一年莫須瘤標靶藥剛上市,還在摸索階段,熟悉度不夠,經過二、三年的試驗,對照五年存活率二○○八年比二○○六年成長二十%。

戴承正表示,由於莫須瘤是一種蛋白質藥物,臨床上可能發生過敏性休克反應,但相當罕見。

自體幹細胞移植 復發病患的曙光

化學治療和放射線治療是非何杰金淋巴癌最常使用的治療方式,而自體幹細胞移植,對於化學治療後再復發的病患而言,無疑是一線新的曙光。

骨髓移植或周邊血液幹細胞移植,主要應用於復發性或對初次治療反應不好的淋巴癌病人。準備進行骨髓移植前,要先使用高劑量化學治療和放射線治療,盡可能摧毀所有的淋巴癌細胞。因為劑量高,所以患者本身的骨髓會被摧毀,需有健康的幹細胞來取代。

患者接受幹細胞移植通常需住院數週。因為患者必須很小心地避免感染,直到植入的幹細胞開始製造足夠的白血球,才能出院。

放化療的居家護理

治療淋巴癌的過程同時會破壞健康的細胞及組織,因此會引起副作用,主要與治療的方法和範圍有關。

化學治療的副作用主要是依患者所接受的藥物種類和劑量而定。一般來說,抗癌藥物會影響分裂迅速的細胞,包括用來抵抗感染、幫助血液凝固和攜帶氧氣至身體所有部位的血球。當抗癌藥物影響到血液細胞,患者就容易被感染、瘀青或易出血,同時體力變得較差。位於毛囊及消化道內層的細胞分裂也很迅速。

患者可能會掉頭髮且可能會有其它的副作用,如食慾降低、噁心、嘔吐、腹瀉或口腔潰瘍,另外也可能感到頭暈或皮膚及指甲變黑,這些在化學治療恢復期或結束時會漸漸消失。

在放射治療方面,丁禮莉表示,放射線治療引起的副作用主要與治療的劑量和身體的照射部位有關。放射線治療期間,患者可能會變得很疲倦,特別是在治療的後幾週,休息是很重要的。

治療部位常會有毛髮脫落的現象,且皮膚會有發紅、變黑、乾燥、壓痛或搔癢的情形,甚至有液體滲出,沐浴時應避免直接使用蓮蓬頭沖洗患部,否則容易濕性脫皮、潰爛,增加皮膚不良反應。

若照射部位在頭頸部,第三週會出現口腔黏膜發炎、嘴破及喉嚨痛,在放射前服用左旋麩醯胺酸(l-glutamine)可以保護黏膜,降低發炎的機率。某些患者會出現唾液腺受破壞造成嘴乾的情形,因為保護機能下降而發生蛀牙,需三~四個月,甚至長達一、二年才能恢復唾液,有些甚至一輩子都不會恢復,需常喝水或吃唾液分泌的藥物。

患者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潔,照射治療中要用超軟毛牙刷,牙膏和漱口水不能含有薄荷或酒精成份,讓黏膜發炎更嚴重;同時也不要抽菸、喝酒、吃檳榔、吃太燙或太冰等刺激性的食物。

若照射胃部,則照射前後二小時不要進食,否則會嘔吐,日常飲食應避免吃太過辛辣的食物,刺激胃部。另一個需要注意的部分,如果腫瘤長在接近胃壁、腸壁的位置,照射後如果腫瘤消失太快,腸、胃壁就會破損,休養期間如有急性腹痛的情形要立即就醫,以免發生破裂需緊急開刀。

 

 

 

 




編輯推薦
醫療、健康保險
上百學生食物中毒,未住院學保從寬理賠
日前彰化縣泰和國小中央廚房供應本校以及其他兩校的營養午餐,疑似食材處理過程不慎,三所學校共百餘名學生...
健康醫療百科
吃太好? 年後痛風增2成
「痛風」與牙痛、生產痛被視為人生三大疼痛,發作起來痛不欲生。年假期間民眾大吃大喝,醫師發現,年...
健康醫療百科
十大癌症奪命指數 發生率、死亡率 台灣均低於全球!
儘管癌症的醫療技術日新月異,提高了存活率,甚至超過一半的癌症已可獲得治癒,但罹癌人數仍年年不斷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