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當初會來興農人壽面試,完全是因為聽到菁英專案『菁英』二個字,那時就想,既然這個單位敢強調這是『菁英』專案,定是只有菁英才能適用,那麼自己當然不能缺席!就這樣一腳踏入壽險業。」進入壽險業甫七個月就晉升為區經理的孫茂斌半開玩笑卻自信地道。
當業務員?別傻了!怎麼可能!
退伍後就在書局裡擔任英文編輯長達三年的孫茂斌,從來沒考慮過當業務員,「因為我是個見到陌生人臉就會紅的人。」外表忠厚老實的孫茂斌道。那時的孫茂斌,年薪少說也有六十萬元,又已順利晉升為組長,這樣的工作實在是沒什麼好挑剔的。
而且那時的孫茂斌對保險、業務工作還存有排斥的心理,「當時對保險的概念僅止於被保險人死了保險公司會賠錢,其他什麼也不知道,身邊也沒有任何人保過險或是談過保險。」孫茂斌解釋道。
衝動下辭了職
然而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逐漸讓孫茂斌感到無趣與無奈,開始想到「二十年後的我還是一樣搖著筆桿過日子嗎?」外表溫馴的孫茂斌心中那股追求突破的渴望日漸澎湃。在一股莫名的衝動下,與眾人的訝異聲中,孫茂斌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辭職了,他開始上網找尋下一個不同的人生。
為「菁英」二字興奮了一星期
在接到北岳通訊處處經理顏秀蘭的電話前,其實已經有十家保險公司從網路上獲得孫茂斌的求職資料而聯絡過,但孫茂斌都是一口就回絕了。接到顏秀蘭的電話後,正打算說出第十一次拒絕時,忽然聽到「菁英專案」四個字,引起了孫茂斌莫大的興趣,當下就決定參加面試。完全沉浸在加入菁英份子群的孫茂斌,人生頓時充滿了動力,「老實說,面試前的一整個星期我都很興奮。」孫茂斌不好意思地道。孫茂斌還不諱言地表示,事實上那時還抱著一種去「摸底細」的心態想看看「拉保險」是怎麼回事。
抱著忐忑的心去面試
面試的那天,孫茂斌永遠記得。當時,他輕輕開了通訊處大門,躡手躡腳地走進偌大的辦公室,還正慶幸沒人發現自己時,猛一開口說了聲「請問……」,二十多人的眼光齊向他射來,孫茂斌顯得更侷促了,他結結巴巴地說:「請問…楊…楊小姐在嗎?」「哦,你找顏小姐嗎?請稍坐!」接待小姐彷彿看透了他的緊張。「那時覺得自己有種跌在起跑點上的感覺。」孫茂斌笑道。
「開拓事業」正是自己想要的
最打動孫茂斌心坎裡的理由,正是開創自己「事業」的這個概念。孫茂斌覺得以往自己都汲汲於找「工作」,破天荒第一次有人跟他談「事業」,在他心中激起不小的震憾。那時在場的區經理提到「保險是份事業,二十五歲到三十五歲是在開拓人脈、三十五歲到四十五歲是在經營人脈、四十五歲以後是享受人脈。」跟孫茂斌的生涯規劃正好契合。因此,面試完第二天孫茂斌就報到了。
黑馬終究是好馬
一切轉變是如此突然,等二週後熱情褪卻後,孫茂斌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太衝動。「剛進去的前三週,每天都像自閉兒,自己一人躲在一角看書,報聘後一週還只會賣一種商品。」「也不知那時我的主管為何覺得這麼害羞的我會適合這份工作,沒趕我走,更沒給我壓力。」孫茂斌不解道。「雖然剛開始我也擔心過,但我看得出這個年輕人有創事業的決心。」顏秀蘭透露。
不過,在通訊處每天早會熱烈的氣氛、每天都有人舉績的激勵下,孫茂斌又重新找到動力,再加上被客戶肯定,以及對客戶的責任,都是讓孫茂斌堅持下去的理由。
「這幾個月來,我感受到創事業不是話術,保險業尤其適合想學東西、想有作為的年輕朋友。」孫茂斌道。「就像衣服一定要試穿後才知道好不好看。一直站在門外看,也不會看出個所以然。」新兵孫茂斌這麼認為。
編輯推薦 | ||
財經時勢 沒錢買保險 理所當然?「民眾殘廢、臥床,有六成是因為疾病造成的……,○○公司的殘扶險只要達到六... | 市場訊息 保險奧斯卡頒獎典禮盛況報導十七屆保險信望愛獎頒獎典禮,上(八)月十七日下午二點於國父紀念館盛大舉行,副總統吳敦義、總統府資政陳... | 財經時勢 保單、存款等金融遺產一次查詢 12月上路!金融總會與銀行公會、集保結算所、期貨交易所、投信投顧公會、壽險公會及聯合徵信中心等6大機構合作,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