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產險業績表現跟經濟景氣息息相關,行政院主計總處初估去(2013)年經濟成長率僅1.74%,經濟成長牛步,正是去年產險業業績的最佳寫照。
產險公會原先樂觀預估,若去年經濟狀況回穩,產險全年度簽單保費可收進1251.5億元,有4.46%的成長,不過,盤點產險業去年表現,簽單保費確實是跨越喊出多年的1200億元門檻,收進1242.29億元,但還是比預期少了9億多元,且只比前年進帳增加43.96億元,小幅成長3.67%。
新車掛牌數衝新高,拉抬車險保費收入
去年對產險業保費最有貢獻的險種是汽車險,保費收入640億元,佔整體簽單保費51.52%,保費成長幅度也是所有險種中最大的,達8.08%,比產險公會年初預估的610億足足多了30億!
去年台灣機車新車總掛牌數66.8萬輛,年成長6.99%,汽車新車掛牌數也衝出37.85萬輛、成長幅度達3.4%,連帶將強制汽機車責任險全年簽單保費推升至161.1億元,年成長2.6%。
新車掛牌數影響強制責任險收入,新車車種分布則反映在車體損失險的保費表現。去年BMW、Mercedes-Benz等高價車系銷售數字亮眼,因此拉抬車損險的保費表現,另外,受到前年損失率上升影響,去年部分產險公司上調車損險費率,平均調整幅度在5個百分點左右,也帶動保費數字上揚,總計去年車體損失險全年收進250.13億元,與前年相較成長9.24%。
受到費率調漲影響,去年汽車任意第三人責任險保費達228.76億元,比前年多進帳22.6億元。若去年車險表現與前年持平,全年簽單保費收入別說是跨越1200億元門檻,恐怕連保住的2012年的1198.33億元都有困難,顯見汽車險在產險業舉足輕重的地位。
非選舉年,工程險衰退5.34%
產險第二大險種是包含一般責任險、工程險、信用保險、保證保險與其他財產保險在內的「意外險」,去年全年收進157.44億元,佔整體簽單保費12.67%,保費較2012年成長1.09%。
受到民眾求償意識提升、求償金額墊高影響,中小型企業、店家投保公共意外責任險、專業人士投保專業責任險的意願增加,去年責任險的保費收進76.31億元,比前年多了2.7億元。
去年政府打房使民間建案減少,加上去年非選舉年,地方政府編列在鋪路、造橋等公共工程預算較少,拖累工程險表現,全年僅收進43.94億元,年減5.34%。
產險傷害險、健康險,簽單保費雙雙成長
健康險、傷害險都是產險業近幾年開始承作的業務,但兩者的命運大不相同,其中,產險傷害險的保障內容與壽險公司幾乎無異,但保費卻更便宜,在團險市場頗具競爭力,去年產險傷害險簽單保費收進136.53億元,比前一年成長5.07%,在整體簽單保費當中,傷害險的比重達10%,穩居產險業第三大業務。
產險健康險有「不能保證續保」的先天不良因素,只能靠重大疾病險、防癌險與壽險業競爭,去年初保險局局長曾玉瓊挑明短期內不會開放產險健康險保證續保,業者紛紛搶進團體健康險市場,並且積極開發壽險業尚未涉足的通路,去年產險健康險收進13.22億元,只占整體簽單保費1%,但年成長幅度達7.57%,在各險種當中排名第二,顯示另闢市場的策略頗有成效。
賠案減少、企業手頭緊,天災險、火險收入雙降
台灣市場規模有限,天災險、火險保費收入的消長主要關鍵在於費率的變化,前年重大天災較少,使天災險的國際再保費率下修,國內天災險再保分出的費率也跟著下調,但整體來說,天災險費率下修的幅度不大,去年天災險保費收進106.92億元,僅較前年微幅衰退0.86%。
火險部份,為了符合保險局對於費率適足性的要求,去年有幾家本土產險公司陸續調漲商業火險保費。不過,由於去年景氣仍不明朗,許多企業選擇降低保額、限縮保單範圍或是拉高自負額等,力求節省保費支出,使去年火險全年僅收進104.42億元,年減2.71%。
航空險同樣受到國際航空事故減少、損率良好影響,費率持續調降,儘管有新機隊加入,去年簽單保費仍衰退16.73%,全年保費收入只有6.96億元,佔整體產險保費不到1%。
出口不如預期,水險收入年減9%
水險包含內陸運輸險、貨物運輸險、船體險、漁船險等險種,受國際貿易量影響頗大,去年我國出口總值的成長幅度只有1.4%,加上產險費率自由化、業者殺價競爭、船隻折舊使保額降低等影響,貨物運輸險、船體險都有一成以上的衰退,水險簽單保費更跌破80億元,只進帳76.8億元,足足比2012年少收7.87億元。
十四家產險公司業績成長,國泰世紀年增率第一
去年19家產險公司中,有14家簽單保費成長,至於保費排名則變化不大,除了泰安從前年第6名掉到去年第八,旺旺友聯、華南分別前進一個席次至第6及第7名,以及聯邦擠下科法斯,前進至第16名之外,,其餘排名都與前年相同。
去年保費收入在百億元以上的公司仍舊只有富邦、國泰世紀、新光與明台四家,其中,富邦簽單保費274.97億元穩居龍頭寶座,保費年成長率3.37%;國泰世紀則以166.11億元排名第2成長率近9%。新光以128.12億元排名第三,年成長率為4.03%。排名第四的明台全年收進101.3億元,年減5.26%。
去年簽單保費前10名公司都有50億元以上水準,在第5到第10名中,除了第8名的泰安因車險業務萎縮,整體業績比去年少了2.66億元、衰退3.87%之外,旺旺友聯、華南、第一、兆豐都交出保費年增率6~8%的好成績。
排名第13的美亞,車險業績跟隨市場成長11.9%,但火險、水險各別衰退17.78%、37.91%,整體簽單保費收進29.14億元,較2012年衰退1.11%。排名第17的科法斯僅經營信用險、第18名的法國巴黎僅經營一年期住宅火險、其他財產責任保險、傷害險及天災險,去年簽單保費分別減少29.87%、7.04%,衰退幅度相對較其他公司明顯。
去年成長幅度最高的是國泰世紀與華南,都超過八%,衰退幅度最大的則是科法斯。
今年產險保費成長,寄望經濟復甦
去年景氣回溫不如預期,原本預估有3%的經濟成長率最後只剩1.72%,好在車市仍大有突破,拉抬車險保費,讓產險業績不至於倒退嚕,放眼今年保費表現,產險業者預估車市應能延續去年盛況再創佳績,帶動車險保費上揚。
今年底就是七合一選舉,有業者認為政府將擴充公共建設預算,加上財政部、內政部正研議多項活化國有土地的公共建設,如青年住宅、老年住宅以及增設長照設施等,對於工程險保費收入有一定幫助,至於傷害險、健康險是否能延續成長態勢,必須視產險業能否持續開拓新通路、拿下更多團險市場而定。
產險市場與國家經濟、建設的連動性高,業績消長的關鍵與經濟成長脫不了關係,但國家經濟走勢變數多,業者要拓展市場,除了得想方設法跳脫殺價競爭的惡性循環外,也得放下作壁上觀的態度,合力投入資源發展新險種,才能挖掘新商機。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健保署:呼籲不明人士以「衛生服務部」名義寄發惡意郵件 請民眾提高警覺中央健康保險署近日接獲民眾反映,收到寄件人為「衛生服務部」(mohw@ettodoy.com)通知有... | 市場訊息 中信產險:暑期旅平險 海外急難救助安心保 網路多人投保快速便捷 5分鐘線上完成暑期出遊這樣保最安心!台灣人壽保險公司旗下子公司中國信託產物保險公司(簡稱「中信產險」)推出暑期旅行... | 市場訊息 群益投信:台股基金股王 群益馬拉松淨值突破百元大關台股近期創下17年新高,台股基金績效表現也跟著長紅,觀察投信143檔台股基金中,總計有11檔台股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