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現代看保險
通路之爭 智耶?非耶?
| 2006.02.01 (月刊)

多年前不少眼光獨到的先知先覺者已經斷言,「通路」將是未來最有價值的東西,誰先擁有高生產力的通路或在高生產力的通路上取得競爭優勢,便等於佔得機先。如今看看台灣產壽險市場的業務來源,說業務就是通路之爭可一點都不誇大。

94年台灣產險保費收入約1,194億,壽險新契約則約5,409億,兩者合計6,603億,換句話說平均約每天創造18億元的保費收入。看看 這些業務來自哪些通路,便不難理解通路的價值。

以產險而言,產險業的3大險種——包括汽車險、火險、水險,主要皆來自於經紀人、代理人;而這3大險種的保費收入合計超過834億元,佔產險市場的7成。難怪車商保代、銀行保代、經紀人及報關行等,都成為產險公司的兵家必爭之地。

以壽險來看,非業務員通路更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襲捲市場,尤其最近數年來崛起的銀行通路,更是勢如破竹。據統計,94年新契約保費收入中來自業務員的約3,095億,僅佔57%,而來自銀行通路的已高達38%,約2,031億元。換句話說,壽險業平均每天的新契約保費收入約14.8億元,其中從銀行進帳5.6億元,而來自業務員的則為8.5億元。經紀人、代理人的重要性雖不及在產險的表現,但平均每天也有近6千萬的進帳,直效行銷通路約4千萬,合計非業務員通路約6.6億,和業務員通路儼然形成43%與57%的拉鋸戰。

如果以個別公司來看,可以發現堅持以傳統業務員為唯一通路的,僅剩郵政壽險、保德信及宏利3家。而完全不用業務員這個通路的則有康健、美國、佳迪福、安達及中泰等5家。在這兩個極端之間的公司,業務來源比重則大多呈現往銀行通路移動的趨勢。以新契約排名前5大的公司來看,來自銀行通路的業務比重分別是國泰24%、富邦69%、新光32%、南山15%及統一安聯86%,其中前3名都有自家金控之便,稱得上是金控整合綜效的體現。

但是得到銀行通路固然得到業績,卻也相對失去客戶對保險公司品牌的認知與認同。以現代保險金融理財雜誌執行的壽險公司知名度調查即可看出,除了國泰與新光這兩家大型老牌公司之外的高知名度公司,包括知名度排第1的南山、第4的ING安泰、第5的台灣人壽、第6的郵政壽險及第9的三商美邦等,來自業務員這個通路的業務都在85%以上,而新契約保費收入排名第2的富邦人壽的知名度僅排名第8。顯見除了廣告策略是否奏效之外,「自己的」業務員對保險公司的名字是否能夠深烙客戶心中,仍然居功厥偉。

事實證明,一家保險公司究竟要業績?要名氣?要形象?還是要利潤?其實很難兼顧。有通路就有獲得業務的機會,但是通路成本普遍不低,尤其競爭同一個通路者越多,想要獲得這個通路青睞的成本就越高,個別保險公司的優勢也難免被在同一通路中的其他同業稀釋;而變成「無名」英雄則恐怕是大量依賴外在通路的保險公司最終的宿命。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國泰世華銀行:網路銀行、KOKO春節服務不打烊 金鼠報喜賀新年 開工後還有限量發財金抽獎活動
今年春節連假有7天假期,國泰世華銀行提醒客戶,2020年1月23日至1月29日,全台165家...
財產保險
自撞落跑又折返 算不算肇逃?攸關保險理賠
新北新莊的中山高架道路,發生一起黑色轎車自撞水泥護欄,左車頭整個凹進去,保險桿掉了、引擎蓋掀了,雖然...
健康醫療百科
用肥皂,還是沐浴乳?醫師這樣說
各社群軟體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流傳「用肥皂洗澡,勿用沐浴乳!」、「用沐浴乳恐得乳癌」的文章,但當天氣冷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