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件人姓名: | |
| 收件人Email: | |
| 寄件人電話: | |
震驚社會的醃頭顱事件,經調查發現竟是一樁保險金詐領案,而且被保險人還領有精障手冊,不免讓人懷疑保險業務員當初在招攬時是否親自見過被保險人?
國內殺人、自殘、勾結等詐保案件時有所聞,從殺人魔陳瑞欽、驚世媳婦林于如、南迴搞軌案李泰安,到最近轟動全台的醃頭分屍案,都凸顯出殺人詐領保險金的高道德風險。
檢體調包、火燒工廠等不會致命的詐保方式,更讓保單成為斂財工具。根據保險公司統計,每年有1/10的理賠金是落入不法集團口袋。
立意良善的保險制度淪為兇嫌殺人的戰利品,從法令規定、業務招攬、核保理賠,到底哪些環節出了問題?
「健康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昨(7)日邀請台南地檢署檢察官李駿逸、保險犯罪防制中心董事長賴清祺和大家談談,如何不讓保單成為奪命殺手,保險犯罪防制中心在預防保險犯罪方面有哪些具體作為?檢察官又如從蛛絲馬跡中找到破案關鍵?
賴清祺指出,根據刑事警察局統計,1993~2001年間重大理賠案件,發生在海外的部分有三分之二發生在中國大陸,保險犯罪防制中心2011年和大陸簽訂兩岸合作備忘錄(MOU),取得相互協助調查後,兩岸詐保可能性已大幅降低,目前僅有二個疑似案件在調查中。
李駿逸表示,保險犯罪都是屬於「智慧型」犯罪,健保詐領案必須有醫師協助提供假病例、檢體,詐領強制車險則有交通警察製作假報案記錄等,需要縝密的跟監、調查才能找出破綻。
但百密總有一疏,賴清祺表示,發生火災的工廠如果在出險前存貨過高,或個人有短期密集、高額投保等情形,都可能有詐保的情形。保險犯罪有許多可識破的共通之處,民眾切勿以身試法。
賴清祺指出,1969~1990年美國共有302家保險公司失去清償能力,其中30%是因為保險詐欺案件所致。此外,保險損失率差,隔年就會反應在保費上,以美國而言,每位保戶每年平均因詐保多付出1,000美元的保費。保險犯罪與每個人息息相關,不可輕忽。
| 編輯推薦 | ||
財經時勢 極端氣候Bang Bang Bang 全球天災財損9.7兆元慕尼黑再保險集團今(5)指出,2017年全球天然災害造成的財務損失幾乎暴增一倍,其中氣候災害財損創新... | 市場訊息 元大人壽:臺灣每25人就有1人領有重大傷病卡 重大傷病險理賠標準明確 兼顧身故與意外保障更安心根據衛福部健保署統計,截至今(2019)年8月重大傷病有效領證數為941,756,全國健保納保人數為... | 醫療、健康保險 生病了,還能保險?知道並非所有高血壓患者都一定會被拒保嗎?你知道先天性心臟病,也不一定完全沒有投保可能嗎?
經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