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現代看保險
等待
文/黃秀玲 | 2002.03.01 (月刊)

最近在一個關於植樹造林的環保節目中,看到許多高聳成蔭的大樹,是如何從小小幼苗,經過漫長歲月的培植、成長而來。其中有位長期種樹育苗的受訪者,尤其令人動容。他說,「其實我是在為下一代種樹。我不一定看得到這些樹長大,但我確信,只要我現在種樹、澆灌,以後的人就會有一片樹林。」

的確,種樹造林的過程可能長達數十年,有些種樹的人,真的還來不及看到樹長大呢!當然更多時候,是樹在人不在。

但我覺得這句話裡隱含的,不只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胸襟,還有「等待」的智慧。

天底下不能立竿見影的事比比皆是,種樹只是其中之一。自我成長、養兒育女、培養人才、建立人脈、開拓業務,乃至於企業改造,哪一項不需要時間、不需要耐心等待?就算只是一個小小的感冒,我們也不可能期待藥到病除。

不過,等待是煎熬的,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知道成果或結果,是理所當然的事。可是當一段時間過去——尤其是我們預期能夠看到結果的時間過了,如果成果不如己意,甚或根本還看不到成果,這時是要當機立斷、改弦更張或繼續等待,就考驗每個人的智慧了!種樹可能是比較容易做決定的。照料、等待、時間應該是讓一棵樹長大最好的良方。企業經營和改造,或個人對某件事是要堅持或放棄,可就是挑戰了!

我們常常看到國內有些保險公司的總經理換了又換,可能是資方等不及看到成果;組織或辦法改了又改,可能是成果不如預期。基層人員頻頻換工作,可能是不耐長久在相同的位置,做相同的事,或遲遲等不到升遷的機會,或看到自己的努力開花結果。

該等的不等,該變的不變,可能是我們常犯的錯誤,否則就不會常聽到有人懊惱「早知道⋯⋯,那時候就⋯⋯」。尤其在一切求新求變的時代,變與不變之間更是掙扎。

我想若我們能夠很清楚的知道,哪些事是不可能速成的,哪些事是不該耽擱的,那麼就比較不會做出太離譜的決定。前者例如自我成長、企業改造,非得一步一腳印,否則是很難看到紮實成果的;就算在過程中發現瑕疵或錯誤,也只能逐步修正,不能輕言放棄,或來個破壞性的大逆轉。後者則不該等待,例如買保險。等待一張還沒出現的保險單,可不足以抵擋隨時可能現形的災難。

三年前,我在院子裡種了三株已有幾年樹齡的櫻花。我花了很久的時間,等待它們長出嫩葉,知道它們已經著了根,接著我等待它們開花。當左鄰右舍已經是一片花海時,我也曾經心慌,不知我的小小庭院是否能有滿園繽紛的一天。

雖然到現在成果仍不如我預期,但我很確定,它們給了我最好的功課和挑戰,那就是耐心的等待。

 

 

 

 




編輯推薦
財經時勢
浴室跌倒喪命「非意外」法院判保險公司免賠
丈夫在家中浴室倒地,送醫搶救無效身亡,妻子悲痛欲絕,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卻遭保險公司打回票! ...
市場訊息
衛福部:猴痘列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疾管署7月24日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評估自今(111)年5月全球爆發猴痘疫情以來,病例數持續...
市場訊息
中華郵政:原木白色郵票展示框 保存郵票之美
中華郵政公司為推廣郵票之美,訂於109年11月4日推出2款原木白色郵票展示框,中型及小型售價分別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