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人壽保險
林玲珠的保險哲學
文/黃品豪 | 2002.04.01 (月刊)

二十年前,一位宜蘭漁家的平凡小女子,帶著懵懂的心情到台北找工作,只因為看到辦公室座落在高級大廈、員工穿套裝提公事包上班的保險公司而心生嚮往,便一腳踏入保險業,一走就是二十年。她,就是遠雄人壽興東通訊處處經理——林玲珠。

聽多成行家 做多成專家

十八歲,剛做第一份工作的林玲珠,對於做保險所必須具備的兩大「ㄍㄨㄢ」——保險「觀」念、人際「關」係可說是完全沒有基礎。不過林玲珠在積極參與早會、演講及教育訓練的影響之下,林玲珠認真過了第一「觀」;而發展組織則是她擴增人際關係的最主要方式。林玲珠在銷售保險三個月後便開始學習前輩利用報紙大量增員,一方面嘗試著與對方從「拉關係」、「找關係」,繼而「發生關係」來練習陌生的緣故化,另一方面則藉由上述的實際行動來彌補自己的經驗不足。由於這樣子積極、大膽的嘗試,讓林玲珠在二十六歲時,便榮任當時所服務的新光人壽最年輕的女處經理,因為林玲珠始終相信——「聽多會成行家,做多會成專家」。

業務員必備利器——人際四部曲

在公司業績競賽中,得過無數「第一」的林玲珠認為,人際關係是能順利拓展業務的最主要因素,因此「人際四部曲」——如何讓客戶「認識你」、「喜歡你」、「相信你」以及願意「幫助你」,便是擴展人際關係的利器。而其中又以如何讓客戶「相信你」為最重要。林玲珠表示,拜訪客戶之前先別自己設定目的,以關懷、實在的態度去面對客戶,自然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一旦你站在客戶的立場去關心他,客戶才會相信你可以替他規劃出理想的保障,因為客戶要的不是「最好」的保單,而是「最適合」的保單。

永保長青的「三能力」

在保險業裡做得好的人很多,做得久的人也很多,但是做得好又做得久的人卻不多,原因在於從業人員有沒有具備「觀察力」、「應變力」及「抗壓力」等三能力,而這也是林玲珠在訓練新人時所非常重視的。「觀察力」,重點在於對人、事、物變化的敏銳程度,是否能夠「找對人,說對話」,能夠瞭解國際情勢對產業的影響(如低利率時代的來臨)。林玲珠之所以常常受邀至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及中國大陸等地保險公司演講的主要原因,就是她具有洞悉國際情勢的敏銳「觀察力」。有了敏銳的觀察力,自然會有「應變力」可以適應各式各樣的人群與環境,而不致被淘汰。

林玲珠表示,面對分數只有零分(不成交)與一百分(成交)的保險銷售工作,一旦在工作上遇到低潮或壓力時,會盡量避開「公事」,去接觸工作以外的事物,例如一個人去逛街、泡溫泉、看書甚至旅遊,或是想想以前,甚至現在比自己更困苦的事或人,這會讓自己覺得現在是「很幸福」的。而這也就是林玲珠超強「抗壓力」背後的小秘密。

懶人經營法——一次把事情做到好

從事壽險業工作,「時間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同時要管理組織、發展自己業務的林玲珠是如何兩者兼顧?林玲珠表示,她用的是懶人經營法——一次把事情做到好。她說,「忙不代表有效率,效率才是最好的時間管理」。例如她通常會利用早會完時,再上「二次早會」,以實務演練、角色扮演及個案討論的方式來訓練新人。這樣子的密集教育訓練方式雖然辛苦,但是「一對多」的模式卻可以讓所有人一次訓練,讓新人一次學好,因為「怕苦苦一輩子,不怕苦苦一陣子」,林玲珠表示。

從事壽險工作二十年的林玲珠,雖然之間也曾遭遇過阻礙、低潮,甚至重疾纏身,但是她始終憑藉著自己的「保險哲學」,腳踏實地的去面對,因為她相信「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林玲珠也常期許同仁,不要追求成為閃亮耀眼的明星,而是該讓自己成為一顆永存不朽的恆星。

 

 

 

 




編輯推薦
財經時勢
疫情助攻 第1季僅健康險正成長
受到金管會調降責任準備金利率、利變保單宣告利率因美台雙雙降息而不斷下調的影響,加上新冠病毒疫情的衝擊...
市場動態
淡水老街店家大火 產險業者:小吃店風險意識不足
【本文重點】淡水老街今(18)日凌晨發生大火,幸好警消搶救及時,並未造成人員...
市場動態
車險、旅平險,8月開放網路投保
業者爭取多年的網路投保終於放行!金管會預告將在8月底前先行開放包括車險、住宅火險、定期壽險、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