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人壽保險
保險教育大家一起來
文/編輯部 | 2002.08.01 (月刊)

時代愈進步、科技愈發達,保險也就愈重要,就台灣地區而言,由於近年來經濟的急速發展,各項保險指標迭攀新高,諸如人壽保險投保率已超過一三五.四%,三百多萬住宅已投保火災保險,超過千萬輛汽機車已投保強制汽車責任保險,而壽險業務員登錄人數也已超過了三十萬人,台灣更因而成為全世界第十三位的保險大國。

然而由於國人的保險觀念仍未臻成熟,保險糾紛時有所聞,為增進一般民眾對保險的認知,讓保險能真正成為老百姓的守護天使,保險事業發展中心暨現代保險教育事務基金會特別舉辦了一場「全生涯保險教育」圓桌論壇,會中除從保險業的角度來探討如何落實保險教育外,更首度廣泛的從教育界、傳播界與媒體的立場來看保險教育如何普及。

保險教育 從小到大刻不容緩

「保險總在災難後開始」這句話不但道盡了台灣保險教育的無奈,也同時說明了國人危機意識相當薄弱,長久以來,保險的正面意義總是在國人刻苦銘心的傷痛之後,才有機會被談論與宣揚,一旦過了傷痛點,置之腦後似乎成了常態。對此,有感而發的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總經理魏寶生認為:「如何讓全國民眾了解風險管理與保險的重要性,實在是刻不容緩的第一要務,所以把保險的觀念融入中、小學,甚至是技職學校的教育體系當中,在學校的教材裡就去包括到正確的保險理念,是現階段身為『保險人』應該立即著手去做的事。」

當然,保險能夠在學校教育體系中被適當的引導,絕對是國人之福,但所謂「適當」,在朝陽科技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陳建勝的想法中,更應分不同階段而有不同設計,譬如國中、小學的教材設計,就一定要非常簡明易懂,甚至應該運用e世代年輕人最能夠接受的網站,來呈現保險在社會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而高中、職學生的保險則應有更深入的教育功能,至於目前已經有十五所大學、五所專科學校所設立的保險科、學、所學生,則應想盡辦法讓他們畢業後能留在保險界服務,才不會浪費了社會資源。

對於保險教育應有階段性的做法,淡江大學保險經營研究所所長郝充仁表示完全的讚同:「在大學的教育當中,除了商管學院的學生之外,其他系院學生對保險的了解實在相當有限,但不代表不能以教育的方式來協助他們了解保險的重要性,甚至一般社會大眾都應該要再教育。」

保險列入中小學教材 指日可待

談到如何落實保險教育到國家未來的主人翁——中小學生的教材之中,著力最深的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研究員廖淑惠表示:「從保發中心計劃『宣導保險從中小學生』這個想法開始,我們找過書商、中小學老師、政府單位,之後才發現沒有想像中簡單,最後我們決定從最基礎的教案編纂著手,我們要讓所有中小學老師能輕易的知道怎麼傳播保險知識。」

困難的事在絕不灰心的堅持下,總會有柳暗花明的時候,身為九年一貫學程委員會成員也同時是振鐸學會理事長的丁志仁老師,為與會的專家學者帶來一個好消息,「其實,目前雖要將風險與保險的觀念植入教科書之中並不是那麼容易,但經過了大家的努力,現在成型的規劃中已經包括了『認識危險』、『分擔風險』、『選擇合適的保險』、『善用資源』等四大部份,未來中小學各級學校都可排入至少二個小時的課程來作為教學之用」。

而教育部技職司第四科科長梅瑤芳更進一步強調,如此的做法不但可行,而且也能將目前保險業界已經開始慢慢建立起來的形象,在未來能加以強化、站在培養國人安全觀念的角度上,教育部當盡力的支持。對於如此的官方支持,同為保險官員的保險司施瓊華科長欣慰的表示:「以往教育界常會認為保險是商業的行為,比較難列入教材,如今若能有機會從根紮起,讓民眾真正了解保險,則政府在保險方面的用心與美意,也比較不會被民眾誤用,如此保險也才能真正發揮功能」。

宣導保險媒體是要角

除了產官學之外,號稱第四勢力的媒體,對於保險各項觀念的推動當然有重大的影響。經濟日報資深媒體人葉慧心就表示,從不認識到發現保險的重要性,一路走來發現如何洗刷保險負面形象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包括好商品的推廣、保險公司絕不能因獲利造成扭曲想法,應該加以重視,並應進一步創造好口碑去產生乘數效果,這是與保險相關的媒體工作者可以深思的問題。

至於從做保險廣告到成為保險死忠擁護者的達一廣告董事長徐一鳴,更覺得「以前保險業從來沒有去告訴過消費者為什麼要買保險,如果能夠告訴每一位民眾你為什麼需要保險?其實這就是保險教育,而廣告就是達成這項目的最快的方法之一了。」

同樣為保險宣導付出完全心力的現代保險媒體組合,則完全認同這樣的觀念——保險要擅用媒體宣導。﹁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名主持人之一「小凱」江凱偉就說:「大家談保險,越談越保險,這一句我們天天在講的話,一語道出point,保險就是要大家一直談,越談才有保障,不要等大難臨頭才來談為何沒保險。」另一位赫赫有名的主持人「阿斌」林裕斌也附和道:「保險就是要充分溝通才有最好的結果,就像我們節目收視率愈好的主題,一定是觀眾最有興趣的話題,但那卻不一定是保險業最有興趣的話題。」全國唯一保險廣播節目主持人陳富琴則為媒體的職責下了一個註解:「一般民眾真的不懂保險,也不知道如何運用保險來保障,因此媒體的角色真是非常重要!」

壽險社會教育 從業務員做起

保險的宣導除了從下一代做起之外,社會教育也非常的重要,保險司副司長高福源就表示:「國人目前壽險保額偏低,實在跟一般民眾對保險的認知不足有關」,ING安泰人壽策略行銷本部資深協理陳蓉美則強調,「從各項數據顯示,國人的保額偏低是事實,但是民眾對保險接受度不均衡則是另一個問題,譬如有人投保了很多保單,但沒保到重點,而很多人卻完全沒有保險。像納莉颱風的受難者,平均十個人才有一個人有保險,而理賠金額平均只有四十餘萬元,這與目前壽險投保率已超過一三五.四%,似乎互為矛盾,其實這也代表國人規劃保險的觀念實在有待加強。」

陳蓉美進一步說明:「所以壽險業應該進一步思考如何與民眾接觸,如何讓民眾了解正確完整的保險規劃」,在這個問題上,高福源完全同意的表示:「壽險業要想與一般民眾做最好的溝通,壽險業務員的教育訓練,就顯得非常重要。」當然,業務員的教育訓練可以包括到非常多的層面。如果業務員可以透過課程、書籍、雜誌、或其他訊息管道接收正確的保險理念,而訓練成既專業又具職業道德的保險專才,那麼保險教育的理念似乎又可以由另外一個角度來達成,現代保險雜誌總編輯江朝峰就表示:「現代保險雜誌十四年來,除了直接對一般民眾傳達正確的保險觀念之外,還有一項很重要的任務就是希望第一線的保險業務夥伴,能夠看得到、做得到最正確的保險理念,所以每一期雜誌都會去報導諸如社會保險、壽險行銷、消費者權益……等文章,以提供現代保險最忠實的訂戶最正確的保險人生觀。」

產險民眾教育 人人有責

近年以來,壽險的宣導似乎比產險業要著力許多,為此,產險公會秘書長沙克興有點委屈的說:「壽險平均保額偏低,但至少有人保,而產險就算是政府強制(如強制車險),都還有人不保,所以保險的宣導教育不應分產壽險,而是要全面的去做。」沙克興繼續道:「尤其是強制車險,交通部認為目前保額過低,應再提高並以完全無過失的概念來設計,其實,此舉反會造成愛之適足以害之的反效果,殊不知強制車險乃基本保障,若保額太高又採無過失概念,豈不造成一般人更容易罔顧交通法規,反正有保險當靠山,肇事率可能因而升高,由此可見正確產險觀念的宣導亦是在所必行。」

一向對於產險宣導不遺餘力的泰安產險,負責多項業務發展的跨部門處經理陳嘉文說明:「產險公司應多致力於產險宣導的工作,事實上透過網路、VCD、DM的散發,讓保戶或一般民眾能夠在輕鬆的遊戲樂趣中知道了防災、風險管理與保險的真意,確實可行也是必行之路。」

其實在產險公會、公司的努力之餘,另外有一個通路也是宣導保險教育的重要管道,那就是保險經代人,「要讓每個人都有『負責』的觀念,那麼保險就會變得非常的重要。」中華民國保險經紀人公會理事長沙昌達認為:「保險業一直以來,常標榜業績掛帥,殊不知常造成反效果,業務員注意的都是業績與佣金的多寡,至於消費者的權益,就可能少點關心,因此除了保險業這個觀念須做調整外,經紀人角色的培養或許是讓民眾了解保險的重要途徑。」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富邦產險:寒流造成養殖漁業災損 富邦產險快速完成理賠
上週寒流影響全台,各地出現10度以下低溫,造成中南部養殖漁業損失嚴重。富邦產險去年推出的溫度參數養殖...
財經時勢
金管會裁罰 保險業件數最多!
根據今年上半年金管會裁罰統計顯示,保險業件數拔得頭籌,然而罰鍰金額卻是銀行業拿下冠軍。據統計,今年上...
財產保險
砸窗追撞前妻座車,只涉毀損強制險不賠
桃園一名39歲張姓男子,因家暴與妻離婚後,為要回兩個兒子的監護權不成,竟無視國道三號車潮,以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