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每天進帳10.2億的保險經代業
文/李子孝 | 2006.11.01 (月刊)

自從91年銀行保險(Bancassurance)在台灣風行之後,經代公司的業務員人數就逐年增加,業績的表現上也同樣令人刮目相看,以去(94)年5,409億元的壽險新契約保費收入來分析,來自銀行保險的就有2,031億元,佔率達38%,而傳統保險經代人創造的業績為215億元,佔4%,兩者合計達42%,表示每100元壽險新契約保費收入中,就有42元是透過銀行保代與傳統經代通路進來的。如果把產壽險經紀、代理人的保費加計來看,94年透過保險經代業做進來的保費便高達3,731億元,平均每天為保險業進帳10.2億元。

壽險代理人業務員人數已達5萬8千人

這樣的表現會持續下去嗎?產、壽險經代人,在公司家數、業務員人數、保費收入及市佔率上,這幾年產生了哪些變化呢?在90到94這5年當中,壽險代理人在各方面都是成長的,包括家數從120家成長到139家,表面看起來好像增加不多,但若把已註銷的傳統代理人算進來就會看得更明顯;在業務員人數方面則從90年的1萬8千多人,增加到94年的近5萬8千人;保費就更不用說了,90年時才67億元、市佔率不到1%,94年卻巨幅成長到1,946億元,市佔率來到13.35%。當然這主要都是因為銀行保險崛起,加上利率下跌銀行理專大賣短年期儲蓄險所致。

產險代理人保費市佔率達5成6

至於產險代理人,在公司家數上除了92年小幅減少3家外,90年到94年都是成長的,從278家增加到338家;而在業務員人數上更從90年的6,325人增加到94年的1萬8,570人。產險代理人以車商保代居多,加上車險保費佔產險業務一半,因此產險代理人向來是產險公司業務的主要來源,94年代理人保費收入佔整體產險的比率達5成6。

94年壽險經紀人保費大幅成長

在保險經紀人方面,根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統計,在公司家數與業務員人數上,94年的資料尚未公布。不過若觀察90到93年4年期間,每年情況都稍有不同。以壽險經紀人來說,90年時公司家數是271家,91年減少為233家,但92年就又增加為307家,94年減為263家,在業務員人數上,只有92年變化較大外,其他年度都呈小幅成長情況;但保費收入則一路飆高,90年才62億元,市場佔率僅0.86%,到了94年卻大幅增加到972億元,市佔率也來到6.7%。分析壽險經紀人這兩年保費大幅增加的原因,應該與某些壽險經紀人大賣短年期高保費的儲蓄性商品有關。

93年產險經紀人業務員人數激增

至於產險經紀人方面,因為近幾年有壽險公司成立產險保經,便要求壽險業務員參加產險考試並登錄在產險代理人公司,因而使得93年產險代理人的業務員人數,從92年的9,725人暴增到93年的25,785人;在保費收入方式,也從92年的128億多增加到93年的230億元,不過94年又降回來150億元的水準,到94年底產險經紀人的市場佔率為12.7%。

適者生存 不適者淘汰

綜觀產壽險經代人公司不論是整體家數、業務員與保費收入的發展,還是個別市場都呈現逐年進步的趨勢,對產壽險公司的業務員已頗具威脅性,更是多家公司仰賴為生的行銷通路。看似龐大的經代人市場,卻也因為家數眾多而使得每家公司無不想盡辦法求生存,且隨著的大型經代商不斷崛起,許多個人開設的公司所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在「物競天擇 適者生存」的市場中,企業該如何經營、創造特色成為最後的生存者,而非被淘汰者,是值得每家經代人公司深思的問題。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台新銀行:推出銀聯「閃付」服務與銀聯國際於日本東京簽訂合作協議
金融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感應支付蔚為潮流,台新金控執行長尚瑞強與銀聯國際首席執行官蔡劍波於日本東京「銀...
財產保險
天氣指數型保險 台灣農業保險的出路?
金管會保險局今(2016)年9月赴新參加亞洲農業保險會議,會議中討論到在亞洲快速成長的「天氣指數型保...
人壽保險
揪出學生團體保險5大缺口
學生團體保險是學生族群除了全民健康保險外的基本保障,保障內容包含因疾病或意外所致的身故、殘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