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人壽保險
這就是投資型保險
| 2012.04.01 (季刊)

壽險從傳統到非傳統的演化,保障+投資 不用二選一

傳統型終身壽險的保費不便宜,以25歲男性上班族為例,購買一張保額200萬的終身壽險一年大約需要繳交5萬多元的保費,等於一個月要上繳將近5,000元給保險公司,若想要同時定期定額投資,至少每個月要再增加3,000元支出,手頭不寬裕的人恐怕只能二擇一。

同樣是25歲男性、保額200萬,將終身壽險換成20年期的定期壽險,一年保費大約5,000多元,只有終身壽險的10分之1,因此不少壽險顧問會建議先投保定期壽險,等財力充足時再投保終身壽險以節省保費。但是定期壽險只保障一段期間,期滿後也不會退還保費,難免讓人產生若是保障期間沒有發生事故保費就有去無回的想法。定期壽險這個低保費高保障的險種,在多數人既期望平安順利又希望保費有去有回的矛盾中,始終未能成為熱門商品。

兼具定期險與終身險特質的投資型壽險,則是從這些傳統型壽險演化而來的新選擇。

投資型壽險是以投資帳戶與一年期定期壽險為主要架構,沒有保障年期的限制,壽險保費採用自然保費方式計算,會隨著年齡增加,但保費依然非常便宜。以25歲男性、保額200萬來說,當年保費只要2,592元,即使到了70歲,當年保費也只要6萬9,408元,是大多數人可用來增加壽險保障的利器。

專設獨立帳簿,保費去向透明

購買投資型保單所繳交的保費扣除每期定期壽險保費與附加費用後,就會全數進入投資帳戶中,購買要保人所選擇的投資標的,因此同時兼具投資與壽險的特性。

根據保險法146條規定,每一張投資型保單都必須有專設帳戶管理,並獨立於保險公司本身的帳務之外,且必須定期評價,通知要保人帳戶價值的變動。

投資型保險不論是危險保費、附加費用,或是獨立帳戶的行政管理費或其他投資所需的費用都相當透明,保戶可以清楚的知道保費繳交之後扣了哪些費用,放入投資的資金又有多少。

保障安全鎖,投資失利保障仍在,投資獲利保障提高

投資型保險並非投資的保險。掛上投資兩個字就代表有賺有賠,保險公司不保證投資收益,保戶必須自負盈虧,就算選擇全權委託代操帳戶也依然如此。但由於投資型保單的保障性質仍占極大比例,因此即使投資績效不佳,保障也不會因此縮水。

投資型壽險的死亡保障大致可以分為甲型和乙型,前者的給付方式為當初約定的保額與保單帳戶價值兩者取其大,後者則是以保額加上保單帳戶價值為死亡給付金額。

換言之,不論是哪一種給付方式,當投資失利、保單帳戶價值小於投保金額時,死亡給付最少等於投保金額,不會影響原先規劃的保障,等於為保障本身上了一道保障安全鎖。

手頭沒錢?有多餘資金?彈性繳費好方便

傳統壽險必須固定繳費,否則一旦過了寬限期間保單就會停效,對家中突然遭遇重大事故或因失業而無力繳費的人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即使選擇自動墊繳,借用保單現金價值先支應保費,日後也必須償還自動墊繳的金額與利息,否則發生保險事故,給付金額將扣除自動墊繳金額與利息。

投資型壽險則不然,只要保單帳戶價值足夠支應下一期的定期壽險保費,即使一時沒有繳費,保單也會持續有效,可以暫時解決沒錢或忘記繳保費的問題,而且不會產生額外利息。

此外,如果手頭突然多出一筆資金也可以隨時加碼投資。

投資型保單具備一般投資可以在定期定額外加碼申購的特性,當保戶有額外資金時,可以直接投入分離帳戶中,在符合保障與投資比重的規定下,可依照設定比例分配於各項投資標的,也可以由保戶指定加碼申購特定標的。部分商品還提供可定期定額加碼投資的機制,不論是發年終獎金還是加薪,保戶都可以妥善運用資金。

急需資金,部分提領不必付利息

當保戶急需資金週轉時,一般傳統型壽險只能以保單借款貸出保單帳戶價值8成左右,不但得付出利息,若在貸款未還時發生保險事故,保險金給付必須扣除貸款本息,萬一本金與利息合計超過保單帳戶價值時,保單還會停效。如果不想辦理保單貸款,就只能降低保險金額(即部分解約),取回降低保額後多出來的保單帳戶價值。

若是投資型保險,就可以在急需資金時,辦理部分提領,直接將保單帳戶價值兌現做為現金使用,除了投資部位會減少之外,不需付利息,也不會影響到保單的效力。

此外,不想減損投資部位又需要資金,投資型保單也能申請保單貸款,加上彈性繳費的特色,不但可以暫時停繳保費、保有投資的部分,又可以有一筆急用金。

投資從傳統到非傳統的變種,用一檔基金的價格,連結多檔標的

投資型保單所連結的投資帳戶,如同一籃子股票的概念,可以由要保人自行選擇多檔投資標的,並設定每一檔標的所投入的比例,還能在每一檔標的的價值有變動時選擇了結獲利,或轉換到其他標的。

特別的是,同樣每個月撥出3,000元,在投資機構最多只能申購一檔基金,但是在投資型保單中卻可以連結多檔基金,等於用一檔基金的價格就可以做到投資佈局,不但能分散投資風險,還可以同時擁有壽險保障。

保險公司對於投資型保單連結的投資標的多半會進行初步挑選,對投資新手來說是很好的入門管道,除了減少踩到「地雷」的機率,還可以透過壽險公司設計的投資平台來練習、累積投資經驗。

自動轉換、停利轉換,克服人性弱點,獲利入袋為安

為了幫助保戶節省理財時間,部分投資型保單還設計了自動轉換與停利轉換的機制。

這類的保單會先由保戶自行決定母、子基金要分別連結哪些標的,當保費進帳時,會先投入保守穩健的母基金,系統再於約定時間以定期不定額的方式自動轉換一部分到積極型的子基金當中,當子基金的報酬率達到原先設定的目標時,停利機制就會啟動,將子基金的獲利贖回,投入母基金,讓賺到的錢落袋為安。

此外,部分商品更增加逢低買入的機制,在子基金的單位價格降低時,會自動從母基金加碼買進,幫助保戶買低賣高、達到投資獲利。

全委代操帳戶,專家幫你投資

因為投資型保單可以連結的標的十分多元,保戶往往不知該如何選擇,害怕選錯標的賠錢,又擔心沒有在對的時間了結獲利,若有專業團隊幫忙做投資組合,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因此投資型保單也發展出可連結全權委託代操帳戶,由保險公司選擇專業投資團隊,再由專業團隊挑選投資標的,做好風險管理、追求獲利,等於保戶享有雙重專業服務。

投資型保單費用前收後收大不同

投資型保單以附加費用的收取方式來看,可分為前收型或後收型兩種,前者的費用,以投入的目標保險費計算,通常在保單前6年收取完畢,合計大多收取目標保險費的150%;後者則是從第1年或第3~6年開始,每年收取保單帳戶價值乘上固定比率的費用,但是前6~8年解約會另外收取額外解約費用。

投資型壽險vs.投資型年金險

年金保險是專為退休生活設計的保險商品,若保戶在約定期間仍生存,保險公司就會定期或一次給付一筆錢。

投資型年金保險年金是依照投資帳戶價值給付,保戶在固定期間繳交的保費扣除附加費用後會進入投資帳戶,期間屆滿後,保戶可選擇領回保單帳戶價值,或是年金化,由保險公司依照期滿時的保單帳戶價值、預定利率等因子計算,定期給付年金直到保戶身故。但保戶生存期間不確定,因此大多數的投資型年金險都可以由保戶選擇一定的保證給付時間,若保戶在保證期間身故,受益人可以領取剩下期間的年金。但若保戶在繳費期間身故,則只能領回保單帳戶價值。

由於投資型年金的保費不需扣除壽險成本,因此能投入投資帳戶的比例較高,通常適合壽險保障已經充足的保戶購買。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臺灣銀行:臺銀69週年行慶 親山淨山健行活動
臺灣銀行為慶祝成立69週年行慶,並鼓勵同仁積極參與健身及做環保,特別於本(104)年5月9日在關渡忠...
市場動態
銀行賣保險還有榮景可期嗎?
2005年台灣銀行保險的表現再創新高,壽險新契約保費達2,031億元,市占率高達37.5%,與...
市場訊息
新光人壽:大刀闊斧變革轉型 佈局未來 培育「混血人才」
擁有六十年歷史的新光人壽颳起變革旋風,因應壽險業接軌IFRS 17及AI的蓬勃發展,經營團隊發揮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