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調查&排名
產險公司賠款排行榜
文/編輯部 | 2006.12.01 (月刊)

長久以來產險公司都以簽單保費比排名,但每家公司依賴再保險的情況不同,因此觀察一家產險公司真正的實力,除了看保費收入與賠款總額,還必須一併看自留保費與自留賠款,從中可以發現扣掉再保的加持,產險業的排名可能發生很大的變化。

哪些產險公司自掏腰包的賠款最多?

2005年產險業的簽單保費(指保險公司當年度簽發賣出的保單所收取的保費)合計1,185億元,簽單賠款則為658.7億元(指保險公司簽發出去的保單所賠付的賠款),佔保費的55.6%。

以個別公司來看,富邦的保費與賠款都穩居同業龍頭寶座,分別佔同業的20.5%與21.9%,明台則排名第二,佔率約在1成上下。

在賠款的部份若僅看簽單賠款而不考慮分出給同業而產生的再保險賠款攤賠,以及從同業分進而產生的再保險賠款支出,則前10大除富邦與明台外,還包括國泰世紀、新光、友聯、蘇黎世、第一、新安、泰安與現已改名兆豐的中國。其中除蘇黎世之外其他各家也都是保費收入前10大,而保費排名第6的中央,賠款金額僅排名第11。

除了直接承保的業務之外,分進或分出也都是產險經營重要的一環,產險公司是否分出太多、以賺取再保佣金為分出業務導向,以致淪為國外再保公司的經紀人,不僅是監理機關極為關心的議題,自留的能力與意願更是衡量一家產險公司的實力很重要的指標。

若把分進及分出的狀況列入考量,只看自留賠款(簽單賠款+再保賠款支出-再保賠款攤回),則原來排在第6的蘇黎世掉到第10,原第8的新安上到第5,原排第10的中國上升到第7,其他變化不大。

但若是看各公司自留賠款佔簽單賠款的比率(即保險公司支付的賠款自掏腰包的比例),那麼產險公司的排名可就大洗牌了!

業務以汽車保險佔大宗的新安以高達87.3%的自留賠款率奪下第一名。新安2005年的賠款總額中,汽車險就佔了87.5%,車險因為具備發生頻率高、平均賠款低的特質,在經營上對再保險的依賴度較低,應是高自留的原因之一。業務結構相對均衡的台產與中國,分別以80.9%、80.0%的自留賠款率名列第二、第三。

以全體產險同業來看,2005年的自留賠款率為60.4%,換句話說,產險業若賠了100元,其中有60.4元是從自己口袋掏出來的,另外的39.6元是再保險公司分攤的。自留賠款率在這個水平以上的公司共7家,除了前三名之外還包括中央、太平、新光、環球,而不到這個水平的則包括富邦、友聯、第一、明台、華南、國泰世紀、泰安與蘇黎世,簽單賠款前10大有7家現身其中。富邦在自留賠款率名列第8、明台名列第11,稱得上是這兩大公司極罕見的排名指標;蘇黎世則以41.2%名列自留賠款率最低的產險公司。

哪些產險公司真正入袋的保費最多?

有些產險公司一味衝業績,部份原因在於排名競爭的壓力,有時卻是顧了面子失了裡子,因為大部份保險費收入都拿去買再保險,落入再保險公司的口袋。但是解讀保險公司的實力,若只看保險公司的簽單保費可能掉入漂亮數字的陷阱,因為若扣掉買再保的再保費支出,可能會發現有些產險公司原來只是虛胖。

那麼究竟哪些保險公司是內外皆可觀呢?按2005年各產險公司的簽單保費、自留保費(簽單保費+再保費收入-再保費支出)及自留保費佔簽單保費的比率分別排名。

簽單保費的前5大一樣是賠款前5大名單中的公司,第6大的中央在賠款排名第11,而賠款第6名的蘇黎世保費收入是第12名,保費與賠款兩項指標前10名的其他公司沒太大變化。富邦與明台當然同樣穩居老大、老二寶座。

而加上經營分進業務的再保費收入,並扣除買再保保障的再保費支出之後的自留保費排名,則富邦仍一路領先同業,不過明台則被新光與國泰世紀超前,而掉到第4,接著是新安、友聯、第一、中央、泰安與中國。

以自留保費的數字本身來比排名,仍無法排除業務量的影響,因此自留比率排名仍是衡量一國保險業與各家保險公司實力較具參考價值的指標。

若以保費自留比率來排名,新安仍舊與賠款自留比率一樣輕鬆坐上第一名,唯自留比率79.9%低於賠款自留率的87.3%,第二名的蘇黎世自己留下72.5%的保費,卻只負擔41.2%的賠款,再保經營應有過人之處。第三名的國泰世紀也有類似的表現,保費自留69.8%,賠款僅自負51.6%。相反的,排名第9的台產保費自留56%,賠款自負80.9%,排名第10的中國,保費僅自留53.3%,賠款卻得自己負擔80%、中央保費僅自留47.8%,賠款卻得自己負擔77.1%,這三家過去都曾屬國營或半官方的產險公司,在再保險安排技術上也有值得研究的巧合。

而富邦、新光與友聯則自留賠款率與自留保費率之間都維持一定的均衡關係。

2005年產險業的簽單保費收入為1,185億元,而自留保費則約為707億元,自留比率為59.7%。換句話說,產險業收到100元保費但真正落袋的只有59.7元,其他的40.3元都給了再保險公司。自留水平高於市場平均的公司包括新安、蘇黎世、國泰世紀、新光、第一、富邦等6家。富邦雖略高於同業水準,但排名第6也是這家幾乎沒有一項排名不是第一的龍頭公司極罕見的名次。

美商環球在這個指標以42.0%敬陪末座,顯示該公司收取的保費有58%交給再保險公司,但再保險卻僅攤付36.3%的賠款。

扣除再保險 產險公司實力見真章

雖然透過買再保險把自己承擔不起的責任轉嫁給再保險公司是全世界所有保險公司都不可或缺的危險管理方法,但一如消費者買保險必須把錢花在刀口上,以最小成本獲得最大效益,也是保險公司利用再保險分散危險的重要原則。過去保險業公開的排名數字以簽單保費為主,但事實上隔著再保險任誰都很難一窺保險公司原貌,去除再保險後的數字是評量保險公司另一個很重要的指標。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臺灣銀行:珍愛時光.時光沙漏2英兩仿古銀幣,珍愛上市!
臺灣銀行自111年2月9日起,於該行網站「黃金業務-紀念幣及套裝錢幣訂購」、各分行(簡易型分行除外)...
市場訊息
國泰人壽:連續承接學生團體保險 積極推展永續正面能量
國泰人壽持續承接108學年度「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學生暨幼兒園幼兒團體保險」,以107學年度「原契約條款...
健康醫療百科
輕鬆易行的呼吸養生法
均義身形偏瘦,跑起業務來常覺精神不佳,氣勢不足。儘管他因此而注重飲食,盡求餐餐飽食,卻怎麼也不長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