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整形美容業績掉3成,高價整形項目乏人問津、哈士奇曝屍,繁殖場喊關、大都會國際人壽裁撤全數業務人員與相關內勤515人,將專攻銀行通路與電話行銷……。
這幾則看起來好像沒有關係的新聞,其實正說明同一個現象—一窩蜂真的可以創造一個行業或某一種策略一時的榮景,但這幾件事也都在預告一個可能的結果—當一窩蜂一齊衝進大海,即便是當時的藍海,也會變成廝殺慘烈的紅色海洋,然後數敗俱傷。
近幾年來在台灣急速興起並看到業績成果的銀行保險,一開始像不願意繼續只靠傳統通路的保險公司找到的藍海策略,但曾幾何時,這個少數公司另闢蹊徑走出來的通路上已經擠滿了摩肩接踵的同業,有的保險公司甚至遲至今日才想當它是自己的一片藍海。
壽險公司與銀行的合作其實和產險公司與車商保代的關係沒甚麼不同。銀行可以大賣保險,因為手上有客戶,還知道客戶有多少存款或有多少甚麼樣的資產,而且與客戶的關係在談保險之前早已建立;車商車險好賣也是因為客戶就在手上,還知道客戶買了甚麼車、還有多少預算可以接受甚麼樣的車險,與客戶的關係也是早在看車、買車時便已妥善建立。
這些優勢是保險公司和保險公司自己的業務員都無法比擬的。所有的產壽險公司經營者都知道這個道理。
於是有人開始打起善用這些通路的算盤。如果給佣金與獎金,不用自己培養人,業務就會上門,為何不要?而通路只要多花一點功夫,就有可觀的「業外收入」落袋,何樂不為?
所有的關係剛開始時,總是魚幫水、水幫魚,合作愉快。慢慢的,來探路的人多了,通路的開發力道與客戶人數都有限,東西好不好賣?佣金、獎金以及各種回饋,哪家給得高?當然得好好挑一挑,而保險公司為了在一個通路佔上風,自然得跟同業狠狠比條件。
但是要當通路的寵兒代價可不低,某一家被比下去了,除非退出或甘心「此路不通」,否則就得想辦法以優於其他保險公司的條件,搶回通路的關愛。一旦因此讓其他同業失寵,失寵的想讓自己的商品再度被通路排回優先銷售名單,那只好再提供更好的條件……。
如此週而復始,若有人忍不住狂賭,競爭必然日趨血腥,然後一定有人贏了面子(業績),輸了裡子(盈餘),直到市場萎縮,撐不下去的,只好退出。
車商是產險公司想賣車險理所當然不能輕忽也不能忘情的通路。銀行之於壽險業想必也是如此。對大部分的企業而言,談藍海策略恐怕不切實際,但是若能以其他已經為一窩蜂付出慘敗代價的企業做為負面教材,或許可以減少無法分辨眼前的大海到底是紅色還是藍色的風險。
編輯推薦 | ||
退休規劃 全球近3成民眾 偏好企業退休金計畫
如何「老有所終」是每個人必須面對的問題,現代人究竟希望如何度過退休生活?根據瑞士再保險公司的最... | 調查&排名 全國民眾最推崇壽險公司 大揭曉
《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雜誌》自1994年開始執行「全國最佳壽險公司排行榜調查」迄今進入第21回,... | 醫療、健康保險 癌症篩檢未告知 保險公司求解約敗訴若曾經做過用來檢查鼻咽癌的「EB病毒篩檢」,投保時未告知合理嗎?2013年台南一名黃姓男子因罹患鼻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