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保險就像白蘭地 越陳越香
文/盧志高 吳淑雯 ; 攝影/林嘉國 | 2007.04.01 (月刊)

保險就像白蘭地,越久越好!」

這是英國保誠人壽業務系統總經理朱信福剛踏入保險業時,父親送他的一句話。一晃眼20年過去了,至今還讓他感佩萬分!

說話帶點僑生口音,去年12月甫上任的朱信福,第一份工作就投身於保險業,而且因為工作的關係,20多年來,先後在馬來西亞、印尼、中國大陸、香港等地,扮演開路先鋒的角色,成為少數具備國際視野的專業經理人。

不過,這一回,台灣成為他「轉戰」的新戰場。

台灣壽險業務員成熟專業

台灣這個市場好不好打?

曾在公司內部發下豪語,要讓保誠的新契約保費收入,在3年內邁向台灣外商壽險公司第一,5年達成全台壽險業第一的朱信福,儘管表情依然從容而儒雅,但充滿自信的語氣,卻也讓人隱約感受到些許霸氣。

「台灣的壽險業務員既成熟,也夠專業。」

「在中國,明明客戶血壓過高,有些業務員卻硬要公司以標準體位承保。但台灣地區的業務員,根本不會有這類無理要求。」

統御逾萬名業務大軍的朱信福,信心似乎來自這裡。

當然,台灣民眾「有錢」,也讓他的信心更加堅定。

「大多數台灣民眾都是把錢放在銀行,賺取年報酬率1%、2%的利息,卻不知道只要承擔些許風險,就不難把報酬率拉高到6%~8%。」

「希望在3年內,讓保誠的月平均保費收入漲3倍。」

民眾太過重人情易吃虧

但台灣民眾太重「人情味」,卻讓朱信福大惑不解!

他指出,許多人購買保單,都是因為「相信」當業務員的好朋友,甚至直接把保費匯入朋友的帳戶。但朋友關係未必能永遠保持,在採用英國法律體系的地區,把錢匯給別人,所有權甚至就成為別人的,真的發覺吃虧時,恐怕已經來不及了。

因此,「作生意還是應該保持作生意的樣子」,保誠要以專業,而不是人情,來吸引客戶。

投資型保單才能對抗通貨膨脹

觀察台灣壽險市場的發展,朱信福指出,包括醫療險、壽險及意外險等屬於「保障」的險種,其實都已經發展的相當成熟,只有儲蓄險的方向還有發展空間。

他表示,台灣保戶以往偏好以保障為主的保單,結果大量民間儲蓄仍存放銀行體系之內,不但只能賺取微薄的利息,更難以對抗通貨膨脹的風險。

但隨著民眾知識水準越來越高,過去保障高就容易賣的保險型態,勢將逐漸改變,因為,即使僅稍具總體經濟概念的人都知道,如果投保期間較長,比如60年,只有投資型保單可以對抗通貨膨脹。而傳統型保單則比較適合不願承擔投資風險,或者即將退休的民眾。

以印尼為例,朱信福指出,由於通貨膨脹率動輒100%、105%,所以當地的投資型保單佔有率,幾乎高達95%~98%。

保證機制保單  成本落在保戶身上

他表示,雖然台灣的通貨膨脹沒有那麼嚴重,但民眾與其把錢存在銀行,賺取一點利息,倒不如尋求報酬率更高的金融商品,比如投資型保單,就是其中之一。

朱信福指出,投資型保單的保戶,雖然要自行承擔投資風險,但投資標的選項很多,類型、地區、風險程度各不相同,只要選擇連結全球型的投資標的,定時定額長期投資,基本上根本毋須擔心風險。

至於可以提供保證給付機制或承擔下檔風險的投資型保單,朱信福認為,羊毛出在羊身上,這類保單只是增加避險操作而已,但從事避險操作需要另外支付費用,到底划不划算,還要看支付的費用值不值得而定。但只要做到定時定額長期投資,其實已經足以達到自然避險的效果,不一定需要再多花避險這筆費用。

而為了讓投資型保單的保戶,可以擁有更多樣化的選擇,他透露,今、明兩年,保誠會再陸續引進更新的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生命週期基金及更多品牌的基金,提供更穩定的報酬,除了順應投資型保單的需求之外,長期來看,也可以為發展退休規劃的市場,預先做一些準備。

朱信福並特別提醒有意購買投資型保單的民眾,一定要選擇「月繳」,絕對不能選擇「躉繳」。因為行情總是有漲有跌,只有「月繳」才能達到平均投資成本、降低風險之效,而「躉繳」分散投資風險及長期穩定成長的效果,都遠遠不如「月繳」。

目前,保誠仍有80%~85%的業績來自業務員,銀行保險及團體投保的比重只佔15%左右,加上保誠集團在亞洲的經營經驗,銀行保險最多只能達到4成左右,朱信福強調,傳統業務員仍將是保誠今後的主力通路,除了可以掌握主動之外,發現問題時,也可以及時對症下樂。

英國保誠人壽今年要增員5,000人

針對有媒體報導,保誠今年預計要增員5,000人,但也將淘汰5,000人的說法,朱信福表示,保誠今年確實希望有更多具備金融、私人銀行背景的「新血」加入,並且將以提供頭一年保障底薪的方式,鎖定國內前一千大企業的員工。以平均一個月增員300~500人的速度來看,一年增員5,000人,應該差不多。

不過,朱信福指出,雖然保誠每3個月左右,就會考核業務員一次,但基本上會採取自然淘汰的方式,並沒有一定要汰換掉多少人的問題。重點是業務員能否達到業績目標,因為如果業務員賺不到錢,就算公司想要把人留下來,恐怕也留不住。

率領上萬人大軍,會說馬來語、國語、英語、印尼話、廣東話、福州話、客家話等七種語言的朱信福,工作上的最高指導原則就是「公正」,同時相信「知識」,尤其是「平穩的知識」,不喜歡「最好」、「只此一家」等銷售技巧。

雖然他不否認,很重視業務人員的「外表」,但他認為,擁有誠實、善良的心,也是壽險業務員必須具備的特質,因為業務員如果不能誠實對待客戶,心腸不好,「騙也騙不了多久」。至於業務員外表很重要的原因,並非要求業務員如花似玉或貌似潘安,而是至少要「討喜」,否則,可能連對客戶開口說的話機會都沒有。

地下保單熱銷 是一大問題

談到自己的保險,朱信福表示,因為打算退休後住在馬來西亞,所以他都是在馬來西亞買的,以確保退休後的生活更有保障。但也因此,他對於有些國人喜歡購買地下保單,特別不解。

朱信福說,地下保單賣得好,對國人其實是一大隱憂,因為地下保單的問題很多,比如必須前往國外申請理賠,但國外保險公司要求的文件或證明,國內可能根本就沒有,如此一來,消費者萬一無法獲得理賠,權益勢必受損,加上因為不合法,也得不到政府保護,最後可能得不償失。

而在保單選擇上,朱信福表示,20多年前就已經購買投資型保單,而且每月扣款,目前已經有十幾張。投資標的則幾乎從未調整過,都維持亞洲、美洲、歐洲與全球基金各1/4的比率。但他近來因認為亞洲股市漲幅已高,所以暫時把投資型保單中的亞股基金獲利了結,結果年平均報酬率竟已高達22%。現年54歲的他認為,如果每個人都能在50歲時,就可以達到不必依靠薪水生活的「退休狀態」,就已經算很好了。。

保險像白蘭地 愈久愈好

儘管身為高階主管,帶領上萬人的業務員大軍,壓力應該不輕,朱信福卻沒有什麼紓解工作壓力的特殊方法。反倒因為家人目前都在香港,他幾乎每週都會回到香港陪伴家人,真要說從事什麼休閒活動,大概就是陪小孩子踼踼足球、騎騎腳踏車而已。

投入保險業逾20 年,因為了解保險業,看到保險業的機會,朱信福從來沒有轉換行業的念頭。當初打算投入保險業時,父親交代他:「保險就像白蘭地,越久越好!」如今似乎也依然經得起考驗。








編輯推薦
財經時勢
2020年儲蓄險難賣 壽險公司祭三招降衝擊
受到責任準備金利率調降及保障比例調高雙重影響,儲蓄險買氣大不如前,直接衝擊到保險業務員生計,也在壽險...
健康醫療百科
拒絕毒從口入,少外食!
幾年來食安問題不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接連出現塑化劑、毒澱粉、毒醬油、混充米、黑心油等劣質食品,不禁...
市場訊息
臺灣銀行:「童心築夢 讓愛遠颺」親子公益活動
臺灣銀行為落實企業社會責任與富蘭克林投顧公司於臺北共同舉辦「『童心築夢 讓愛遠颺』公益活動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