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財經時勢
詐騙集團虎視眈眈 顧好帳戶和保單
文/邱建文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5.09.01 (月刊)

二○二五年,整個地球幾乎陷入歇斯底里的狀態,不僅劇烈的環境災變摧毀山林耕地,由美國發動的關稅戰也影響全球企業生存,而詐騙集團更是跨國串聯深入百姓之家,從各個面向剝奪人民的財務生計,使人類社會好不容易建構的財富和文明秩序幾乎瀕臨崩解,反降至馬斯洛理論的第二層次「安全需求」受到嚴重威脅。

電視節目【健康保險大家談】特別針對台灣四處橫行的詐騙亂象,邀請警界學者和銀行保險業的阻詐專家一一拆解發生在台灣的各種行騙模式,以避免更多家庭陷入累累負債的深淵,甚至走上集體輕生的絕境。

行騙不同年齡層 各有模式?

曾任警政署刑事警察局預防科科長、現任銘傳大學犯罪防治學系助理教授林書立首先以數據呈現台灣的詐騙強烈風暴,「平均一天發生六百件詐騙案,被騙損失金額高達二億~三億元。」以「一日」為計的驚人數字意味全民的金融教育、防詐教育和理財知識已經刻不容緩,「因為詐騙集團已經運用所有的科技和金融知識,逼得現在每個人不得不全面學習科技、財經和法律等相關知識,才能有所防範。」

但也誠如他進一步所言,「儘管人民的詐騙意識已經有所提升,但是詐騙集團的騙術也不斷進化,讓人防不勝防。」因此,政府除透過各種媒體管道宣導防詐教育之外,也付諸實際行動,於提款付現的過程設下重重障礙,「一般以為銀行是最後的領錢關卡,但其實已經向下延伸,不僅保險捲入借貸的誘餌,甚至導向地下金融貸款,以至於損失的不僅是錢財,而是舉債被逼上絕路,造成無法挽回的憾事,令人深感痛心。」

但無論如何,銀行、保險和警方聯手仍是防阻詐騙的有效方法,在金管會公布攔截詐騙有功的十大金融機構排名中,名列第一的國泰世華銀行洗錢防制部協理林純良表示,二○二四年臨櫃阻詐件數超過二千五百件,總金額超過二十億元以上。而從相關資料中,可分析不同年齡層所遭遇的詐騙模式,「高齡族遇到『假檢警』最多,可能基於過去的成長背景而具有奉公守法的觀念,特別尊重公權力反而使詐騙集團有機可乘,以假檢警或法律人的專業權威騙取信任感。中壯年則以『假投資』被騙最多,因其財力累積而誘入增加收益的騙局。年輕族群則因生活經驗而有不同的接觸點,如因線上購物而誤入陷阱。」

 

壽險業防阻排名第一的國泰人壽據點服務發展部協理胡靖雯表示,近兩年的阻詐金額超過二億元,這個數字占整體壽險業近九成,「受害者多集中在兩個年齡層,一為五十歲~六十歲,以女性感情因素居多,二為超過七十歲的高齡族群,多因獨居而備感寂寞,使得詐騙集團常用陪伴聊天的方式攻破心防。」

其實所有詐欺手法都是從人性心理切入,在林書立的接觸案例中,「詐騙集團都是先以交朋友的姿態出現,慢慢聊出共同交集之後,再投其所好釋放可助其完成夢想的訊息。」他以近期報導為例,當詐騙方探知當事人喜歡貓狗而有成立公益基金的想法時,隨即表明自己也從事公益活動,藉此增加好感度,進而誘其一步步踏入陷阱。換言之,假投資的詐欺手法已不限於用在投資獲利的慾望驅使,而是擴大到利用公益行善的夢想實踐。也難怪「假投資」從二○二一年起連續三年蟬聯財損金額最高的詐欺手法。

面對愈演愈烈的詐術行騙,林純良和胡靖雯只有更多的缺憾,她們都表示「贏得阻詐排名不為金額數字,而是深感於數字增加等於『擋得愈多、漏掉也愈多』,未來也將更戮力以赴,繼續強化與警方的合作,制定SOP的關懷流程。」


辨識詐欺要先瞭解客戶

納入阻詐的關懷流程,會讓銀行開戶作業較過去耗費更多的時間,提款匯款也都有櫃員關懷詢問等。林書立直言,「或許有人覺得很擾民,但這些作為都是為了保護客戶的帳戶。現在的銀行追求的客戶滿意已經不再強調服務效率,而是具有層層關卡保護的帳戶,才能成功守住財產安全。」

林純良說銀行採取的阻詐策略,「首重KYC(Know Your Customer),透過對客戶的瞭解,如經濟能力和金流往來等,可從中判斷是否有異常性的交易。」例如客戶突然提領大筆金額,就會趨前關切,若聲稱購買不動產或房屋裝潢,也會問客戶是否有權狀或合約可以做為證明,「只要是大筆買賣,先簽約後付款才是正常程序,若沒有任何證明文件就屬不合情理的交易。」

「不過,就算瞭解客戶也未必能攔截成功,我們只能盡量做到KYC……」林純良以一家地方金融機構的經驗分享,雖長期與居民互有往來,遇見阿公阿嬤都會親切招呼,「但當該名客戶前來匯款大筆數額時,表明是為新屋裝潢,也確實拿出契約,加上KYC評估其具有購屋能力,只好讓客戶順利匯款。只是沒想到後續又匯出兩筆款項,說是分期與尾款也都算合理,結果再隔一週就說被騙了。」原來又是LINE群組的假投資,透過完美塑造的夢想和高比例的獲利回報,讓人步步深陷其中而不自覺。

詐騙集團除慫恿當事人向銀行取款之外,也會誘引解約保單或貸款。壽險業也有辨識詐欺的方法,但與銀行較為不同,胡靖雯說,「從『客戶端』來看,被騙的保戶大概有兩種特性,除有理賠、保單貸款和解約的頻繁紀錄外,態度也較為緊張,不是眼神閃爍,就是不斷看手機,按照詐騙方的即時指導回應。另在『客服端』方面,若保戶表明要領現就不合常理,因為不會有人拿著數十萬在街上跑,加上揚言客訴的不耐態度,更透露出詐騙的警訊。」

林書立也以「警察常用Look at my eyes做為辨識技巧」呼應,他說詐騙集團早於事先寫好各種估價單或合作契約,讓金融機構不疑有他,只有透過「看著客戶的眼睛」的訓練,才能拆穿謊言,「其實大部分客戶都是老實人,在眼對眼的直視之下會不小心說出真話。」此外,他也強調「不只銀行落實KYC,詐騙集團也會做KYC。」即詐騙方以「反詐欺」的技巧提醒當事人小心各種詐騙情境,將行騙的意圖反轉為處處為人著想的朋友,更容易讓人信假為真。


投資找合法、被騙要敢說

林書立同時指出,在詐騙過程中,當事人通常會歷經四個階段的心理轉變,第一階段為詐騙尚未確定之前,通常不會願意承認受騙,會把櫃員的苦口婆心視為干擾;第二階段為詐騙確立之後,基於前端心理情感已經被騙走,而寧可辯說是自願拿錢給人;第三在於一家銀行若攔阻不成,當事人會再轉向別家金融機構繼續嘗試,進而可能促使銀行之間展開聯防行動列為「警示帳戶」,使日後交易全部凍結而懊惱不已;第四階段最為嚴重,在網路群組的慫恿之下,轉向引薦的金主借款,而金主其實也為詐騙集團串通,致使背負債務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林書立強調,「受騙民眾的最大特徵就是不敢講,因鬱悶在心而從此情緒低落,更談不上如何對抗與戰鬥。」因此強烈呼籲受害人,無論歷經哪一個階段都要勇敢說出口,或撥打反詐騙諮詢專線一六五,以及時遏阻「災情」擴大。

「此外,在金融機關齊力阻詐之前,更重要的是台灣的普惠金融教育必須再往下延伸。」他以三大面向說明,首先投資管道必須是政府合法授權的單位,而不是為節省少許手續費或排隊時間,上網探尋不知名的單位或到家裡收款;二是面對金融機構或警察的關切詢問,不應視為阻止夢想前進的障礙,而是幫助民眾審核把關,藉以評估風險並守護財產;三則勇敢向詐欺集團進行提告,並透過警方和律師或民間成立的反詐欺聯盟協會輔導協助。

詐騙行徑如同環環相扣愈纏愈緊的繩索,最好從一開始就有自我的醒覺與認知。因此林書立也呼籲社會大眾,只要聽到「帳戶」二字就要提高警覺;若有人教以話術欺騙金融機構,也要反思「如果是好端端的做生意,為什麼要去騙別人?」而詐欺之所以肆意橫行主要來自社群媒體,凡是從網路或臉書加Line的訊息,幾乎九成是詐欺信號,「因為詐欺一定會跨不同的媒體平台,相對使打詐工作也如同剝洋蔥,必須解開層層封鎖,才能揪出核心罪犯。」

對於當前的詐欺亂象,儘管政府頒布「打詐新四法」加重犯罪刑責,使得詐騙件數已有減少,但損失總額並未減少,每天仍在二億~三億元之間浮動,可見詐術更加進化才能騙取更高的金額。林書立不免感慨,詐騙如同癌症病毒,擴散既快又猛;換言之,「詐騙不可能被消滅,我們必須想辦法和平共處,那就是加強遇詐的免疫力,不要被詐欺所騙。」

 

 




編輯推薦
財經時勢
觀點》金管會推「長照險」......業績壓力好大(詳全文)
政府推動長期照顧不遺餘力,而主關機關也盡可能努力配合,鼓勵商業保險公司銷售長照險,然而,金管會推長照...
人壽保險
抓癢抓出750萬保險金
民國87年初夏,戴慧玲搭上最「Hit」的愛之船出國旅遊,她拋開平日工作的沉重壓力,陶醉在美酒、...
市場訊息
新光人壽:防癌險三個業界第一 愛有醫靠百倍保障
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的最新2022年癌症登記報告,最新癌症時鐘平均每4分2秒有一人罹癌,比2021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