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當你不方「便」時……
文/鍾昌宏(資深腫瘤科醫師) | 2003.01.01 (月刊)

大腸癌發生的真正原因,雖然至今不清楚,但有可能與遺傳、飲食、荷爾蒙內分泌等因素有關。如果能早期發現、治療,預後情形則是整個消化道癌症中最好的一種。

台灣地區每年發生大腸癌的人數超過五千人,發生率為每十萬人口有十五人以上,屬於中等度好發地區。每年死於大腸癌的病人大概有三千多人(九十年衛生署統計,死於大腸癌人數為三千四百五十七人),且近二十年來在文明國家中有逐漸增加的傾向。

遺傳與飲食為主要致癌因素

根據觀察,一些家族性的大腸病變或是消化道息肉病變,發生大腸癌的發病率都特別高,大約比一般人高出三倍。

此外,高脂肪的食物亦有促進引發大腸癌的傾向,由於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等為高營養而少消化殘渣的食物不利於排便,食物在腸管內停留的時間過長,而使得食物中的致癌物質長時間刺激腸黏膜所導致。

而近年來發現女性大腸癌病人在停經以後發生率增高,且曾有墮胎者發生大腸癌的機會也較高,大腸癌的病人合併甲狀腺癌、乳癌及卵巢腫瘤的機會也較高,顯示出內分泌與大腸癌的發生有密切的關係。

統計發現,台灣地區的大腸癌,男女的發生率都算高。而發生甲狀腺癌、乳癌或卵巢癌合併發生的機會也常見。而第一次懷孕有墮胎或流產經驗的婦女,經過大腸癌的篩檢,發現大腸癌的發生機率是一般同年齡的三倍。事實上,在大腸癌的研究中也證實有動情激素接受體的存在。因此,大腸癌的發生也可能跟身體的內分泌不正常有關係。

大便習慣改變顯徵兆

一般而言,大腸癌的症狀主要可以從大便習慣的改變、肛門出血及大便形狀的異常等發現。

一般人每天解大便的情況,大都是一天一次,如果有便秘發生,又一段時間發生腹瀉的情況,就是大便習慣的改變,這是大腸癌最常見且較容易被忽略的症狀。

而如果肛門糞便出現血絲,則可推測大腸癌的位置。雖然糞便有血絲不一定是大腸癌,可能是痔瘡出血、肛裂或者是直腸發炎等,但是仍然要注意大腸癌的可能性。

此外如發現大便的成形有凹陷的痕跡,便是因為大腸壁的突出物(癌細胞)使得大便的成形呈現一條凹進去的痕跡。

除了以上三種主要症狀,如發現腹痛、貧血、腸阻塞及腸穿孔等現象,也都可能與大腸癌有關。

而大腸癌也可能同時發生潰瘍、感染而引起發燒,或因為肺部的轉移而發生呼吸系統的問題。

手術切除是唯一根治的療法

大腸癌的診斷主要根據病史及檢查,如大便潛血檢查及血色素的測定、肛門指診、直腸或乙狀結腸鏡檢查、大腸X光鋇劑檢查與大腸鏡檢查。其中大概有五分之一的大腸癌病例可以由醫生的肛門指診檢查出來;而直腸或乙狀結腸鏡檢查,則大概可以發現一半的大腸癌病例。

手術治療是大腸癌唯一根治的療法。診斷後要儘早切除,而其他輔助療法有放射治療、化學藥物治療及免疫療法等。大腸癌是整個消化道癌症中預後最好的一種,平均切除率約為九○%,切除以後的五年生存率大約是六○%,比胃癌平均切除率五○%,切除以後的五年生存率三○至四○%,肝癌平均切除率在二十五%以下,切除以後五年的生存率只有二○至三○%都要高,因此大腸癌的治療,手術切除仍是最重要的治療方法。

定期檢查才能早期發現

凡屬於高危險群的人應該每半年至少檢查糞便隱血一次。糞便的隱血反應試驗,是大腸癌最好的檢查。應該定時做檢查,另一方面個人也要注意解大便最好每天固定時間,如果發現大便習慣改變,應該密切注意自己得大腸癌的可能性,必須做糞便檢查,以及進一步的追蹤檢查,希望能早期發現大腸癌,得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本文摘自台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從頭到腳話癌症」一書)

 

 

 

 




編輯推薦
投資理財
我不結婚 保險應該怎麼買?
不難發現,近年愈來愈多戲劇著重討論「不婚男女」議題,二○○九年風靡全台的《敗犬女王》,劇中女主角單無...
公、勞、農、健保
慢15天提出多領8.78萬元
再過一個月(10月1日)國民年金就要上路,對於想退勞保改加國保的民眾,法令已修正通過,只要在今...
財產保險
合宜住宅工安意外頻傳 產險公司可退保
板橋浮洲合宜住宅是政府興辦的第一個對外銷售的合宜住宅案,由日勝生活科技公司得標,預計興建4,00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