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壽險業務員人力市場悄然重組?根據統計,2024年壽險業務員登錄總人數為37萬5,448人,已連續3年維持在37.5萬人上下。相較前年,壽險公司業務員全年減少3,081人,但保經代業務員卻逆勢增加2,665人,「大者恆大」的人力版圖未來可能有望鬆動。
資料顯示,去年7月壽險業務員登錄人數一度跌至37萬2,731人,所幸下半年各公司強力招募新血,最終全年總人數得以守穩37.5萬大關。
然而,隨著近年來投效保經代的業務員愈來愈多。2024年底,壽險公司業務員登錄人數為20萬5,453人,保經與保代加總則達16萬9,995人,兩方人數差距僅剩約3.5萬人;若此趨勢持續,未來是否出現「黃金交叉」,保經代業務員人數超越壽險公司?有望持續觀察。
另一方面,業務人力的板塊移動,或許也與年輕世代進軍保險業有關。台灣《民法》於2023年將成年年齡下修至18歲後,保險業界便開啟「18歲可報考保險業務員」的討論,支持與反對聲浪交織。
根據本刊調查,60.7%民眾認同18歲即可擔任保險業務員,不認同者則占39.3%。進一步交叉分析發現三大現象:
①男性認同度高於女性
這可能和兩性的工作態度傾向不同有關。普遍來說,男性對市場競爭的開放性較高,更傾向業績導向型的工作,而女性則相對較注重長期的信任建立。
②18到29歲認同度最高
對年輕人來說,提早進入職場被視為一種能夠迅速累積經驗、提升競爭力的機會,因此對於18歲即可加入保險業大多抱持正面的看法。
③教育程度愈高 認同度愈高
相較其他學歷,擁有「研究所以上」學歷的受訪者對年輕人的學習潛力更有信心,相信透過專業的培訓與學習制度,年輕人也能成為值得信賴的業務員。
數位時代下,年輕人適應變化與掌握科技工具的能力,被視為保險業轉型新動能,然而,儘管年齡門檻下修,實戰能力與專業素養仍是關鍵。不論壽險公司或保經代公司,新進人員培訓、完善輔導制度等方面都不能馬虎,才能協助18歲新血克服社會經驗不足所帶來的溝通落差,為保險業帶來真正的專業貢獻。
編輯推薦 | ||
人壽保險 女兒車禍亡前妻可均分,學保、強制險理賠金?桃園鄧先生問:我與前妻在女兒四歲的時候離婚,女兒的監護權歸我。今年初,十九歲的女兒在校外發生車禍被撞... | 調查&排名 2016全世界保險大國排行榜全球黑天鵝橫飛、政局不穩定、利率低迷,瑞士再保最新出刊的《Sigma》顯示,2016年全球GDP約7... | 市場動態 報稅季健檢保單 人生風險有保障
報稅季許多民眾將保險費列舉扣除,壽險業者建議,不妨利用這個機會把保單整理一下,做個年中保單健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