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現代看保險
另一種破冰之計
| 2003.01.01 (月刊)

創造被利用的價值」是最近很流行的一句話,不僅坊間很多勵志的書籍文章大量引用,在保險公司的許多激勵會議上,也常常可以聽到。

很多人以為懂得利用別人是聰明的,而被人利用則是愚蠢的。就算不會去利用別人,至少也要小心謹慎以免被利用,幾乎成為普世的習慣,也是父母尊長常常告誡晚輩的「金玉良言」。

然而,藉由「被人利用」,創造自己存在的價值,卻是很多產品之所以暢銷、許多個人和企業之所以成功的根本大計。

以商品為例,任何東西若沒有被利用的價值,是不可能讓人掏腰包的——不論是被利用來滿足食衣住行的基本需要,或是可以被利用來滿足虛榮心或安全感。越是讓人覺得有利用價值的東西,越容易被接受,銷售的過程越輕鬆。

現代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哪一樣不是從創造被利用價值的發想而來?當它的價值確立,它就佔據了消費者日常花費中的固定版圖,而且還會悄悄的升級,手機就是最好的例子。但在這之前,手機業者必須想盡辦法去了解,如何才能讓使用者覺得手機是不可或缺的,甚至必須花費大筆廣告去讓消費者覺得,買某一款手機搭配某一種門號,是最能滿足自己的需要的。

保險也是一樣。如果我們能從買保險的人的角度來看,就可以了解,買保險的人之所以買保險,不是因為業務員需要業績,也不是因為保險公司需要有保費收入。買保險的人需要花更高的代價買保險,不是為了減少壽險公司的利差損,如果買投資型商品,更不是為了要讓保險公司不需承擔利率風險。那麼買保險的人為什麼買保險?不就是因為保險可以被他利用來滿足一些需要嗎?

因此,當保費越來越貴之後,保險業如何創造保險被利用的價值,將成為引發民眾的主動需求,最重要的商品和服務策略。

比起其他任何商品,保險的研發設計是最容易掌握投保人的需要的,因為即便每一個人的個別差異是存在的,但是期望可以利用保險來解決的問題,卻是大同小異的。

例如,對許多投保汽車竊盜險的車主而言,萬一汽車失竊,若保險公司在尋車期間可以提供車主代用車,必定可以解決車主在長達三、四十天的尋車期間無車可用的困擾。又例如,如果醫療險的保戶需要醫療、住院,保險公司除了依保單規定提供醫療給付之外,如果可以提供醫療諮詢,並讓保戶享有快速掛號、門診或病房等「禮遇」,必能免除保戶求助無門或等待奔波之苦。這樣,保險公司的成本雖然增加,但是因此創造出自己被利用的獨特價值,必將伴隨而來遠超乎想像的業績與口碑。

在此保險業遭逢史上最嚴峻的挑戰之際,回歸「創造被利用的價值」的基本面,以引發民眾的主動需求,應該是保險業的另一種「破冰」之計吧!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台北富邦銀行:握另類投資的收益新契機! 「360」投資策略 抗波穩酬有一套
今年以來國際政經情勢多變,金融市場走向比過去更加難以預測,投資難度大增。面對市場波動,除了傳...
市場訊息
永達保經:積極培育業務人才 共享大中華舞臺
回顧近年台灣產業與人才發展的歷程,面對極為龐大的內需市場對照薪資停滯的台灣,前進中國大陸始終...
調查&排名
【第16屆】最佳產險公司《得獎名單》
保險品質獎(產險組)是由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雜誌針對「千大企業產險購買行為及滿意度問卷調查」結果而設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