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訊息
北醫附醫:居家上班日坐逾10小時 20歲年輕人痔瘡上身 謹記「二不二要」 及早治療解除危機
資料來源:北醫附醫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4.07.26 (新聞)

新冠肺炎疫情帶動居家上班的遠距工作模式,卻也帶來健康隱憂。一名20歲出頭的年輕男子近3、4個月以來排便後馬桶滿是血漬,伴隨的疼痛也影響生活品質,飽受困擾的他下定決心求醫,經醫師檢查後確認是痔瘡所致,一問之下發現,男子從事設計工作,疫情以來長期在家工作,一天坐10幾個小時鮮少走動,痔瘡快速惡化,最後只好接受內外痣全切除手術,重拾健康人生。

收治病人的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王偉醫師表示,痔瘡是肛門靜脈壓力增高、血液回流不良引起的局部組織腫脹;誘發痔瘡的原因如長時間坐著或站立、攝取水份、蔬果不足、排便時久坐馬桶、缺少運動、肥胖與懷孕等,常見症狀包括疼痛與異物感、肛門周圍搔癢、排便後出血、肛門腫塊與分泌物。

王偉醫師指出,痔瘡依嚴重程度可分為四級,痔瘡未突出肛門為第一級,排便後痔瘡突出肛門、自動縮回為第二級,若需外力協助推回為第三級,而這名年輕男子的症狀已是第四級,痔瘡突出肛門,無法推回,每次排便都會流血腫痛、坐立難安;進一步詢問發現,男子因工作關係,原本就常埋首桌前,疫情以來調整為居家上班,不同於到公司上班,男子在家工作,一上班就坐在桌前,下班也是移到客廳沙發,少了上下班通勤、在公司開會、與同事討論、用餐的走動時間,長時間久坐造成痔瘡惡化。

王偉醫師表示,無論是何種級別的痔瘡,若想減輕症狀,基礎保養與生活習慣都需調整,謹記「二不二要」原則,包括不要久坐久站,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肛門壓力易上升,每坐1小時起身活動;不要拉長排便時間,有便意再去廁所,避免如廁時長時間使用手機。同時,每天要攝取1.5至2公升的水分且要多吃蔬果、全穀類等膳食纖維,促進腸道蠕動,避免便秘。

若痔瘡出現疼痛、腫脹、出血等急性症狀,王偉醫師建議,可以溫水坐浴緩解症狀,肛門患部完整浸泡在溫水中,每次10分鐘,一天可重複多次,坐浴後以紙巾或毛巾吸乾,避免多餘的擦拭造成刺激不適。

王偉醫師提醒,若症狀遲遲未見改善,甚至影響生活品質,建議及早就醫,經醫師評估與自身狀況,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案,包括口服、外用藥物、橡皮筋結紮術、微創HET冷凝手術、雷射痔瘡消融手術、內外痣全切除手術都是臨床上的治療方式。

王偉醫師觀察,痔瘡是現代人的文明病,更是許多人的難言之隱,往往等到症狀嚴重才就醫,可選擇的治療方式就較為侷限,然而,隨著痔瘡手術的進步,術後不適和恢復期已大幅縮短,民眾無須諱疾忌醫。

王偉醫師表示,以一、二級輕中度痔瘡的治療為例,主要是阻止痔瘡血流的供應。例如專為輕中度痔瘡治療的HET冷凝手術,透過低溫冷凝能量減少痔瘡血流供應,讓痔瘡縮小緩解症狀,一次手術治療所有內痔,不需住院且疼痛大幅減少,出血明顯改善,術後即可正常生活工作,有效改善生活品質,也能提升病人及早治療的意願。

各級痔瘡治療方式

分級

症狀

治療方式

第一級

痔瘡未突出肛門

  1. 保守治療: 改變排便習慣、生活方式、使用軟便劑、外用痔瘡藥膏或塞劑。
  2. 橡皮筋結紮術
  3. HET冷凝手術

第二級

排便後痔瘡突出肛門

排便後自動縮回

第三級

排便後痔瘡突出肛門

排便後需用手推回

  1. 雷射痔瘡消融手術
  2. 內外痔瘡全切除手術

第四級

痔瘡突出肛門且無法推回

藥物合併手術治療

  1. 術前服用藥物,改善靜脈回流,減緩急性不適、出血。
  2. 內外痔瘡全切除手術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新光人壽:金融教育走進偏鄉、玩出國際 「財富守門員」課程榮獲日本優良設計獎
金融教育是永續金融的基礎,然而偏鄉學習資源不足,多數老師缺乏適當教材,新光金控(2888)子公司新光...
市場訊息
富邦金控:台北富邦銀行舉辦「悍將小富翁理財營」活動 深耕青少棒運動及理財教育 擴大金融永續影響力
台北富邦銀行長期深耕青少棒運動人才培育,持續贊助新北市「全國U12棒球錦標賽」及「全國U15棒球邀請...
財經時勢
疑濫用保戶個資推銷 保險局將清查產險公司
有立委檢視產險公司要保書發現,在消費者投保時要求「捆綁式同意」個資利用條款,消費者形同簽下賣身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