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投資理財
投資型保單買不買? 趨勢解讀三大利多
文/何楷平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4.05.01 (月刊)

過去兩年,美國聯準會暴力升息,市場資金轉向美元存款和美元債券等投資標的,對投資型保單產生排擠效應,消費者也因為資本市場波動過大而趨於保守,再加上主管機關對投資型保單的規範限制趨於嚴格,包括高齡保戶投保需錄音錄影、禁止連結非投資等級債/新興市場債基金等,都嚴重衝擊投資型保單銷售。

去(二○二三)年七月,投資型保單新規上路,原本著眼於「報酬率」而購買投資型保單的族群縮手,連帶導致投資型保單買氣難以提振。而過去擅長銷售投資型保單的銀行通路,也因為市場前景不明、保戶對投資型保單轉為觀望態度的情勢下,棄保單轉賣債,將目標轉往高利美債及美元定存。

據統計,去年投資型保單僅賣出二五六五億元,相較二○一八年、二○二一年全盛時期動輒破五千億的銷售佳績,二○二三年新契約保費幾乎砍半。其中,銀行通路掉最多,去年只賣出四九三億元,對投資型商品的保費貢獻降至二成以下,遠低於壽險公司業務員通路和傳統保經代通路,投資型保單的銷售動能可說是「成也銀行,敗也銀行」。

聯準會準備降息
投資型保單逐步回溫

近期利率水準處於高點,銀行理專搶賣債券類商品,多少影響投資型商品銷售意願;隨著全球通膨趨緩,聯準會有望啟動降息,國泰人壽投資型商品部協理張孝旭預測,長期來看,利率將會回到相對較低的水準,屆時透過投資型保單參與股債投資的穩健型投資,將會再次受到市場青睞,帶動投資型保單的銷售動能。

尤其是固定投資年期的債券商品,「由於預期利率即將高檔反轉,保單連結公司債或結構型商品等固定投資年期債券商品,也是未來值得觀察的方向。」三商美邦人壽投資型保險部協理李景揚分析。

今年三月投資型保單賣出二六○億元,寫下近月新高紀錄,截至三月累積銷量達五四五億元,已有明顯升溫趨勢,此外,隨著南山人壽投資型保單禁令解除,準備重回投資型保單市場戰局,市場普遍預期,投資型保單有望撥雲見日,重新奪回市場一席之地!

目標到期保單滿期了
刺激投資型商品買氣

回顧國內投資型保單市場變化,二○一八年和二○二一年,是兩個值得觀察的時間點。

二○一八年市場多頭行情,投信公司陸續推出設有到期日的主權債基金,也就是目標到期債基金,讓連結目標到期債基金的投資型保單,幾乎成為當時壽險公司設計投資型商品的「標配」,不只業務員,銀行理專也狂賣,且大部分都是綁定投資型保單一起銷售。

當時銷售的目標到期債基金,投資標的大多為新興市場公債,到期日以六年期居多;二○一八年是六年期目標到期債發行的高峰期,推算六年後、也就今年,剛好正進入「到期高峰期」;而這些即將到期的滿期金,是否能夠繼續留在投資型保單市場,多多少少也取決於銀行通路的銷售策略。

「這些滿期金需要再消化的管道,保險公司當然希望能夠將這筆資金承接回來,尤其對銀行通路來說,也是一個重新啟動投資型保單銷售的機會,」安聯人壽通路策略發展部協理江芝姿觀察,二○一七至二○二○年間銀行通路賣出約兩千億規模的目標到期投資型保單,以今年到期的保單來推算,預計約有六、七百億元的滿期金回流,如果銀行通路能將這筆滿期金留在投資型保單市場,就有機會重新帶動投資型FYP的銷售動能,拉抬銀行在投資型商品的通路占率。

而另一個值得觀察的時間點則是二○二一年,當年投資型保單創史上銷量最高,全年直逼五千八百億元,新契約保費占比逾五十四%,等於保險公司收進來的保費,每兩元有一.○八元來自投資型保單,其中又以月月撥回配息型的類全委投資型保單最熱銷。

重返投資型五千億榮景?
保險業:關鍵在銀行端

回到趨勢觀察。隨著各壽險公司接連推出投資型商品,今年有沒有機會重返一八年或二一年動輒破五千億元的銷售榮景?保險業者普遍認為,關鍵在銀行通路。

「主要還是看銀行通路,尤其全盛時期熱銷的目標到期債保單陸續到期,有多少能由投資型保單銜接?」李景揚認為,即使今年南山人壽重回投資型保單銷售,整體業務員通路對投資型商品的貢獻影響力,仍然無法和銀行通路相比,「銀行通路配合銀行端以IPO模式為主的銷售策略,容易在短時間衝高募集金額,相較之下,業務員的銷售較常態化、個人化,業績變化相對平穩。」

換句話說,儘管壽險公司業務員、保經代通路這幾年在投資型保單銷售表現並不差,投資型商品要重新站上銷售高點,還是得看銀行通路。


資本市場變化詭譎,主管機關也緊盯投資型保單,即使今年股債雙漲,也沒人敢把話說得滿。富邦人壽商品行銷部部長洪瑞霙觀察,今年三月台股美股均創歷史新高,光台股就有超過兩百多檔ETF掛牌交易,市場規模高達四.二兆元,可見台灣民眾對投資市場的信心非常強勁。不過,即便過去兩、三個月投資型保單的銷售有回溫,但這樣的銷售動能是否能持續下去,還有待觀察。

禁止「立投」削弱年金買氣
投資型壽險占比 持續上揚?

二○二○年上路的最低死亡保障門檻規定,讓市場需求從「儲蓄險」轉向「投資型年金」;為什麼不是投資型壽險?原因在於,壽險必須符合「最低死亡保障門檻」的規定,必須有一定比率的身故保額,但年金險在於轉嫁「活得太久」的問題,所以不會受到這項規定的限制。

二○二○到二○二一年間,資本市場行情看好,不用扣壽險危險保費、讓資金更有效運用在投資帳戶的「投資型年金」,比投資型壽險更具銷售賣相,而保險公司也積極推出許多「附保證給付」的投資型年金,主打年金累積期間「保證給付」(例如保證最低身故給付、保證生存給付金等),「不會因為投資失利而領不到錢」的設計大受歡迎,但很快就引起主管機關注意,出手祭出六大禁令。

在禁令當中,值得留意、也是削弱投資型年金賣相影響最大的,有兩點,一是附保證給付只能提供「最低身故保證」,且保證金額不得高於所繳保費,等於保單的保證給付,最多只能領回所繳保費。

第二點的影響更大,就是投資型保單不得有「立即投資」的約定,也就是俗稱的「立投」。以往,有些投資型保單,會承諾保戶投保之後保費立即投資,形同沒有「契撤期」,但契撤期間投入資金、遇上市場大跌,保戶撤銷契約的投資損失容易造成爭議,因此二○二一年金管會設下限制,要求保險公司不得承諾保戶資金「立即投資」,也就是不得有保費立即投入資本市場選擇權。

「以前保戶不用等契撤期結束,才去投資,核保通過後就可以投入了;但禁止立投之後,保戶要等核保通過、再等十天契撤期,之後才能再投入標的,前後可能就要等上半個月的時間,」江芝姿認為,如果這段時間市場波動較大,投資的不確定性變動增加,在有其他「純投資」商品(例如基金、股票、債券……)選擇的情況下,不論保戶投保或銀行銷售的意願,都會跟著下降。

從數據上也能發現,二○二一年「立投」禁令上路之後,隔年投資型年金占比就逐漸下滑,投資型壽險則穩定增加,「未來投資型壽險的比重,應該會持續向上。」江芝姿分析。

洪瑞霙也看好投資型壽險的發展。她指出,隨著保險業接軌IFRS17及ICS在即,壽險公司也都在調整商品策略,轉向銷售長年期繳及保障型商品,「投資型保單當中,變額萬能壽險具有市場潛力,」洪瑞霙認為,保險成本採自然費率的變額萬能壽險,符合「低保費、高保障」的投保趨勢,還能附加意外險或醫療險附約,對於看好資本市場的年輕人來說,可以同時滿足保障與投資的需求。

至於連結投資標的,隨著氣候變遷議題、永續金融趨勢崛起,張孝旭認為,社會大眾對綠色永續的認同度愈來愈高,預期未來的投資型商品將會納入永續元素,例如連結永續標的或健康促進等,保戶透過投資型保單尋求資產增值的同時,保險公司也能投入響應環境永續發展。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花蓮理想大地渡假飯店:四月浪漫 夜賞鯉魚潭璀璨螢火 遇見縱谷山景的小星星
花蓮擁有得天獨厚的花東縱谷,恬靜如詩的好風光裡,隱藏著鯉魚潭的四月浪漫,鯉魚潭為東台灣知名賞螢景點,...
市場訊息
新光金控:數位發展為重要核心策略 確立以「快速、安全、便利」為內涵的服務價值
新光金控(2888)(25)日召開董事會,會中決議通過同意由子公司新光人壽及新光銀行參與投資純網路銀...
市場訊息
南山產物:投保住宅火險 淹水也可理賠 牢記「加、減、乘、除」防災四原則 守護家園更安心
連日豪雨重創南台灣,多縣市持續發布淹水警戒,造成許多民眾財產的損失。南山產物提醒,住宅火險自1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