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退休規劃
哪些人最想用保險規劃退休?做資產傳承?
文/鄭伃家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4.03.05 (新聞)

高齡長壽又早退!僅12.7%國人正視退休風險
台灣人口急速老化,平均餘命延長,退休後還有大半輩子要生活,使得退休風險成為重要的社會議題。

根據最新統計,國人平均餘命達79.84歲,男性76.63歲,女性83.28歲,女性壽命較男性長6.65年,而台灣男性平均退休年齡為64.3歲,女性為61.4歲,換句話說,相較男性,女性「早退、長壽」的趨勢更明顯,意味著女性有更長的退休生活,需要更多的退休金、養老金,因此更應對退休生活做更穩健的保障規劃。

然而,根據勞動部最新統計,全台僅有12.7%民眾有安排退休規劃,而已有退休規劃的勞工,平均退休年齡為61.3歲,也就是說,大部分民眾都是直到屆臨退休之際,才開始思考退休後的生活。

由此可見,退休規劃依然是國人很大的潛在風險!大多數民眾退休金來源,包括個人儲蓄、勞保的勞工退休金等,但退休規劃不能只需著重財富累積,還應考量現代人因長壽產生的相關風險。因此,除了投保年金保險有助於獲得穩定的退休現金流,面對老年不健康餘命的風險,也能透過投保長照險,滿足老後生活品質保障的需求。

根據本刊「全國消費者保險購買行為大調查」,兩性在退休規劃上出現差異,「用保險規劃退休」的男性超過5成,女性則為47.4%,男性比女性高出5.2個百分點。

每4人就有1人 用保險規劃退休養老
在做退休準備時,第一步就是要計算好自己未來的退休資金缺口,才能進一步決定接下來的日子,應該選擇什麼樣的商品,以達到理想退休生活。

俗話說「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這句話用在準備退休至關重要。

在眾多退休商品中,保險具備分散風險、平衡投資、對抗通膨、醫療保障等特質,本刊調查也發現,「為了退休養老基金購買保險」的民眾,較往年增加,勾選率達25%,相當於每4人就有1人是為了退休買保險,較前一次調查的18.5%增加6.5個百分點。

尤其再購族加碼投保的原因,更有高達38.1%是為了做退休規劃,可見以退休為訴求的保險商品,是業務員在為客戶健檢保單時,很有機會再次成交的保障型商品。

台灣法定退休年齡為65歲,但只要工作滿25年,或者年滿55歲且工作滿15年,就符合勞基法的退休標準。因此,若想提早退休,必須在年輕時開始做準備,除了積極儲蓄和投資理財外,想要退休生活過得更富足、安心,可以利用保險來維持穩定生活。

4大族群 愛用保險打造理想退休
1.年輕人也關注!18
~29歲勾選率大幅成長

根據本刊調查,在各年齡層當中,以「50歲以上」再購族最渴望用保險規劃退休,勾選率達40.1%。

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他年齡層的退休規劃意識也顯著升溫,相較上回調查,「30~39歲」用保險規劃退休的意願,上升了11個百分點,「18~29歲」更上升12個百分點,可見「用保險規劃退休」這件事,已經不再專屬於中高齡族群的話題。

2.不婚不生成趨勢 未婚族勾選率增加
現代人不婚不生已成趨勢,透過保險安排退休晚年生活,也愈來愈重要。

本回調查發現,不論未婚或已婚,想再購買保險為退休生活做準備的勾選率均超過3成,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未婚族群勾選率略低於已婚族群,但相較上次調查,想再透過保險規劃退休的未婚族,大幅增加了7.8個百分比,可見單身人口對於保險規劃的重視程度,正逐漸升溫。

3.月收愈接近「所得中位數」愈想再購保險規劃退休
台灣每人每月薪資收入平均中位數約4.3萬元,本刊調查發現,個人月收入「3.5萬元~未滿5萬元」以及「5萬元以上」兩個較接近平均所得中位數的族群,用保險規劃退休的勾選率,都達到4成以上,高於其他族群。

顯見收入在平均水準左右的族群,對於退休後能維持既有生活水平的期待愈高,愈願意透過保險做未來退休生活的保障規劃。

4.白領族加碼保險 維持退休穩定生活
收入來源相對穩定的白領工作者,對於再購保險以規劃退休生活的意願最高,勾選率達42.1%。雖然白領工作大多屬於勞動、風險較低的工作性質,但是在國內低薪、加班、高壓的工作環境下,其實白領工作者所面臨的風險也不亞於其他族群,因此想要繼續維持退休後的穩定生活,利用保險來建置未來退休生活的防護網,是絕對必要的選擇。

退休後的下一步:資產如何好好傳承?
做好退休規劃之後,更重要的是資產傳承。有人說,世上最公平的事情,就是所有生命終將面對死亡,然而,當生命即將走向人生的最後一刻,妥善處理一生努力所累積的財富,並將財富依照自己的意願傳承下去,更是重要課題。

許多長輩常因擔心過早移轉財產,子女會不當揮霍,經常等到病榻時,才匆忙處理,導致產生更多稅負,甚至引發家族糾紛。若懂得善用保險作為資產傳承規劃,這些問題應該都不至於發生。

保險在做為資產傳承中,除了眾所周知的「預留稅源」以外,還有「合法節稅」、「資產分配」與「資產保全」等功能。不過,這些功能是否能發揮,還是必須「事先規劃」,而且愈早規劃,愈能掌控。

根據本刊調查,疫後愈來愈多民眾想透過保險安排資產傳承,勾選率較上次調查暴增12個百分點,上升幅度相當驚人,也代表著民眾不僅風險意識提升,對於如何利用保險進行資產傳承的接受度,也愈來愈高。

●本文圖表資料來源:2024全國消費者保險購買行為大調查
整理製表:《現代保險》雜誌
◎2023年未執行調查

 

延伸閱讀:
全台1,351萬保險再購商機
再購族最想加碼的5種保險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和泰產險:失速電梯駭人 電梯潛藏公安危機
根據審計部在105年的決算報告指出,政府共發出17萬5546張升降電梯許可證,但其中有15%,高達2...
財產保險
夜貓子商機大?陸推「熬夜險」引熱議
本文重點:你習慣熬夜嗎?有保險公司推出熬夜險,究竟熬夜險賣的是什麼保障? ...
財經時勢
買年金險孝敬父親 這些事情要注意!
遞延年金是指投保經過一段期間後,才開始請領的年金,但如果被保險人在尚未進入給付期就身故,保單的權益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