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訊息
公勝保經:年終獎金妥善運用 掌握三大重點加速財富累積 理債、理財與犒賞都要有 規劃佈局延續好財運
資料來源:公勝保經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4.01.18 (新聞)

年終將至,許多人最期待的就是年終獎金入袋,更有人已經列好採買清單,打算獎金入袋就可以打點年貨或是購入期待已久的物品,好好犒賞自己一番。根據人力銀行公布「年終獎金發放與舉辦尾牙意願調查」指出,合計有88.7%的企業於農曆年前,發放2023年年終獎金,比例高於去年的79.8%,獎金平均值落在1.32個月,為6年來次高水準。一次領到這筆資金,該如何妥善運用?公勝保經建議,年終獎金是中產階級一年一度的紅包,有可能會超過一個月的月薪,透過掌握三大重點,在新的年度有一個好的財務計畫起頭,建立理財與投資好習慣,讓年終獎金發揮最大效益,小錢變大錢,好財運延續一整年。

重點1:先理債、做年度支出計畫
如果名下有車貸、信貸或是信用卡未還款,公勝保經行銷副總詹采蓁建議,領到年終獎金後,至少預留一半,優先用於貸款利息高於7%以上的貸款,才不會被高利息吃掉有限的存款。詹采蓁也建議民眾,平時養成記帳習慣,可以有效了解自身的各項花費比重,掌握金錢流向,此外,扣除必要支出,如過年要準備的紅包錢、年繳保費、5月要繳的所得稅,建議也先預留下來,以免要用時又捉襟見肘。

重點2:適時調整花費額度,符合未來規劃
公勝保經湛勝事業部經理湛茂瑜建議,平常收入不妨可掌握「631法則」,也就是將收入分為「6、3、1」比例進行財務分配,收入60%作為生活支出日常花費;30%作為投資理財資金;最後的10%作為風險規劃的用途。如果沒有負債的人,也可以參考這個比例原則,將至少30%的部份用來投資,10%則用犒賞自己一年的辛勞。之所以要留一部份資金來做投資理財,是為了讓原有的理財計劃多一筆可以加碼的銀彈;或是讓尚未起步的理財,先有定期定額投資的本錢,未來不管是透過投資型保單、ETF或是共同基金,都可以每月按部就班持續扣款,依循自己的財務目標前進,讓財務規劃走得更穩健踏實。

重點3:定期定額持續投入,甩脫通膨壓力
通膨壓力罩頂,多數民眾對於「錢變薄了」都非常有感。年終獎金落袋,妥善理財,不讓薪水被通膨吃掉更顯重要。湛茂瑜經理指出近幾年基金、投資型保單以及ETF等多種投資工具盛行,可選擇適合自己的操作方式來規劃預留下來的30%年終獎金,讓自己距離新的目標越來越近,盡早享受財富自由的人生。

湛茂瑜經理強調,民眾在規劃獎金配置時也需將自身生活型態改變列入考量範圍內,不管使用哪一種工具,最重要的是訂定規劃目標,往正確的方向前進,也不要忘了要檢視原有的保單組合,看看風險保障是否已規畫足夠,以利未來在面對人生突如其來的事件時,不會因財務準備不足而措手不及。最後,詹采蓁副總提醒,年終獎金做好理債與理財規劃後,也別忘了撥出一些獎金好好犒賞自己,像是安排一趟旅遊、或買個想買很久的奢侈品,替自己蓄積能量,迎接下一個年度!

 

 

 

 



編輯推薦
市場動態
從容自在搶第一的經營團隊
去年度產險市場排名出現大洗牌,其中最具歷史性意義的事件堪稱友聯與航聯的合併。 合併...
市場訊息
華南金控:榮獲菁業獎三大優等獎項 年度成果豐碩!
 由台灣金融研訓院舉辦、素有金融界「奧斯卡」之稱的台灣傑出金融業務「菁業獎」,今年第9屆共...
財經時勢
專業智庫領導人 看台灣保險業的未來
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簡稱保發中心)成立三十八年,歷任董事長多為官派或學者,今年則打破紀錄,由保險業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