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件人姓名: | |
| 收件人Email: | |
| 寄件人電話: | |
北市聯醫中興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黃昌弘遇過兩位印象深刻的肝炎患者,一位是六十多歲的B型肝炎帶原者,因為新冠肺炎疫情都不敢來醫院,最近幾年也沒有追蹤肝臟情形,一次做了健康檢查發現甲種胎兒蛋白(AFP)升高到1,700多ng/ml,趕緊前往消化內科複診。由於甲種胎兒蛋白可以當作肝細胞癌的指標,正常值上限只有到7.0 ng/ml而已,醫師趕緊安排打顯影劑的腹部核磁共振(MRI)還有腹部超音波,結果發現了好幾顆肝腫瘤,配合著核磁共振結果,還有病患的B肝DNA病毒量約數百萬IU/ml,確認肝細胞癌已經第三期。
另外一位病患約四十多歲,也是B肝帶原者,吃了B型肝炎的藥物(NUC)五年,後來追蹤抽血發現已經超過一年測不到B肝的病毒,在健保規範下停掉B肝藥物,但短短一個月,病患肝指數(ALT)飆升到2,000多U/L(正常值上限為40U/L),後續還合併了黃疸指數高到22多mg/dL(正常值上限為1.2mg/dL),在用藥治療下才慢慢改善,病患也安全度過黃疸再往上升就可能需要換肝的風險。
這兩位病患都是跟B型肝炎的感染有關,一位是慢性B型肝炎感染造成肝硬化,後續產生肝細胞癌三部曲的情形;另一位是B型肝炎再復發造成猛爆性肝炎合併很高的黃疸。黃昌弘指出,B型肝炎是一個很狡猾的病毒,它會潛藏在慢性帶原者的肝細胞內,當免疫力低下的時候復發,並不斷的複製病毒,破壞肝細胞,讓肝指數上升,進而造成肝臟纖維化、硬化,最後產生肝細胞癌(肝癌)。
國民健康署從三年前就有公費補助,讓年齡介於45到79歲的民眾都可以到醫療院所做“免費”的B、C肝篩檢,篩檢項目是HBsAg(B型肝炎表面抗原),若是陽性表示是B肝帶原者;還有anti-HCV(C型肝炎的抗體),若是陽性的話可能有兩種情況:一是已經用自己的免疫力清除掉C肝病毒,另外一種是體內還有C肝病毒,這時就要再抽“C肝的病毒量”來做進一步檢測。
如果是B肝帶原者該怎麼辦呢?黃昌弘建議找消化內科或者肝膽腸胃科醫師,固定每半年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有沒有肝硬化、肝腫瘤、肝臟纖維化;每三個月抽血查看肝指數、黃疸指數,甲種胎兒蛋白AFP有無異常。在符合健保規範之下,可使用B肝藥物(NUC;抗病毒藥物的核苷酸類似物),如果不符合且B肝病毒量超過2,000 IU/ml時,產生肝癌風險就會上升,此時會建議病患在經濟許可下,每天花新台幣六、七十元吃B肝藥物,來預防肝臟進一步病變。而慢性C肝感染只要規律用藥2-3個月,97-99%是可以根治的,之後再觀察肝臟纖維化程度來決定多久要追蹤腹部超音波、抽血即可。
總結來說,黃昌弘鼓勵民眾都要做B、C肝篩檢,而且一生有一次“免費”的機會,套一句前輩名言:不要害怕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治癒的機會更高。
| 編輯推薦 | ||
財經時勢 保險業女力崛起 新任CEO皆女性今(2017)年以來,2家壽險公司人事異動,都是由女性接任總經理職務,使得產壽險女CEO人數增至5人... | 市場訊息 摩根投信:聯準會如預期升息一碼 美國與全球利率漸進正常化 投資靠多重資產強化穩健度美國聯準會(Fed)如市場預期宣布升息1碼,由於市場對升息已有預期,今(14)天全球金融市場並未出現... | 市場訊息 台北富邦銀行:創意謝師恩!讓老師「一日為師、終身為富」 感恩活動全台開跑 教師限定商品同步推出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即將到來,除了致贈卡片禮品外,幫助老師擁有富足人生、感受「一日為師、終身為富」的真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