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不動產市場漫天開價的積習已久,交易熱絡時,甚至可以一日三市。但如今行情低迷,有別於過去以市價起談的情況,許多交易皆已自動打8折議價,不少投資客原本期待賺進幾百萬元的差價,現在卻因為要擔心去化問題,不得不忍痛脫手。
對銀行緊縮授信宜提高警覺
美國次級房貸事件最近同時引發房地產及股票市場的風暴,這不禁令人想起國內的房貸市場,以往因為過度競爭,幾乎沒有風險控管的觀念。如今,國內銀行開始重視放款風險,提高利率、降低放款成數,但在銀行緊縮授信之餘,購屋者的金援也勢必受限,難免會對房市造成衝擊。
房地產與股票兩個市場向來互動密切,資金相通,但今年下半年,由於政府極力作多股市,造成資金大量湧入,如此一來,房市資金動能自然會受到影響。
須提防房地產「融資斷頭」
美國次級房貸事件之所以如此嚴重,是因為即使沒有還錢能力、信用不佳的人,都可以申請到貸款,借款機構也不考慮其償債能力,以為只要房價上漲,就能夠確保賣出抵押的房子後,足以清償所有的貸款。
殊不知這種肆無忌憚擴充信用的做法,反而很容易落入惡性循環的陷阱。
因為當購屋者或投資客無力清償房貸本息,必須拋售房子時,很容易造成市場價格大亂。套句股票術語,這就叫作「融資斷頭」。
高房價還能支撐多久?
假設消費者購屋的膽子、勇氣、購買慾望,全都來自於銀行的「金援」,相對的,這也勢必提高銀行的放款風險。當銀行貸款成數由7、8成,提高到幾乎百分之百,甚至連裝潢支出也可全數貸款時,這代表銀行貸款過程已充滿風險。
不動產業者為求順利出脫建物,經常標榜高房貸成數,只是一旦面臨銀行緊縮,這類承諾就成為幻影,導致買家競相退屋,甚至影響房市的成交行情。
因此,當市場仍極力創造價格上漲的假象,議價空間卻從原本的1成擴大到2、3成時,不免令人懷疑,高房價還能支撐多久呢?
台灣有一陣子因大量推展信用卡,使得消費金融成為銀行的主要獲利來源,只是當持卡人信用破產時,授信越浮濫的銀行,受傷的程度也越大。另一方面,許多人信用破產,銀行又開始緊縮信用,投資、消費自然減少,房地產市場也變得低迷,經濟當然就會衰退。
市場漸有「寧可賺少也要賣早」的心態
以本人近來處理銀行不良資產的經驗為例,「寧可賺少也要賣早」,似乎已成為目前市場的普遍心態。
儘管這可能與銷售時點有關,但低迷的氣氛已經讓不少買家改採保守觀望的態度,令人頗有房地產已從燦爛歸於平淡之感。
次級房貸事件遲早會衝擊房地產市場
次級房貸事件是美國把一些信用不好的授信包裝成金融商品,然後銷售到全世界,吸引許多共同基金不斷投入與連結,結果當次級房貸的公司垮掉時,全球擁有這類商品的投資人或機構也受到傷害。
其中,股市受到的衝擊比較迅速直接,房地產市場受到的影響雖然還不明顯,但幾乎只是時間遲早的問題!
最近又有建商拜訪央行總裁,要求不要再提高利率。猶記得7年之前,同樣也有建商組團拜訪總統,希望能夠刺激房地產市場,把行情帶上來,並且一併解救金融業的逾放危機。
結果從2000年開始,政府相繼推出減稅、降低利率等措施,使台灣房地產風光了4年,部份地區房價也漲到一般市井小民買不起、中產階級也感到失望的程度。
如今,豪宅淪為富豪間的金錢遊戲,市井小民只能望屋興嘆,而且這個現象仍不斷在市場上演,投資者對房價的容忍度與忍受力是否還能繼續負荷?令人存疑!
要懂得戒急用忍、居高思危、知所進退
「再高的浪都會趨於平靜,再大的泡沫都有破的一天!」「沒有永遠上升的市場,也沒有永遠低迷的市場。」
當市場熱度達到極限時,就應該想到是不是要降溫了。套一句股神巴菲特的話:「當所有人都在樂觀的時候,你應該悲觀,當所有人都在悲觀的時候,你可以樂觀。」
買進不動產能否獲利,主要是看買的時間點與氣氛,當房價創新高時,追逐的風險當然也高,當房價破新低時,買才會有獲利的機會,這是千古不變的投資原則。
大多數投資其實不需要什麼特殊技巧,觀念才是能否獲利的關鍵。因為市場沒有永遠的春天,也不會有永遠的冬天,「戒急用忍、居高思危、知所進退」,才是正確的做法。
投資房地產也要有停損、停利的觀念
因此,投資房地產也要有停損、停利的觀念,不要死守著房子等景氣復甦,更不應受到不適合及不切實際的題材吸引,畢竟當行情在高檔時,許多似是而非的題材都會出現,但結果卻讓投資人空歡喜一場。
台灣目前的房價仍居高不下,然而,民生物資今年來卻不斷上漲,民眾轉而選擇低價的替代品,以減少不必要的開銷,央行也被迫提高利率。即使房價沒有明顯下降,但在內需不振,利率上升也將使得借貸成本增加的情況下,投資客降價脫手的急迫性勢必上升,並進一步導致獲利減少。
一生一屋土增稅優惠的受益者是誰?
中產階級能被合理對待,政府決定推出土增稅優惠的措施,由所謂「一生一次」改為「一生一屋」。
「一生一次」是指一人名下擁有一屋,一生都可享有低稅率優惠,但這種優惠條件對投資客其實沒什麼幫助。因為「一生一屋」規定民眾持有房屋的期間至少要6年以上,賣出時才可享用10%的土增稅優惠稅率。
以投資客動輒擁有5到6戶房子來看,可能要花掉36年,才能完全出清並適用這項優惠,恐怕緩不濟急。
對一生大概只能擁有一戶房子的中產階級來說,因6年後換屋仍可享用10%的優惠稅率,對中產階級及長期持有房子的人,自然比較有利,可以不必擔心好不容易擁有比較滿意的房子後,還要繳一大筆稅給政府。
但對於無力購屋或換屋的人來說,這個優惠恐怕一點用處也沒有。因為他們光是支付每個月的生活開銷,就已經所剩不多,如今物價又不斷上漲,對低所得者來說,這是享受不到好處。政府恐須重新調整政策,才能讓民眾滿意。
現在應該出手還是退場?
國內房地產市場目前畢竟已非起漲階段,在行情處於高檔時,任何政策利多對於激勵房價,恐怕都不會有太大影響。
至於眾所期望的2008年,究竟會是「利多出盡」或「利空來臨」?似乎也還需要拭目以待。
此時應該出手還是退場?投資客應否獲利了結?或者應該等待「明天會更好」?我想,建立停利、停損觀念,才是最實際的作法。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國健署:定期健檢降低風險 三高慢性病佔十大死因的一半 4至7成民眾不自覺三高異常依據衛生福利部111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顯示,三高慢性病共奪走69,400人生命;且中央健康保險署11... | 人壽保險 4大保單幫你存學費
只要在國內擁有學籍,就能獲得學生團體保險的基本保障,然而,求學只是人生的一個過程,在接受完九年... | 市場訊息 健保署:職場新鮮人健保投保不重複!剛畢業的靜文(化名)是在科技公司任職的職場新鮮人,最近收到健保署重複投保轉出通知單,在求學期間的健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