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件人姓名: | |
| 收件人Email: | |
| 寄件人電話: | |
新聞 市場訊息
國健署:歲末防寒 迎向新年「心」健康 做好4項健康生活習慣 2大NG保暖動作不可為
資料來源:國健署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3.12.29 (新聞)
2023年已進入尾聲,一連串慶祝跨年及元旦迎曙光活動,適逢冬天的氣候,各地早晚氣溫明顯偏低,民眾應該注意「戶外」保暖。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為維持身體的溫度,可運用內層保暖、外層禦寒多層次穿搭,方便隨著氣溫變化來穿脫衣物;有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民眾更要小心選擇正確的抗寒方式。
護心保暖抗低溫 避免NG行為
根據國民健康署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發現,20歲以上國人高血壓盛行率為27.3%,自知率為67.9%,表示仍有三成民眾不自知有高血壓,每當氣溫驟降與天氣濕冷時,因血管內的平滑肌也會跟著收縮,更容易造成血壓升高,造成心肌梗塞和中風急性發作機會大增。因此,提醒民眾天冷除了要注意保暖外,也要維持4項健康生活習慣:規律運動、均衡飲食、充足睡眠、定期量測血壓,做好三高的管理與控制,並避免以下不適當的抗寒取暖行為:
1.喝酒暖身:一般誤認喝酒可暖身,理由是酒精讓皮膚的微血管擴張,因而會有感到暖意的錯覺,但其實體內血液是離開器官後,因酒精作用的緣故,反而造成身體內部的中心體溫下降,尤其在外喝酒宿醉反而會更危險。
2.小心燙傷:長者及嬰幼兒不易用言語表達,或是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其末梢神經感覺較為遲緩,甚至是中風患者無力翻身,皆應避免直接接觸或長時間使用電毯、暖爐、暖暖包等。若要使用隨身保暖用品,建議在外層包一層毛巾或布再使用,以免忘記造成長時間的低溫燙傷。
如發現自己或親友出現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心臟病症狀,或是出現做不到「微笑、舉手、說你好」任一個動作的中風徵兆,應儘速就醫,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期而造成遺憾!
| 編輯推薦 | ||
市場動態 <電視座談預告>女力大躍進 保險不可少今(2016)年7月截止,全球共有21位女性國家元首,約占全球現任元首的1成。其中亞洲有5位、歐洲7... | 財經時勢 今年前3月網路投保 這類險種最熱賣!金管會公布今(2023)年前3月產壽險網路投保銷售統計,今年前3月網路投保保費收入達到10.08億元... | 市場訊息 <健康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預告Part2>台灣第一家壽險公司 尋找「自家人」
邁入下半年除了社會新鮮人開始投入職場,不少人或許也在找尋一份具有挑戰、專業與收入的工作,如果擔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