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訊息
衛福部:更早具有傳染力 國衛院揭示登革熱新傳播模式
資料來源:衛福部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3.12.22 (新聞)

登革熱(Dengue fever)是一種經由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及白線斑蚊(Aedes albopictus)叮咬而傳播登革病毒所引起的蟲媒急性傳染病,近50年來由於氣溫升高及國際間人口移動頻繁等因素,登革熱疫情於全球快速攀升,其中70%病例分布於東南亞國家,位於亞熱帶的臺灣也同受其害,今年南臺灣流行的疫情,是臺灣近60年來排名第二的嚴重疫情。

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及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陳俊宏副研究員團隊利用動物實驗證實,埃及斑蚊可能透過類似共用針頭的傳播模式完成登革病毒的傳播,並與加州大學、名古屋大學、清華大學、台灣大學及國衛院跨國團隊建立的數學模型分析,並解釋了登革熱在社區內快速擴散造成大流行的可能原因。本研究已於今(112)年8月發表於知名國際期刊《Lancet》的子刊《eBiomedicine》。

過去科學家認為病毒從染病病患經蚊子叮咬後,需要在蚊蟲體內完成多次複製,再由中腸感染至唾腺,才能在蚊子叮咬下一個人時完成傳播,這個過程至少需要8天,發病間隔至少10天以上,稱為外源性潛伏期(Extrinsic Incubation Period,EIP)。然而國衛院與高雄市衛生局合作分析2015年疫情的發病時序,發現同家戶內的發病間隔有八成五少於3天,研究團隊利用動物實驗証實蚊子叮咬被病毒感染的動物後緊接著叮咬下一隻動物,蚊子口器上沾染的病毒即可完成病毒傳播造成感染,類似於HBV、HCV、HIV共用針頭的傳染模式。

埃及斑蚊是登革熱病毒的主要媒介之一,主要棲息地主要分布在台南及高雄,偏好在室內環境活動,且完成一次完整的血餐過程中經常需要叮咬多人,這種叮咬多個宿主的行為模式就有可能將病毒以這種機械性傳播模式給下一個人,大大縮短了病毒傳播的時間,同時增加了病毒在人群中傳播的機會,特別導致登革熱在社區內快速擴散。與跨國團隊建立的數學模型指出此傳染模式十分驚人,可加速病例數推至最高峰的時間,同時也會大幅增加感染的人數。這種傳播方式可說明造成2015年台灣登革熱大流行的原因。

這一發現對蚊媒疾病傳播動態有了新的理解,有效控制埃及斑蚊的數量和活動,對於防治登革熱的策略有著重大的影響,若能更深入理解病毒的傳播途徑,將有助於制定更有效的疫情應對策略,從而保護公眾健康。
研究論文全文:DOI: 10.1016/j.ebiom.2023.104723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重要新聞》2022年08月23日
國健署:把握一生一次的機會!免費B、C型肝炎篩檢 您篩...
健康醫療百科
脊髓損傷治療 仍以手術、復健為主
每年有多起病人因為意外事故(車禍、跌倒或高處墜落)造成手腳麻、四肢乏力甚至癱瘓而就醫的民眾,而這些患...
財經時勢
對抗溫室效應! 15家保險業要跟燃煤業「分手」
本文重點:溫室效應全球公敵,最大元凶就是燃煤發電,目前全球有15家...